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基金经理测评】景顺长城刘彦春,A股白酒之王?
今天,更新一下景顺长城的刘彦春的测评。

提起刘彦春,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陌生。
如果说这两年A股什么板块涨的最猛,那绝对非白酒莫属。
而刘彦春,毫无疑问是白酒板块最耀眼的那颗星。
在今年一季度末,白酒板块大回调后,包括张坤在内的众多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减仓白酒,刘彦春却逆势而上,加仓白酒,这绝对是真爱... ...

说回刘彦春自身。
同期业绩碾压张坤;
3年把32亿规模做到1015亿;
4年从负的收益率做到6年4倍。
刘彦春创造了公募界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刘彦春又多猛?他经历了什么?他有什么投资思想?
今天这期视频,我们就来深度分析一下这位大佬。
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一、刘彦春的人生履历;
二、刘彦春的历史战绩;
三、刘彦春的投资思想;
四、刘彦春的争议分析。
第一章、刘彦春的人生履历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刘彦春,那一定是“大器晚成”。
比起许多出道即巅峰的明星基金经理,刘彦春的剧本是反着来的。
刘彦春,出生于1976年,本科就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
当我们小时候还在幻想着要考清华还是上北大的时候,刘彦春已经做出了成年人该做的抉择。

2000年初能有这样的学历,那绝对是天之骄子,在人才市场基本上就是乱杀,不过刘彦春还是选择了他喜欢的金融行业。
硕士毕业后,刘彦春先后在汉唐证券和中信投资担任研究员。
2006年,刘彦春以研究员的身份加入博时基金。
次年10月,全球金融金融危机来袭,股灾肆虐,千古跌停,万股停牌。
其惨烈程度,股神看了会沉默,韭菜看了会流泪。

到2008年7月初,不到一年时间,上证指数从6124点暴跌至2700点,下跌势头丝毫未减。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彦春被任命为基金经理!
接管过他人生中第一只基金——规模近200亿的博时新兴成长混合。

市场暴跌,前任跑路,彦春接手。
这不就是赤裸裸的接盘吗?而且还是200亿的盘子!
走马上任,本是值得雀跃的日子,刘彦春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你想啊,本来就菜鸟新手,最关键的是,市场形式这么差,基金规模这么大,一上来就开启地狱模式。

不过换个角度,虽然基金公司做的有些狗,但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机会呢?
所谓富贵险中求~
面对挑战,刘彦春并没有退缩,终究还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在他任职的近三年时间里,博时新兴成长取得了24.58%的收益率,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额,并不不理想......

2010年8月4日,牛市过后的振荡期:

刘彦春接手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二只基金,规模近100亿的博时第三产业混合。

此后4年,股市一路阴跌。

将近4年的管理时间,这只基金不仅没有获得收益,反而亏了三个点... ...

连续掌管两只百亿级别的基金,业绩一次比一次差,第二次甚至还亏钱了。
这样的打击对于一名基金经理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接二连三做接盘侠。
经过再三考虑,刘彦春认为或许博时真的不适合自己……
2015年1月,刘彦春离开博时,加入景顺长城基金。
然而故事并没有像我们想的那样迎来转机。
2015年4月,又是疯牛半山腰:

刘彦春接手了加入景顺长城的第一支基金——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

在刘彦春掌管的前两年时间里,这只基金业绩依然较差,始终在中下游徘徊。

短短三个月后,牛市暴跌至半山腰:

刘彦春接手了第二只基金——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

高位接盘,结果可想而知,这一次,他又亏了。
在在他掌管的一年四个月期间,这只基金累计亏损3.79%,2016年业绩排名更是直接垫底。

同样的剧情,同样的结果。
只不过这一次是在景顺长城,最关键的是这一次刘彦春已经40岁了。
想当初,意气风发,32岁成为基金经理。
鲜衣怒马少年时,且行且歌些从容。
而如今,人到中年,8年过去碌碌无为。
丈夫四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未来似乎只剩下绝望... ...
但是,刘彦春不甘心啊!!!

他还想再搏一把,他还想为自己的人生再增添一笔色彩。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7年,在经历9年的寒冬后,刘彦春终于迎来了他的春天。
他开始调整策略,重仓消费,尤其是白酒。
此后随着消费股大涨、白酒股爆发,刘彦春所掌管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和景顺长城鼎益触底反弹,短短一年时间,业绩从中下游飙升到同类前1%。


2018年2月,牛市高位:

刘彦春又双叒一次接盘,从前任基金经理手中接管过两只基金,景顺长城内需一号混合和景顺长城内需增长混合。

同样是高位接盘,只不过这一次,时代变了,刘彦春也进化了,此时的他早已势不可挡,面对倾斜而下的熊市,他再也不是任熊刀俎的鱼肉,而是的是力挽狂澜英雄。

截止到目前,景顺长城内需一号和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双双取得了将近170%+的收益率,同期同类排名均在前8%。

2018年,猪瘟疫事件爆发,养猪业遭受重创,相关题材股一路暴跌。
刘彦春凭借着多年的从业经验和敏锐的市场嗅觉,于2018年底抄底猪肉题材股,重仓了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

2019年,猪瘟疫事件过后,猪肉价格暴涨,相关题材股一飞冲天。


与此同时,A股市场开启了结构性牛市的模式,消费、医药等板块一路攀升。

猜对了风格,刘彦春掌管的多只基金也是赚的盆满钵满,业绩屡创新高。
因为业绩优异,刘彦春的管理规模迅速增长,逐渐从当初的“落魄户”变成景顺长城的头牌基金经理。

截止到目前,刘彦春的管理规模为1015亿,成为继张坤、张清华之后公募市场上第三位管理规模破千亿的超级基金经理。
刘彦春13年任职期间,似乎只有基金公司坑他,但他始终任劳任怨,从未“嫁祸于基民”——高位发新基或者始乱终弃。
其品格之坚韧、性格之乐观、以及对于投资的热爱,远非常人能及。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有人问刘彦春:“学投资做投资这么多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刘彦春回答道:“最大的感触是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好的职业,我们每天的工作其实就是不断的在学习新的东西,居然有人会付给我们薪水,还是一份很不错的薪水,所以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
纵观刘彦春的整个职业生涯,前期高开低走,中期屡战屡败、跌至低估,后期触底反弹、一飞冲天,简直比电影情节还要精彩。
第二章、刘彦春历史战绩
wind数据显示,刘彦春担任基金经理12年零3个月,生涯复合年化回报为11.91%。
这样的生涯战绩,看似平平无奇。
但放眼整个A股市场,2638名公募基金经理,从业12年以上且复合年化超过11%的仅有15人,而刘彦春是唯一一位管理规模在1000亿以上的基金经理。

比起张坤、朱少醒、谢治宇等人动辄20%+的生涯年化收益率,刘彦春的11.91%似乎有点不够看。
但是,别忘了,刘彦春可是高位接盘的常客啊。而其他几位基金经理基本上都是在熊市低位接任的。
纵使多次高位接盘,刘彦春还是迈入了“双十”基金经理行列。
所谓“双十”,即从业10年以上,平均年化在10%以上的基金经理。
截止到目前,全市场2638位基金经理中,只有47位满足这个条件,占比仅为1.78%。
一年三倍者多,三年一倍者寡。真正优秀的基金经理往往能穿越牛熊,经历时间和业绩的双重考验。
刘彦春目前在管的有以下6只基金: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景顺长城鼎益和景顺长城新兴成长,管理时间都在5年以上。
两只基金持仓和风格都比较相似,鼎益作为景顺长城的王牌基金,规模更小,业绩更好:

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一下景顺长城鼎益最近3年的历史业绩:

3年,实现了159.65%的收益率,平均年化高达37.45%。
和其他几位明星基金经理的代表作相比:

收益率仅次于葛兰,高于谢治宇、萧楠、朱少醒、董承非。
和风格相似的张坤(易方达中小盘)相比,收益率高出26个点。
和指数相比,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和中证消费指数,但没有跑赢中证白酒指数。
我们再看一下刘彦春的回撤控制:

生涯最大回撤为-47.03%,表现要好于葛兰和朱少醒,但不如张坤、萧楠、谢治宇和董承非。
今年以来,受白酒股回调的影响,刘彦春的最大回撤达到了-27.03%,和同样重仓白酒股的张坤、萧楠相比,回撤控制略好于萧楠,但不如张坤。和均衡风格的朱少醒、谢治宇相比,回撤就大多了。
这一点大家在选择基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心脏不好,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小伙伴慎入!
总体而言,刘彦春回撤控制能力较差,但进攻性非常强。
表现在基金业绩上,收益高,回撤大。在最近几年不错的市场行情下,总业绩表现更好,不过,如果将来市场行情一般或较差,总体业绩表现可能会不如其他几位均衡型基金经理优秀。
第三章、刘彦春的投资思想
刘彦春的投资风格和张坤一样,都属于价值成长风格。
比起张坤,刘彦春的投资风格成长性要更强一点,对于企业的估值容忍度也要更高一点。
在一次采访中,刘彦春表达了自己的投资理念:
“我们更多的时候考虑的是企业,如果企业的成长是有效率的,我们投资在企业身上就会跟随企业一起成长,这就是我的主要投资理念。总结成一句话,我们愿意去寻找具备高投入产出潜力和高成长潜力的公司,买入并长期持有。”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1. 立足基本面、自下而上、精选个股
在选股方面,刘彦春看重企业的长期回报,偏好高投入产出潜力、高成长潜力、高企业家能力的“三高”公司。
具体到个股选择上,主要看以下几点:
第一点,企业要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水平(潜力)和持续成长的潜力。也就是说同样的投入,需要有尽可能高的回报,投入产出水平主要看ROE和ROIC。
这里要简单科普一下(网叔小课堂开课啦):
①ROE:ROE又叫做净资产收益率,用来反映一家公司的赚钱能力。
其计算方法是:
ROE(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所有权权益|股东权益)x100%

比如,张三投入100万开了家奶茶店,这家奶茶店每年能赚取20万的净利润,那么这家奶茶店的ROE就是20%。
一般来说,ROE越高,表示盈利能力越强。
在A股市场,能够将ROE长期保持在15%以上的的公司,大概率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
就连巴菲特也曾经说过:“我们判断一家公司经营好坏的主要依据,取决于其ROE(净资产收益率)”

ROE说完了,我们再来讲一下ROIC,咱们还是接着上面的例子来讲
张三让你入股他的奶茶店,但是你一查才发现,
张三这个奶茶店,除了他自己的100万,还借了500万高利贷。
奶茶店每年的净利润为20万,但贷款利息却高达50万,并且越往后贷款利息还会越来越高。
试问,这个奶茶店,你还敢投资吗?
所以,单纯的ROE并不能充分反映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这时候ROIC就出现了。
ROIC又叫做投资资本回报率,计算方法是:

和ROE相比,ROIC排除了杠杆(贷款借钱)因素的影响,能够从资本角度更加客观的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简单来讲,ROIC是ROE非常好的补充,两个数据结合,方能更加客观的反映企业价值的创造力。
当然,对于企业的成长性,刘彦春也不会只盯着着目前的ROE和ROIC,对于那些发展潜力足够大、成长潜力足够大的企业,刘彦春会给予更高的估值空间。
第二点,行业要有足够发展空间,也就是所谓的高成长性、高景气度行业。
第三点,竞争格局要足够清晰,刘彦春偏好通过市场化竞争形成壁垒、有较强内生增长动力的公司,在选股时,他会充分考虑公司的治理结构、定价能力、报表质量等因素。如果公司竞争壁垒被突破、经营效率下降,刘彦春会考虑卖出甚至清仓。
第四点,企业家能力能力要够强,刘彦春非常看重企业家的能力,在他看来,那些可以正确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具备创新和冒险精神的企业家,才是市场上真正稀缺的的奢侈品。
2. 偏爱消费、持股集中、长期持有
刘彦春以擅长投资消费股,尤其是白酒股而闻名。
通过景顺长城鼎益行业配置图,我们不难发现,2015年起,刘彦春接管这只基金以来,逐渐加大消费行业的配置比例,尤其是2017年之后,消费行业配置更是长期维持在70%左右。

在消费行业中,刘彦春又尤其偏爱白酒。
我们来看景顺长城鼎益的前十重仓股(2021年第一季度):

除了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这三只医药股,其他七只全是消费股,其中白酒股就占了4只,所占净值比高达34.14%!这酒精含量,不可谓不高啊!
再来看持股集中度,自刘彦春2015年接手以来,景顺长城鼎益的持股集中度直线上升,从原来的40%左右飙升到70%以上,这一点和张坤非常相似。

除了敢于重仓,刘彦春还喜欢做时间的朋友,长期持有优质股。
从景顺长城鼎益的换手率来看,自刘彦春任职以来,换手率从未超过100%,平均在70%左右,同期换手率比张坤还低。

从历史重仓股持仓来看,刘彦春任职5年来,有超过10只股票持有时间都在2年以上。其其中有5只都是白酒股。

如此高的酒精含量,加上逆天的业绩,说刘彦春是A股的白酒之王也不为过。
3. 高仓位运作,基不择时
和张坤、朱少醒一样,刘彦春几乎从不择时,自从掌管景顺长城鼎益以来,长期将股票仓位控制在90%左右。

高仓位能够带来超额收益,但也会带来高波动和高回撤。
综合来看,仓位高、投资行业集中、对高成长性公司估值容忍度较高,这三点共同作用下,刘彦春的收益固然很高,但回撤控制不可避免的比多数均衡型明星基金经理差一点。
因此,刘彦春的基金,在持有体验上可能不如谢治宇、董承非这些稳健型基金经理的产品那么舒适。
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小伙伴慎入。
第四章、刘彦春的争议解读
争议一、规模问题?
这几年来,随着刘彦春业绩的持续走高,他管理的基金规模也越来越大。
今年第一季度更是迈入“1000亿+”基金经理俱乐部,掌管基金规模全国排名第三。
也正因为此,越来越多人开始担心刘彦春的基金规模问题。
其实,大家对于规模的担心无可厚非。
在基金界,有一句话叫做“规模是业绩的敌人”
基金规模过大,尤其主动权益类基金,基金的灵活性会大大下降,管理难度也会增加,对获取超额收益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因此,大规模对于基金经理的个人操盘能力,是不小的挑战。
不过基金经理能否驾驭大规模资金,还要因人而异。
有人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管管理多少规模的资金,都能取得骄人的战绩。
也有人是刘邦带兵打仗,10万封顶,多了就日渐沦为平庸。
在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大这个问题上,我们主要抓两点:
(1)基金经理有没有证明过管理大规模资金的能力?
进入景顺长城之后,刘彦春2018年管理的资金规模就开始逼近百亿,2019年管理377亿,2020年管理规模突破500亿,2021年突破1000亿。

那么,我们来刘彦春不同时期的战绩:

最近三年赚158.95%,同期沪深300赚47.45%;
最近两年赚101.50%,同期沪深300赚34.76%;
最近一年赚36.78%,同期沪深300赚7.99%;
始终保持较高的超额收益,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刘彦春有管理大规模资金的能力。
(2)除了管理大规模资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没有完美的答案,只要更好的选择。
不想把钱交给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经理,你就要思考:还有其它选择吗?
市场很残酷,管理规模小的基金经理往往有这么两种情况——
要么业绩很差,无人问津;
要么短期业绩还可以,但在长周期上还没证明自己。
另外,筛选的研究成本也会倍增,而这一点,你需要三思。
争议二、刘彦春要离职?
今年首个交易日,也就是2月18日,一位财经大V在网上爆出““管理近800亿的基金经理疑似离职”的消息,随后这一传闻迅速发酵。

从这条微博透漏的内容来看:升副总、800亿规模、白酒。
在当时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只有刘彦春。
一时之间整个投资圈闹得沸沸扬扬,持有刘彦春基金的小伙伴更是心生惶恐。

第二天下午,也就是2月19日,景顺长城基金官方辟谣了此事。
随后,刘彦春也更新了个人社交媒体账号,文中@了景顺长城基金,并表示要带领投资者行稳致远。这一内容,也被视为其亲自辟谣。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金融市场,明星基金经理离职跳槽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
一位明星基金经理是否离职,一方面取决于基金经理本人人品。另一方面,取决于基金公司本身的实力以及基金公司抛出的筹码。
刘彦春人品没什么问题。
至于景顺长城,本身实力也不弱,4500亿的规模虽然比不上易方达这种庞然大物,但也比大多数基金公司强很多。
在今年三月低,景顺长城也表达的足够的诚意,将刘彦春升任为景顺长城基金副总经理。

待遇给到位了,能够站着把钱挣了,名利双收的事情谁会拒绝呢?
因此,目前来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刘彦春最近两年离职的概率微乎其微。
刘彦春,从业12载,历经3轮牛熊。
前期历经千锤百炼,后期终于悟道,立足消费行业,最近4年获得了骄人业绩。
人品好,业绩牛,刘彦春配的上“优秀的基金经理”这个称呼。
如果你对消费行业比较了解,知道风险点在哪里,同时又比较认同刘彦春的投资理念,能够承受较大回撤,可以考虑入手刘彦春管理的基金。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刘彦春的基金目前主要投资方向集中在白酒、消费、医药三大板块,而目前中证白酒、主要消费、全指医药估值普遍较高,PE全都在35倍以上。

以高估值买入,不一定不会涨。但如果市场回调,可能会出现较大跌幅。
最后是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不管是基金,还是股票,只要是投资行为,就一定有风险。都有可能出现本金损失,甚至遇到本金尽失的可能。
任何跟你讲投资就是捡钱的,不是傻子,就是骗子。
想要在投资中不亏钱,巴菲特做不到,格雷厄姆做不到,索罗斯做不到,冯柳、张坤也做不到……所有你听过的,见过的世界顶级投资人都做不到。
面对风险,我们能做的有这么几个:
第一点,充分发挥我们的调研能力和研究能力,去避开那些容易发现的风险;
第二点,明确自己的风险偏好,不做有自己无法承受的风险的投资行为;
第三点,有铁血的纪律:闲钱投资,不借钱投资,不懂不投。

网叔:资深投资人,长期创业者。独立,理性,深度思考。热爱钱更在乎良善。闲来聊两句常识,骂几个混蛋,喝两杯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