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志怪故事·聊斋志异(百十二)

2021-06-23 19:07 作者:柳龙君  | 我要投稿

聊斋志异(廿四卷抄本)·卷廿四


453,酒虫

漫因贫富叹途穷,应悔当时去酒虫。

何物番僧偏好事,未容长住醉乡中。

  山东长山的刘某,身体肥胖爱好饮酒,每当独饮,总要喝尽一瓮。他有靠近城郭的三百亩好地,常常只种一半庄稼;而家里非常富足,并没因为爱喝酒使家境受影响。

  一个西域来的僧人见到刘某,说他身患奇异的病症。刘回答:“没有。”僧人问他:“您饮酒是不是不曾醉过?”刘某说:“是的。”僧人说:“这是肚里有酒虫。”刘某非常惊讶,便求他医治。僧人说:“很容易。”刘某问:“需用什么药?”僧人说什么药都不需要,只是让他在太阳底下俯卧,绑住手足;离头半尺多的地方,放置一盆好酒。过了一会儿,刘某感到又热又渴,非常想饮酒。鼻子闻到酒的香味,馋火往上烧,而苦于喝不到酒。忽然觉得咽喉中猛然发痒,哇的一下吐出一个东西,直落到酒盆里。解开手足一看,是一条红肉,三寸多长,像游鱼一样蠕动,嘴、眼俱全。刘某很惊骇地向僧人致谢,拿银子报答他,僧人不收,只是请求要这个酒虫。刘某问他:“作什么用?”僧人回答:“它是酒之精,瓮中盛上水,把虫子放进去搅拌,就成了好酒。”刘某让僧人试验,果然是这样。

  刘某从此厌恶酒如同仇人,身体渐渐地瘦下去,家境也日渐贫困,最后竟连饭都吃不上了。

  异史氏说:“每天喝一石酒,并不会损失他的财富;每天连一斗酒都不喝,反而更加贫穷。人的饮食难道都是有定数的吗?有人说:这酒虫是刘某的福星而不是刘某的病根,那个僧人只是想要得到那个酒虫而欺骗了他。究竟是不是呢?”


454,周生

翩翩书记负才名,五色花从笔底生。

莫讶一朝埋玉树,谁教亵语渎神明。

  周生,是淄川县县令的幕宾,县令因公外出,夫人徐氏,很早就有去泰山朝拜碧霞元君的心愿。因为路途遥远,想派仆人带着祭礼替自己前往,便让周生写一篇祷词。周生作了篇骈体文,历述徐氏生平,文中很多地方颇为淫荡不恭。其中有句话说:“栽般阳满县之花,偏怜断袖;置夹谷弥山之草,惟爱余桃。”【这四句为周生指责县令宠爱男色,不好女色。但内容狎亵,是对女神碧霞元君的亵渎。余桃出自《韩非子·说难》:弥子瑕为卫君所宠爱,食桃而甘,以其半留给卫君。后色衰失宠,得罪于卫君。卫君说,“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馀桃。”】这是诉说徐夫人的愤慨,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脱稿后,拿给同事凌生看,凌生见文章太轻侮亵渎神灵,劝告他不要用,周生不听,还是将祷词交给仆人带去了泰山。

  此后,不长时间,周生在县衙中暴毙身亡。仆人也跟着死了。徐夫人生产后,也得病去世。人们还没感到有什么奇怪的。周生的儿子自京城中赶来接回父亲的棺木,夜晚与凌生同宿,梦见父亲告戒他说:“写文章不可不慎重啊!我没有听从凌君的劝告,以淫荡之词招致神灵发怒,不光丢了自己的命,还连累了徐夫人和焚烧祷词的仆人。恐怕我在阴间里还免不了受罚。”醒后,他惊异地告诉了凌生,凌生也作了同样的梦,便将他父亲写祷词一事告诉了他。周生的儿子不禁为之悚然戒惧。


455,褚遂良

贫病相连剧可哀,忽逢仙子降瑶台。

忠臣一代芳名播,转世犹膺艳福来。

  长山人赵某,从一个大姓人家租了一间屋居住。他得了一种腹中长肿块的病,又孤苦贫困,病得奄奄一息,眼看就要死了。有一天,他极力支撑着病重的身体寻找凉爽的地方,移到屋檐下就躺下了。醒来以后,看见一位绝代佳人坐在自己身旁,就询问她。女郎说:“我是特地来给你做媳妇的。”赵某吃惊地说:“且不说穷人不敢有这种妄想,如今我已奄奄一息,有妻子又有什么用?”姑娘说:“我能治你的病。”赵某说:“我的病不是短时间能够治好的。纵然有良方,没有钱买药又有什么办法!”姑娘说:“我治病不用药。”于是就用手按着赵某的肚子,用力按摩,赵某觉得她的手掌像火一样热。过了一会儿,赵某腹中的结块,隐隐约约地发出拆解分裂的声音。又过了一会儿,赵某就想上厕所。他急忙爬起来,走出几步,解开衣裤就大泻起来。粘液倾泻,结块都排出来了,只觉得浑身十分爽快。他回来躺在原来的地方,对姑娘说:“娘子是什么人?请你告诉我姓氏,以便立个牌位祭祀。”姑娘说:“我是狐仙。你前世原是唐朝的褚遂良,曾经对我家有恩,我经常铭记在心,想要报答。天天寻找你,今天才见到了你。长久以来回报的愿望算可以实现了。”赵某因自己貌丑感到惭愧,又顾虑茅屋被灶烟薰得很黑,会弄脏了姑娘华丽的衣服。姑娘只是请求跟他一起去,赵某就领着她进入自己家中。土炕上铺着碎草,连席子也没有。灶膛是冷的,多日不曾烧火做饭了。赵某说:“且不论家境如此贫寒,不忍心屈辱你;即使你能心甘情愿地留下。你看瓮底空空,又用什么来养活妻子呢?”姑娘只说:“不要担忧。”她说话的功夫,赵某回头一看。只见床上毛毡被褥都已铺设好了。赵某正要询问,又一转眼间,满屋已用银光闪闪的纸裱糊得像镜子似的【古代的窗户是用纸裱糊在上面的】,各种东西也都变换了。几案精致光洁,上面已经摆好了酒菜,于是两人就欢快地对饮起来。天晚了,就和姑娘睡在了一起,和夫妻一样。

  赵某的房主听说了这件怪异的事,就请求见一见姑娘。姑娘就出来相见,并没有为难的神色。从此,这件事四方传播,登门求见姑娘的人很多,姑娘并不拒绝。有的人设筵招待他们,姑娘也一定和丈夫一起去。

  有一天,酒筵中有一位孝廉,暗中产生了淫恶的念头。姑娘已经知道了,突然对他斥骂起来,立即用手推他的头,孝廉的头就伸出窗棂之外,而身子还在屋里。出不去,进不来,也不能转动。大家都请求宽恕他,姑娘才把他拽出来。过了一年多。登门拜访的人越发多了,姑娘十分厌烦。被拒绝的人就骂赵某。过端阳节的那一天,赵家请来了许多朋友饮酒,忽然一只白兔跑了进来。姑娘站起来说:“捣药翁来召见我们了。”对兔子说:“请你先走一步。”兔子跑出去,迳直走了。姑娘叫赵某拿了一架梯子来,有数丈高。院子里有一棵大树,便把梯子倚在树上,梯子还高过树梢。姑娘先爬上去,赵某也跟着她。姑娘回过头来说:“亲戚朋友有愿意跟着去的,请立即登梯。”众人互相看着,没有人敢上去。只有屋主人家一个家童,踊跃地跟在他们后面。越上越高,梯子到头,就进入云彩,看不见了。大家一看那架梯子,原来是多年的一扇破门,去掉了镶板罢了。大家一齐进入他家一看,依然是原来的灰壁破灶,其它空无一物。还寻思着家童回来时可以问问情况,但竟然始终杳无踪迹。


456,刘全

雀粪无端汙目睛,剔除有客眛平生。

他年相遇欣相慰,犹感金鎞一刮情。

  邹平县有个姓侯的牛医,一次,提着饭去招待为自己耕地的人。来到田野里,有股旋风在他前面转来转去,侯某就用勺子舀起饭汤祭奠到地上,连舀了几勺,旋风才离去。又一天,侯某到城隍庙闲逛,见里面有座“刘全献瓜”塑像【《西游记》里说他曾代替唐太宗李世民赴阴曹进奉瓜果】,刘全被鸟雀粪糊住了眼睛。侯某慨叹地说:“刘大哥怎么竞受如此玷污!”便进去用手指甲将鸟粪仔细剔下来。

  几年过后,侯某卧病在床,梦见被两个鬼隶摄了去。来到官衙前,鬼隶逼索财物,侯某无计可施。忽然从官衙内走出一个穿绿衣服的人,看见侯某,惊讶地说:“侯老翁怎么来了?”侯某便诉说了经过。绿衣人斥责两个鬼隶说:“这位是你们侯大爷,怎敢无礼!”两鬼隶忙道歉说不知。一会儿,听见官衙内传出雷鸣般的鼓声,绿衣人说:“升堂了!”便和侯某一块进去,叫他站在台阶下,说:“先在这等会儿,我替你问问是怎么回事。”走上前去,向一个官吏模样的人招手示意。那人从大堂上下来,两个人简单谈了几句。官吏模样的人看见侯某,拱手施礼说:“侯大哥来了!你也没什么大事,有一匹马告了你,两下里一对质就可以回去。”说完便走了。不长时间,听到大堂上叫侯某的名字,侯某忙上前跪倒在地,一匹马也跪在那里。判官问侯某:“这匹马告你将他药死了,有这回事吗?”侯某申诉道:“它得了瘟病,我用治瘟病的药方治疗,吃了药后不见好转,隔了一天就死了。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马竟开口说起人话来,两下里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判官便命查生死簿,簿上注明了这匹马年龄多大,应死于某年某月某日,与马死的时间相符。判官便呵斥马说:“这是你寿数已尽,怎能无妄指控别人!”将马赶了出去,又对侯某说:“你原本是想救活它的,与你无关。这次你可以不死。”仍然命那两个鬼隶将侯某送回。绿衣人和官吏模样的人也和他们一块出来,嘱咐鬼隶路上好好对待侯某。侯某感激地说:“今天承蒙二位保护,但我并不认识你们,请告诉姓名,以便将来报答。”绿衣人说:“三年前,我从泰山回来,路上又热又渴,难受得要死。经过你们村外时,承蒙你舀饭汤给我喝,这恩情现在也不敢忘。”像官吏模样的人说:“我就是刘全。以前遭受鸟粪玷污,被糊住了双眼,闷得不能忍受。你亲手将鸟粪剔除,这恩情我也不敢忘怀!只是阴间里的酒肴,没法招待客人,我们就此分别。”侯某恍然大悟,于是便往回赶来。到了家,要款留两个鬼隶,鬼隶却连一杯水也不敢喝。过了会儿,侯某苏醒过来,此时他已死了两天了。

  从此后,侯某更加好善。逢年过节,他定用酒祭奠刘全。八十多岁,身体还很强健,能跃马奔驰。二天,路上见刘全骑马走来,像要出远门。两人拱手行礼,寒暄毕,刘全说:“大哥寿数已尽,勾魂牒已经发出了。差役要来勾你,被我阻止住了。大哥可回家料理料理后事,三天后我来叫你一块走。地下我已经替你买了个小官职,不会受什么苦的。”说完就走了。侯某回家告诉了妻子儿女,和亲戚朋友一一告别,又准备好了棺材和寿衣。第四天天刚黑,侯某对众人说:“刘大哥来叫我了!”进入棺材,便去世了。

志怪故事·聊斋志异(百十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