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三代传承现象
转自董来运汉字起源网文章
在考释汉字的过程中发现,不少汉字经过“三代传承”,最终,把第三代作为表达某种概念的常用字。
举例说明。
我字就是最初的儀(仪)字,古人也把儀写做義(义),最终,在儀器、儀表、礼儀等義,人们多写做儀。儀字的演变过程为:
我→義→儀
同样的例子还有:
辛→言→信
尹→君→裙
京→景→影
等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汉字存在着“字形传承”关系。
进而,汉字存在着“字根”与“字族”的关系。例如,我是義、儀的字根,義、儀是我的字族;尹是君、裙的字根,君、裙是尹的字族;京是景、影的字根,景、影是京的字族。等等。
事实上,作为字根,我字还有更大的字族,有俄、莪、蛾、饿、檥、艤、蟻、議等;才字也有更大的字族,有材、财、裁、载、烖、栽、鼒等;京字也有更大的字族,有鲸、勍、凉、凉、亮、晾等。
字根与字族,就像一个家族的血脉关系,字根就是它的字族的遗传基因(DNA),它的字族的形声义都由它的DNA所决定。
汉字也有“两代传承”现象,这种现象比“三代传承”更普遍。
举例说明。
土的本义是孕妇的肚子,后来加肉旁(讹作月)写做肚,人们在表达肚子这个概念时用肚字,肚成为肚子的专字。土是第一代肚字,肚是第二代肚字
同样的例子还有:
允→吮
女→奴
黄→簧
刃→纫
乍→作
戠→織
它→蛇
弋→杙
叚→假
艮→垦
度→渡
等等。
第一代是字根,第二代是字族。同理,这些字根也有更大的字族群。
因为字根还具有其他字义,所以字根往往有很大的字族群。譬如土字,孕妇的肚子也可以表示孕妇,孕妇妊娠反应的常见症状是呕吐,所以吐由土加口组成,吐也是土的字族;古人崇拜地母神,大地被视为可以生育的母亲,地母神的形象突出女性与生育有关的器官:女阴、乳房、肚子和丰臀,商代甲骨文地母神就写做土,后来加有祭祀义的示,写做社,社也是土的字族。
由此可见,作为字根,土决定着字族肚、吐、社的形声义,肚、吐、社的附加部分“月”、“口”、“示”起到界定土字其他字义的作用。如果依据“六书”中的“形声字”说,把肚、吐、社视为“形声字”,把土视为这三个字单纯的声旁,则是荒谬的。
据此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一个字根往往有多个字义,为了把这些字义区别开来,古人的办法是加辅助性的字符加以限制,形成字族,字族的形声义主要来自字根,从这个意义上讲,六书中的“形声字”说不攻自破。
正因为字族的形声义来自字根,所以在同一字族内,古人在用字时,有时会用字根表示字族中某个概念,或者同一字族之间某些字可以替代。例如,古人使用感叹词“哉”,也写做“才”,裁决的“裁”也写做“才”,材料的“材”也写做“财”;再如,古人把“義”写做“我”,把有倾斜义的“俄”写做“議”;等等。文字学界把这种情况视为六书中的“假借”或“通假”同样是错误的。
弄清楚字根与字族的关系,对学习汉字极为重要。字根是纲,字族是目,纲举目张,通过字根统领字族,融会贯通,一通百通。所以,学习汉字的捷径是,首先掌握字根。这也说明,汉字并不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