温铁军: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危机与经验【温铁军践闻录|两小时收藏向】

一、土地资产完全归公有
工业固定资产的运行,70%国有
金融资产的70%是国有银行
世界上只有中国是把土地资产,金融资产,工业工地资产的大部分交给国有部门在做
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做多,经济下行时只能靠政府,逆周期调节
国有部门做多,企业不会倒闭
西方无法抗击经济危机周期
这条恰恰是长期西方以自由主义经济为名的这样的制度最难以接收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是私人银行家联合组成的委员会,已经100年的历史了,代表美国私人银行家的利益,但它却实际上是世界的中央银行,各国的中央银行臣服于美国私人银行家组成的机构。
美国可以把债务变成资产,中国不具备,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货币结算
资本流向起着内生决定作用
中国是产业资本第一大国,美国是金融资本第一大国。以前互补,现在对抗
二、
1950年朝鲜战争前,日本是被美国禁止工业化的,日本战后无生产能力,并且严禁日本有军队。朝鲜战争一打,立刻美国大量向日本转移进来了装备生产线,装备制造业,就是重装备生产的能力,是美国直接转移日本的,总量大约在140多亿美元。
中国参战,苏联向中国转移了重装备制造业(就是能生产坦克、大炮、飞机)。中国得到50多亿美元,得到的是日本的三分之一,所以日本在60年代进入了大规模出口,70年代就已经是世界上重要的工业国家了。日本以前是工业化国家,有足够的熟练技术工人,管理人员不是问题。被占领,直接接受美国控制就完了。
中国原来是个农业国家,没有经过工业化,工业由俄国人来管,于是中国经济的最重要的部分等于俄国控制,中国是一个刚通过长期战争夺回主权的国家,因此中国不干,50年代后期发生了中苏两国之间的争论,两国关系恶化,1960年苏联撤了。
生产飞机大炮坦克的生产线能被市场接受吗?不打仗这些产品没有回报,只有打赢把人家的资源拿回来才是回报。(军事工业的内在规律需要不断追加投资,战争经济学)
这个时候卖不掉,没有回报
国家如何维护主权,就算我是要饭的,手里也得有根打狗棍(核武器),为什么中国过去穷,因为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做那根打狗棍上了。
主权外部风险
三、中国需要货币化,美国日本欧盟是早就完成了货币化的国家,就是当你有东西的时候你要买卖,买卖的中介就是货币,你过去有些东西是不买卖的,你需要的货币就少,当你把你更多的东西推进市场,需要货币买卖的时候,货币就增发的多
中国现在仍然在货币化中。中国很多领域还没有货币化,比如我们过去的房子是不买卖的,房子过去是分的。
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加城市化
金融化意味着货币化加资本化,货币化是不断的把这些过去不可货币交易的领域把它开放为货币交易。
没有逆周期调节,中国经济早就被危机整垮了
四、世界上资本主义不是一个类别,儒家资本主义西方把它当成是一种东亚模式的一种内涵来做分析,实际上东亚模式中最主要的是日本和中国,日本泡沫崩溃后,没有发生社会动乱,世界上任何国家发生经济危机,都会出现严重的社会动乱,为什么没有?西方国家说是儒家思想,懂得忍,其实不是。日本的制度,被叫做资本主义,但日本从来不是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是刘大财阀(原八大财阀)占有日本经济总量的接近三分之一,其他的百分之六十几的中小企业经济都和六大财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日本的六大财阀形成了对日本经济的控制,六大财阀内部是多元的,搞金融搞保险等等,财阀之间严禁竞争,更重要的是日本一直维持着本国的技术,技术的粘性是别人拿不走的,可以把产业转给你,把设备给你,技术一定是它的。日本的企业制度是年功制,最大好处是技术流不走,内部像学徒一样,年轻人跟着前辈,没到他老的时候,你是拿不到技术的。
日本农村是一个全方位垄断的,JA系统(保险、房地产、超市、批发、加工饭店旅游等所有第三产业),没有任何企业能够进入竞争的领域,变成了一个高度垄断的统治集团,直到2001年日本政府才允许自然人进入农业。日本农村金融占日本全国金融的28%-30%,直到2011年,日本允许企业进入农业竞争。政府给JA钱,JA把50%收益返回到农村和农民手里。
日本是一个内部严格控制的社会,外部日本的扩张是世界速度最快的。
东亚中,主权相对完整的只有中国
战后,各个国家仍在接受以西方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的代价转移。
主权来之不易,不要轻易放弃,否则前两代的努力就等于白费了
发展是什么?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主要是资源转化成资本,并取得资本化增值收益的过程。
制度则是基于一定资源禀赋形成的,资源资本化进程中要素组织结构及成本收益的分配方式。
资本原始积累是任何工业化都必须有的阶段。
政府公司主义则是晚进工业化国家加快原始积累的一种制度安排。现在剩下的没有被资本化的主要是社会资源,主要是传统的自然资源和组织资源,在这个阶段上,最大的问题是贫富分化,是因为大量的人口都不可能去从事金融业,尤其是不可能去从事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那在金融领域中,能够就业的人是很少的,因为金融是一个不断产生巨大成本并且向外转嫁的领域,所以越是多数人不能进入金融领域,多数人就越是在接受金融转嫁出来的成本,从这个过程来看,贫富两极分化其实表现为金融领域和其他领域之间的差异,越是发展金融资本,就越会导致贫富两极分化,所以它仍然是生产方式本身造成的问题。
生产方式这个概念是政治经济学的概念,贫富两极分化趋势是必然的。
五、金融资本的扩张,霸权三角:债务与货币的增发只能借助军事强权,来推进全球金融自由化。
金融全球化是不断发债和不断发货币本身造成的虚拟化扩张,虚拟化扩张一定向全球扩张,才能够不断维持它的生存,要靠军事霸权。
靠债务资产、金融资产和军事部门结合,客观作用:虚拟资本的扩张,铁三角,不可逆的
虚拟资本的扩张一定带来贫富两极分化,不可逆
没有价值判断才能够进行客观的分析,找出规律
如果美国缺了军事霸权,它是不可能撑得住债务和货币两手扩张的
金融资本法西斯化是客观规律
六、中国为什么也一定发生危机?去实向虚是必然的,实体经济远不如投机来的快,只要允许投机,一定会有投资。离开实体经济走向虚体经济。
接受金融资本主导国家转嫁的成本过于沉重,中产阶级资金避险,为了让钱保值,中国有些人财产外移,我国有调控措施,防止资本外流。
面对这些,中国怎么办呢?
一是维持产业资本的逆周期调节,从朱镕基开始一直这么做,提出一带一路,通过大量的投资来拉到实体经济,让它不至于垮掉,政府投资,尽可能的把过剩的生产能力转向周边,同时在国内推进所为城镇化和八纵七横的基本建设,就是高铁的建设
西方靠战争,消灭生产过剩,中国靠基本建设环节制造业过剩
1997年的时候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搞最高的国家,70%,紧急决策。
中国为什么坚持计划经济?维持经济增长率
东亚金融风暴:
美国军事开支已经把比尔盖茨的成本垫付了,只不过是把军用的计算系统转化成了民用
IT精英不是说他有多么的聪明,而是前期成本被人垫付,搭便车得到的机会,形成的致富
很多人看到投机机会,大量资金流向美国,90年代中期IT兴起,90年代后期大量资金回流到美国,进入IT,就导致1997年东亚金融风暴。
世界资本是追求流动性的,这形成了一个投资机会。东亚金融风暴是美国IT业崛起大量吸金吸过来的。
这时候中国搞基本建设,2001年,美国IT泡沫崩溃,外国资本涌入
生态文明,20世纪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是走不通的,应该走向人类生态文明战略
农业4.0版本,可以使得人类不再在资本主义的产业化和金融化的过程中间去竞争,而是人类应该意识到他应该回嵌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