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寒假作业
现在是2018年1月30日,提笔写下距离2018的农历新年还有十六天X小时X分X秒。

随着腊月的来临,春节的年味也越来越浓了,老话说“到了腊月,过年就快了”,的确不知觉腊月已经过半,当提笔写字的时候,我的思绪已经飘向了千里之外的远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兄弟的诗。王维的诗里也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描述。我们这些常年不归家的异客们,也只有每年年关将近的时候,才能享受到与亲人的片刻团员。如今,我每年的寒假作业,就是准时回家,与亲人团聚,细细品味与家人的片刻温馨。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童年的歌谣,依稀在耳边响起,自己也早已想念起了,家乡的糖瓜粘,但是却只能坐在办公的桌前,敲着键盘,一抒心中的畅意。如今的我们,早已没有了二十三四的时光了,只能在每年的二十七八,赶回到家中,品尝品尝三十的饺子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原来我想衣锦把乡还,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里总有年夜饭。”耳畔响起这首歌,我想起了那年的人在囧途,那个拎着一个大锅在公交车上唱着歌的宝强;想起了家里年夜饭,那热气腾腾的饺子,那泛着白花花的大馒头,还有老父亲那那首的糖醋鲤鱼;家,那是我心中最柔软的一个地方,那片宁静,安详,却又充满生气的小山村。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如今的我,想起年三十的《春节联欢晚会》,耳畔最先响起的就是这首难忘今宵了吧,毕竟被安利了快30年了,每年的片尾曲也总是它。每年当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我就觉得该睡觉了。自己是个念旧的人吧,家里没有守岁的习惯,但是自己每年的年三十,也总是习惯看完春晚的节目再去睡觉,当第二天醒来,电视里依旧放着春晚的重播,在重播中,我们度过了一个个的岁月。尽管这些年春晚的节目越来越参差不齐,所谓传统节目的意义也远不起之前,但,在笔者看来,那似乎就是一种习惯,又或者说是一种传统吧。。。

对于年的记忆,总是一提就回忆满满,一想就精彩纷呈,一讲却感慨万千。那就是我们,对年味的回忆吧,对故乡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传统,那轮明月,或许总是,那么的,特别的圆一些吧。
本期的评论,就到这里。如果您喜欢本文的话,那就动动手指,把他转发到您的朋友圈吧。
如果您想持续关注笔者的作品的话,那就在微信里搜索游戏理想国关注吧。
您的关注和持续阅读是笔者继续下去的最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