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1级Myheart学员土木考研经验分享5-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25 23:12 作者:Myheart博士  | 我要投稿

如何从第一年考研失败到西南交大土木专硕第一

         个人介绍:本人本科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2020年一战学硕327分,数学一83,结构力学93。2021年二战专硕总分436分,数学二140分,结构力学137分,初试第一,综合成绩第一。

成绩单


一战失败总结    

             第一年考研,其实我准备得还是算充分的,从3月开始学数学,到8月已经用完一个笔记本了。至于为什么失败了,有很多原因,总结如下:1、8月感情方面出了比较大的问题,几乎一个月没有复习,最后尽管努力调整好状态,但或多或少对我有些影响;2、第一年我专业课是自己摸索复习,没有报班。学专业课的时候老是盯着iPad心算,看到什么位移法力法就觉得思路找到了就会了,公式谁不会列啊,能不笔算就不算。3、看到往年真题那么简单,觉得甚至不知道专业课还有什么好复习的,最后考试的时候公式列出来了,图乘法困难一点的就不会算,动力学取了半结构就傻眼了,自认为复习得很好,其实有好些地方没学到。这就是自主学习的问题,没有经验,自己去找重点,自己去想考点,就是埋头看书,埋头做题,到最后连标准解答步骤都不清楚,这不仅费时间,也很难能学得好。4、第一次考研把英语和政治看得太重要了,还一直担心政治不过线怎么办。到最后阶段就大量减少数学的做题时间,拿来背政治,背英语作文,最后数学9道大题错了7道,很多计算失误。数学就算到最后阶段也要每天保持足够的计算量,甚至在考场外面练半个小时的题,不然像我这样最后轻重倒置就是功亏一篑,政英考了150多分还是没用。

二战选择

          等到第二年,其实我纠结了很久要不要选择二战。我准备过考选调,到最后阶段放弃了,我觉得那不是我想要的。7月的一天晚上我去奶奶家,奶奶跟我说,我从小就是她的骄傲。我想,要不再来一次吧,再让奶奶骄傲一次。

           那时才开始认真全力备考。首先专业课没有犹豫就报了My heart博士的全程班,上一次考研看到博士的学生考得那么好,其实心里想过很多次,第一次跟他会不会就上岸了,但是后悔的时候往往都已经晚了。数学从我出生的97年真题开始做,直接进入冲刺阶段。这次我决定淡化政治英语的复习,全力以赴数学和专业课。那时每天要做两套数学试卷,结力把博士的小黄书和刘蓉华翻来覆去地看。7月在市里的图书馆,正是最热的时候,空调却坏了。有段时间我甚至懒得出去吃午饭,做完数学就在图书馆睡着了,我也不知道那么热是怎么做到的,但是当你有强大的毅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任何增加游戏难度的机会都能让你兴奋。我从第一次考研就坚持更新微博,我觉得现在终于有点像我想要的故事了。            

清晨的图书馆


         8月初,我去阿坝州旅游了一个星期。二战毕竟是有压力的,没有一战的时候那么放开手脚,不能接受再次失败,也毫无退路可言。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些人,但可惜的是与他们的相遇,只是让我更加坚定了考研的信念,我不想以后成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我一个人坐着缆车上了达古冰川山顶,在那里给未来的自己录了一个视频。我觉得人有些时候是需要中二一点的,也需要些仪式感,也要学会从各种经历中汲取动力。

一天14个小时的学习


           10月,我在自己高中旁边的一个付费自习室待到了考研前的最后一天,并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我确实是不支持考研的时候谈恋爱的,除非之前你们就已经在一起,或者你能明显感受到,她在你的身边能带给你无限的动力。早上5点我去她家门口接她,晚上一起走4公里的路回家。有时学累了,我们去看电影,去河边走一走,说不耽误时间是不现实的,但我特别珍惜考研这么艰苦的日子互相扶持的经历。

考研前6天


             12月24号,我一个人去成都理工大学考试。考政治前的那天晚上半夜三点被酒店厕所不知名的刺耳噪音吵醒,考数学前的那天晚上心慌到很久都睡不着。我又起来给自己录了个视频,然后闭着眼睛就当休息了。天还没亮就骑着单车去考场,15分钟的车程,由于戴着口罩眼镜全是雾几乎看不清路。但是我真的很激动,一方面我觉得这样的经历才是我以后想告诉别人的故事,另一方面,这个考点是当初绿我的那个人所在的大学,在他的主场取得胜利,一想到这里我就特别兴奋。

我的考场


              考结构力学的时候,题比想象中的难,甚至有些图看不清楚是半铰还是全铰,周围的人都在叹气。越是到这种时候,机会就来了。只要这个时候稳住心态,我知道我就已经赢了。所以当时整个考场,就我一个人在笑。最后提前半小时做完了试卷。

             回顾整个考研历程,我觉得我最终收获的远远不止第一名的成绩和一纸录取通知书,我在这两年成长了太多,锻炼了心智,让我以后遇到再难的事都能尽量从容地去面对,甚至享受那些被视作磨难的经历。考研是我所有计划的起点,这也是我考研的最终目的。接下来我会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经验分享,希望能帮到各位学弟学妹,也祝你们最后成功上岸。

一、考研择校

          考研有一句话叫选择大于努力,但是我并不赞成一直在几个学校间犹豫不决,迟迟不做选择。我其实在学校的选择上没有过纠结,就是想考西南交大,一是专硕招生人数每年都比较多,分数线不会有大的波动;二是听博士说交大现在的初试复试相对趋于公平,出结果也比以前快了,不会有什么暗箱操作;三是本校或许有优势,老师同学也基本都在这里,各种信息的收集也十分方便;四是我们交大土木在领域内还是有一定的地位,同等211学校在土木专业上其实不会对我有太多的诱惑;最后是专业课结构力学我或多或少是学过的,有一定的基础。本来专业课应该考的不难也是我做选择的原因,可谁想到今年偏偏加大了难度。还好之前把于玲玲都做了一遍,博士的刷题班也让我做了很多难题,算是在考场上稳住了心态。

二、各科复习规划

          政治:作为每年最被考生轻视的学科,我在政治上的学习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临时抱佛脚。去年12月初我还迟迟没有开始分析题背诵,直到考试前5天,我还没有背完肖4的第一套试卷。那种感觉确实很慌,我甚至觉得没有人进度比我慢,没有人会考的比我差。在考研过程中,你或许会遇到很多次这种情况,觉得自己复习得很差,别人的进度远超自己了,肯定最后别人会考的更好。这种情况会出现,而且非常正常,你一定要学会去接受去消化。我的政治两年都遇到了这种情况,结果最后都考了73分。不算特别高,但完全够用了。分析题不会就抄材料,用自己的话,总之,只要你给他写满了,政治倾向没有问题,不会给太低的分。我两年都这样做的,关键还是选择题。

          说回重点,政治不要过早开始复习。有的同学5月开始看视频,把专业课放到后面开始,最后专业课复习来不及,政治听的课全忘了。政治的课可以听,但至少要放到7月底8月初。推荐就听徐涛的强化班,买他的资料书,做好充分的笔记。听徐涛的课有瘾,但是不要就当听相声了啊,要学进去啊。建议听完一章就开始做肖秀荣1000题对应章节。

        等到10月底吧,各个老师的押题卷就开始出来了。我的建议是,不用买纸质版的。当然不排除有些同学喜欢做纸质版,喜欢那种感觉。但是我这两年都是用淘宝上或者各大公众号上那种十多块钱的刷题小程序,他总结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稍微有名点的老师的押题,关键是便携,走在路上,在车上,躺在床上都可以刷题,反正我挺喜欢这种的,还自动帮你总结错题,还可以分知识点刷题,真的比纸质版方便多了。但是记住,刷题永远都是刷选择题,别刷分析题。分析题能背完肖4就完全足够了,很多情况下肖4都是背不完的,肖爷爷也知道,所以后面会给出优先背诵的顺序。专业课和数学更重要,实在背不完就不背了,背两套就去整理数学了,那才是大头。就这样按部就班,政治不会差的。 英语:很多人担心英语过不了线,其实过线并不难,只要差不多有四级水平就可以过线。说到方法,首先,唐迟老师的阅读逻辑方法论,推荐一定要看。英语的成败主要就看阅读,而阅读一定要掌握方法。你要明白作者想考什么,他绝对不会在不重要的地方出题,详细的我就先不多说了,我记得一战的时候看完唐迟的视频,我兴奋地拿起真题试了一下,做了一篇直接全对。之前基本上每篇阅读要错2个左右。说到这里,考研英语只需要做真题,建议不要去做谁谁谁的模拟题,花时间不说,很多题的质量达不到真题水平,会干扰你的做题思路。还有就是,英语真题不要怕老,很多人觉得九几年的零几年的真题那么久了不用做了吧,但是英语不存在这个问题,甚至我个人觉得那些年的题出得更好。开始做英语真题只用做阅读,没必要把整张试卷都刷一遍,先不急,其它题型或多或少有方法技巧,做英语阅读的时候大多是学习专业课和数学的关键期,做完4篇阅读再认真订正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我们还没时间把精力花在其它题身上。

            做英语真题可以在10月开始,之前一定背好单词。单词推荐使用软件是墨墨背单词,它用遗忘曲线来提醒你什么时候要复习背过的,对抗遗忘很重要。单词越早开始背越好,越早意味着现在每天的任务量就越少。背到10月做真题的时候,应该至少要有3000个单词的词汇量,所以推荐选择核心词汇那个词典进行背诵。考研英语还有一个大头就是长难句,这个我记得唐迟老师讲阅读的时候会搭着讲长难句,或者可以单独听他讲的长难句,总之这些跟他就可以了。

           至于其它模块,完型一定要看蒙题法,极具性价比,节省时间,甚至比认真做正确率还高。蒙题法里面的思路也适合阅读,总之出题老师为了避免巧合设置的ABCD四个选项有差不多的个数,这个规律不用白不用。作文就背王江涛的模板,背作文也可以在10月底开始,每天一篇。背完不等于会用,要自己能写出来,所以要自己总结句式。

          数学:数学是让很多人换专业的一科,高考如此,考研也是这样。很多人为了不上数学高考选择其它专业,为了不考数学考研选择其它学校。数学也确实不完全是能通过努力就能学好的一门科目,确实需要那么一点天赋。但大多数人是能够做到的,自己按照正确的路线方法去努力,又凭什么比别人差呢。数学要尽早开始,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学习,就从现在开始。推荐前期看张宇或者汤家凤的视频,准备配套的复习全书,做的题不管是660,1000还是1800,最好也和老师对应。数学前期学习时间建议每天3-4小时,基础差一点的同学可以适当增加时间。在整个考研学习过程中我推荐用一个app来做笔记:年轮。你可以把你的错题和不会的知识点做成一张张小卡片,它会按理工科遗忘曲线或者错题遗忘曲线来提醒你复习。不然很多人学了线代忘了高数,补完高数又忘了线代。最晚在7月底8月初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进入强化阶段。强化阶段可以好好品读一下张宇18讲和《最后冲刺135》,做一下李林的108题,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才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难度,做数学的痛苦,但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熬过去就好了。强化阶段一定要多做题,之前的习题集没刷完就抓紧做完,做完了就去找一些模拟卷可以提前做做,比如合工大往年的模拟题,网上有很多资源。

          其实到10月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早点做真题是为了早点总结,也为后来尽可能多的做各个老师的模拟卷。真题始终是最重要的,哪怕去年改了题型,但考点没有大的变化。因为在平常练习中我们或多或少已经做了一些真题,所以真正做起来会感觉真题比较简单,会形成一种错觉,也会觉得一张真题做完远没到3个小时所以考场上时间应该是够用的。不管是做真题还是模拟题,最好是在早上考试时间做,养成习惯。做完一张试卷,就要认真对照答案,不要得到一个高分就飘了,也不要一个低分就放弃考研了,留给你逆袭的时间完全足够。只要做到事后150分,这张试卷就是有意义的。等到各大老师机构的模拟题出来了,就尽量多做。我个人的主观顺序是张宇、李林、李永乐、方浩、汤家凤,张宇在最前面我是觉得他去年的线代是出的真的有水平,可以结合他的冲刺班。汤老师放在最后是因为他去年的模拟题出的似乎有些糟糕,很多人怀疑他本人有木有参与出卷。当然试卷本身的质量都是因人而异,可以先去知乎看看评价再选购模拟卷。数学考前一定要保持做题手感,每天保持两小时做题时间,切忌把数学放在一边去背政治英语,周围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的经历表明,这样最后上考场多半达不到平时的做题水准。考前就把自己一年来的笔记,还没弄懂的全部写在A4纸上,然后自己总结一下注意事项,有那张A4纸就够了。 

           结构力学:专业课结构力学我基本就是跟着My heart博士的课走,他说这个阶段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达到哪种程度,做往年真题必须在多少小时内做完我就在博士说的时间内做完。本来我是觉得考交大结力不需要做太多题,后来实在没题做了,真题去年就刷完了,只有把于玲玲拿出来做。后来博士又出了刷题,那才真的让我深刻感受到结构力学的难度,那种一道题都做不出来的绝望。但多亏做了于玲玲和刷题,接触了一些难题,拓展了思路,今年才能够在考场上从容应对。专业课做难题是有必要的,往年的真题几乎都匹配不到难度,刘蓉华其实也偏向于简单。学习规划的话,建议现阶段学习刘蓉华那本学习指导,每天学习时间2-3小时,本科没有学过结构力学或者学得不好的甚至每天学习时间可以超过数学。刘蓉华这本书要反复看,直到几乎把这本书吃透以后,大概也就到7-8月份了。对于应届考研来说,暑假是最关键的时期,不用上课,可支配时间多,各科基本都进入了新的阶段。此时对于结构力学就可以开始刷题了,跟数学一样,结构力学也是尽量多做难题,同时不要为了节约时间,就直接把公式写上去不进行计算。我曾经做过一道题,做了4次得到了4个答案。结构力学其实思路并不复杂,公式也相对单一,但是计算过程还是很考基本素养的。建议刷题如果没有老师带的话就做于玲玲,同时不要一天都刷同一章的题,最好每天每一章做10-20道题,这样才不至于对其它章节生疏,头脑里一直保持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真要做于玲玲估计题量太大,遇到特别难的题必入同济的可以不做,同时要结合交大的考点,不考的题不要去做,没有答案的野题也不要做。结力最好11月初开始做真题,时间尽量控制在90分钟以内,最好不要超过120分钟。最好从08年左右开始做,太早的真题甚至考点都有变化。结构力学的学习效果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数学的学习时间,说白了结力学得好就是给数学节约时间的,而很多人恰恰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摸索这门学科的特点,这样太浪费时间,还很难学好,所以最好找一位老师带专业课,这对整个考研学习过程十分重要。在土木辅导领域,我推荐Myheart博士的辅导机构,他的课程结构已经趋于成熟,每个阶段的安排也相对科学,可以让你很轻松地完成专业课的学习,从而为其它课程节约大量时间,基本可以适用于每个学校考结构力学的学生,每年有上千名学生,这不是没有原因的。总结:在整个考研学习阶段,前期的侧重点是数学和英语,后期的侧重点是数学和专业课,政治不算是重点,但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一定要有效率地学习,重点攻克选择题。数学专业课要多做题,多总结,多整理笔记。英语平时可以听听英文歌,休息时间看看美剧,语感其实挺重要的。考研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因为任何事情影响自己,要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主要是图书馆或者自习室,不要选择在家里或者寝室里学习,干扰因素太多,心也静不下来。应届考研在本科学习上要有所取舍,平时一定要适当锻炼,不然对身体是很大的消耗。考研是很枯燥的一件事,要忍受这相当漫长的学习旅程本身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每个考研学子都很不容易,所以真的不要轻言放弃,再坚持一下,学会享受过程。祝所有的学弟学妹通过自己一年的努力最终都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

21级Myheart学员土木考研经验分享5-西南交通大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