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到智慧树《大学美育》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 2006年,自由职业者( )根据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无极》所改编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有着后现代无厘头的强烈色彩。
A:王大锤
B:胡戈
C:易中天
D:胡歌
答案: B
2、( )认为,美学应该研究感性认识。
A:鲍姆嘉通
B:博克
C:康德
D:鲍桑葵
答案: A
3、 关于美学研究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深化我们对艺术的既有知识
B:提高我们的审美素养
C:指导我们在实践中创造美
D:增强审美教育的自觉性
答案: ABCD
4、 蔡元培之所以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精神困惑再也难以通过宗教来解决。( )
A:对
B:错
答案: 对
5、 认为美学应该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种说法比其它说法考虑得要更为全面一些。( )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单元测试
1、 在柏拉图看来,只有( )才是真实的、独立自在的。
A:理式世界
B:现实世界
C:艺术世界
D:神灵世界
答案: A
2、 问题:“美在关系”的说法,是由法国学者( )所提出。
A:狄德罗
B:亚里斯多德
C:柏拉图
D:泰戈拉
答案: A
3、“美在形式”的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它肯定了美必然具有感性形式。( )
A:对
B:错
答案: 对
4、 问题: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每个人生活理想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于美的判断会有所不同。( )
A:对
B:错
答案: 对
5、 问题:“花的红”是情感评价,“花的美”是逻辑判断。( )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三章单元测试
1、 对于人体美的评价,既要从静态角度考察,更要从动态角度欣赏。( )
A:对
B:错
答案: 对
2、人对行为规范的遵守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西方称这种后天养成的习惯是“第一天性”。( )
A:对
B:错
答案: 错
3、( )时代,人们发现人体居然也可以借“艺术”的名义来包装、重塑,也可以仅凭外在形象就可赚取可观的经济利润。
A劳动经济
B消遣经济
C计划经济
D消费经济
答案:D
4、( )认为,身体关系的组织模式反映了社会关系的组织模式,当代社会的身体早已被商业所挟持。
A鲍德里亚
B本雅明
C舒斯特曼
D海德格尔
答案:A
5、( )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A庄子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答案:D
第四章单元测试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说法出自( )
A《庄子》
B《论语》
C《史记》
D《老子》
答案:B
2、宗炳认为,对自然山水的欣赏,最终是为了( )
A畅神
B致用
C比德
D征服
答案:A
3、属于原生态的自然美
A云南玉龙雪山
B浙江千岛湖
C安徽宣城的敬亭山
D长城
答案:A
4、自然美其实是多种审美要素的综合体,通常包括( )等几大元素。
A形状美
B色彩美
C声响美
D流动美
答案:ABCD
5、古希腊人审美的主要对象是人或神化了的人,自然美作为人类活动的背景,偶尔才被提及。( )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五章单元测试
1.“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出自清代画家( )的《天慵庵随笔》。
A韩干
B方士庶
C渐江
D吴道子
答案:B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文出自( )
A晏殊《蝶恋花》
B辛弃疾《青玉案》
C柳永《凤栖梧》
D王国维《人间词话》
答案:C
3. 艺术美就是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现实美。( )
A错
B对
答案:A
4. 艺术品的虚拟性还在于它要超越现实的利害情感。它不是原始生糙的情感的自然流露,而是要借助虚拟情境来加以表现。( )
A错
B对
答案:B
5. 汉代董仲舒说“诗无达诂”,意思是《诗经》里的任何一首诗都没有最确定的解释。( )
A错
B对
答案:B
第六单元测试
1. 雕刻家( )的《掷铁饼者》,展现的是力量之美、阳刚之美。
A米隆
B文克尔曼
C罗丹
D维纳斯
答案:A
2.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原文出自( )周密的《武林旧事》。
A元代
B明代
C宋代
D唐代
答案:C
3. 德国学者( )于1853年写出《丑的美学》,系统地论述了丑的各个方面。
A史蒂芬·贝利
B施莱格尔
C翁贝托·艾柯
D罗森克兰兹
答案:D
4. 20世纪初,英国美学鲍桑葵曾将美区分为两种类型,它们是( )
A容易的美
B平易的美
C艰难的美
D优美
答案:BC
5. 无底线的审丑,其不利影响在于( )
A挑战了公众精神文化的底线
B使得公众的审丑敏锐性下降
C消解了主流价值观
D让人对一切都不再好奇
答案:ABC
第七单元测试
1.2012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 )周年,有学生将语文课本上的杜甫进行涂鸦的图片在网络爆红,好事者戏称这些图片为“杜甫很忙”。
A1000
B1200
C1300
D800
答案:C
2. ( )认为,喜剧的基础是“丑自炫为美”。
A柏格森
B黑格尔
C鲁迅
D康德
答案:B
3. 喜剧为何引人发笑?( )的解释是“生气的机械化”。
A卓别林
B鲁迅
C柏格森
D康德
答案:C
4. 美国“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包括( )。
A冯尼格《第五号屠场》
B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C契科夫《小公务员之死》
D卓别林《摩登时代》
答案:AB
5. 世界各地广泛流传着各种机智人物故事,譬如( )。
A蒙古族《巴拉根仓的故事》
B汉族《徐文长的故事》
C纳西族《阿一旦的故事》
D维吾尔族《阿凡提的故事》
答案:ABCD
第八单元测试
1. 《被缚的普鲁米修斯》的作者是古希腊的悲剧家( )。
A费蒂阿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德斯
D埃斯库罗斯
答案:D
2. 下列作品中,( )都是描写广大劳动民众生活疾苦、揭露现存黑暗制度的“社会抗议剧”。
A《小公务员之死》
B《麦克佩斯》
C《李尔王》
D《大胆妈妈》
答案:AD
3. 近些年,中国电视苦情戏的模式化主要表现在( )。
A道德教化的模式化
B人物关系模式化
C人物性格模式化
D故事结局都会出现翻转
答案:ABC
4. 宗白华曾指出:中国人经历了深刻的悲剧,但普遍缺乏悲剧感。( )
A错
B对
答案:B
5. 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所写的宝黛爱情悲剧属于叔本华所说的由盲目的命运(或者说偶然或错误)造成的悲剧。( )
A错
B对
答案:A
第九单元测试
1.( )的《区分》认为,个人的文化爱好、品位、鉴赏力或情趣,绝不是某种基于个人才能基础之上的独特内心感受和实践,而是根源于与阶级教养和教育相关的社会地位。
A布尔迪厄
B鲍德里亚
C海德格尔
D马克思
答案:A
2. 审美感受的特点,主要包括( )。
A理性思考占据上风
B非概念性
C以感官的快适为起点
D非功利性
答案:BCD
3. 广义的美感,又称审美意识,它包括审美感受以及在审美感受基础上形成的( )。
A审美趣味
B审美体验
C审美理想
D审美观点
答案:ABCD
4. 所谓健全的社会化的审美感官,主要指的是能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 )
A对
B错
答案:A
5. 人类的审美范围并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
A对
B错
答案:B
第十单元测试
1.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其作者是唐代的( )。
A李益
B杜甫
C李白
D李贺
答案:A
2. 审美注意是可以随便转移的,它不用担心任何来自主观或客观的干扰。( )
A错
B对
答案:A
3.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意思是一个字都不写,而寓意已经非常丰富了。( )
A对
B错
答案:B
4. 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描绘的是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 )
A错
B对
答案:A
5. “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说明欣赏者的再创造是极其常见的。( )
A对
B错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