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笔试80+,上岸深圳教师社招

2023-03-07 23:04 作者:周唯一156156  | 我要投稿

 很幸运,在经过了层层角逐之后,2022年,我以笔试80+,笔面综合第一的成绩上岸,考上了深圳教师编制。

回头看看自己一路走来,想和大家说“越努力,越幸运”!接下来分享自己的备考经验:

从2017年开始,就参加考编了,但是我真正下定决心,决定考编是2019年下半年,不过刚好赶上19年只有一次考试,没有机会考。后来2020年赶上疫情,取消了。去年上半年一直说要考,后面又没有了,我一度都想放弃,去考研了(也是个坑!)。结果暑假在准备考研期间,又突然出公告了,权衡一番,又去考编了……

从2019年到去年,我其实一直有在准备考编,但是现在回头看看,其实我方向弄偏了(找对学习方法真的很重要,后面会讲我的方法!)。我之前一直在重复看一个机构的讲解视频,没有看书(看书很重要),也没有做笔记,没有做题,所以去年的考试,可想而知!

再次强调,努力很重要,方法更重要!

接下来我来谈谈我这一次的备考:

从2021年笔试成绩出来之,没有进入面试后,我就开始重新一轮的笔试准备了,我是这样做的:

前期,看了大量的知乎、小红书上岸的经验贴,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记录下来,后面用于实践,前辈的经验,经过亲测,真的高效!

结合别人的经验和自己之前的考试经历,我发现机构的视频讲解都是偏向讲重点知识,有一些考过的书上细碎的知识点,视频没有讲,而且看视频,不利于形成知识体系,所以从2021年10月份新一轮备考开始,我就潜下心来,认真看书。(再强调一遍,看书真的很重要!)

 

一、客观题:

(一)看书:

1、2021年10月—2022年3月:一直看一个机构的书(以前买的,就一直用)。在看书的过程中,不要只盯着知识点,要有“框架意识”,就是看着一章节有哪些点,每个点后面又有哪些小点……(感谢短暂的备战考研让我学会了学习!)

     看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做笔记!做笔记!做笔记!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前辈的经历),把框架和要点记录下来。既能让自己形成知识结构,也能加深记忆!不然书上那么多内容,一看就忘了,一边看,一边写,一边记,特别有效!

 

    2、2022年3月—2022年4月:这段时间刚好在上网课,很容易懈怠。不过很幸运,我加入了一个客观题的打卡群,都是考友,大家一起学习,用了一个机构的资料,群主每天会发布要学习的任务,要看视频,做笔记,打卡,上传,没有完成任务会有小惩罚。所以真的很认真地完成了每天的学习任务。真的很感谢这个群,每当自己想懈怠的时候,为了避免惩罚,又咬咬牙坚持下来了,哈哈!不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又学习了另一个机构的资料,又有收获。

Ps:看第一个机构的书我已经做过一轮思维导图了,所以这一次就没有像第一次那样重新写思维导图,而是在原来的思维导图上补充新资料的知识点,有些知识点补充了一个表格,又进一步整理。

3、2022年4-5月:出来公告后,在同事的推荐下,我又买了一个机构的书,一直到考试,我都在看,又把重要知识点过了一遍,这个书有很多根据深圳的考题补充的知识点,也很好。



(二)做题:

客观题还是要大量刷题的,接下来分享我的经验:

【非常重要】

我建议一边看书,一边做题。做题的过程中,做错的题,一定不要只看题,要回去翻课本,找到相应的知识点,思考自己做错的原因,并把相关的知识点再看一遍(甚至是相关的章节)。非常有用,虽然一开始做题,对答案,看错题相关知识点,花的时间很多。但是,效果特别好,把高频的考点多次重复看,加深记忆和理解。

 

1、2021年10月—2022年3月份,很幸运,在网上买到了一本真题集,在看书过程中,按照章节知识点进行编排的,所以我在看书的过程中,每看完一个章节的知识点,就做相关的练习,进行巩固。

 

2、2022年3-4月份,因为我已经看完一轮的书了,我就开始刷题,我买了饶跃进的习题班,按照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能、法律法规分类的,很不错,做完题,对答案,再看他的视频,效果很好


3、2022年4-5月份,我晚上看书(我个人晚上看书效果好),白天一边上班一边刷题,对答案,买了很多机构的模拟题和习题集,然后刷题。

 

4、刷真题,进入五月,我就开始刷真题了,我有近10年真题的电子版,在淘宝上打印了几本。五一期间,先刷小学第一轮,然后刷中学的,高中的后面没时间做,其实能做一下是最好的。然后就开始只刷小学真题,把答案写在每一页的边,第二轮刷题时,做错的题我都做了明显的标记;等第三轮刷真题(考试那周),我就只看错题,把答案遮住,看错题,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对,没有做对就再一次看知识点。

 

Ps:备考期间,每天晚上我都会去操场跑几圈,一边跑步一边听王美美的课,效果很好。

 

二、主观题:

1、主观题不会的老师,前期可以看看饶跃进或之翼的主观题的课,我两个都学了,非常有用,至少知道主观题要怎么写

2、知道怎么写还不够,一定要大量练习。在写的时候,一定要先自己写一遍,然后对答案,看懂答案后再写一遍,才是高效学习。主观最后一题的文章,也要这样写,先自己写,然后再查阅资料,查阅好词好句,查看人民教育或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的论点,重新写。(一定要重新写,很重要!)

3、在备考期间,我加入了一个主观打卡群,每天群主会发一道主观题,我会写完,拍照,上传。春节期间也只休息了一个星期,所以,后面,我做主观题都不害怕了。

4、2022年3—5月份,我每个周末都会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像主观题考试那样,模拟一个半小时,拿往年的真题或模拟题,做一遍,然后再对答案,重新做。主观题只有1个半小时,时间很紧张,考试容易超时或写得不知所云(我之前的考试就是这样),这次考试,这样模拟练习后,我的主观题75+

(用深圳考试专用的格子纸写,像考试一样书写工整美观)

一不小心写得有点多,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其实,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真的要很花时间,用心去学,一定要下定决心,百分百努力。“越努力越幸运!”


 

 


笔试80+,上岸深圳教师社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