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纪事(六十七)---吴越立国
钱王这边拒绝了朱友贞的请求,但是没有减缓和周围邻国互通有无的进程。那什么外交手段最能促进两国关系呢?就是通婚,结为儿女亲家。一旦有了通婚之谊,再刀兵相向就不好看了吧。
贞明二年(916)冬,钱王第十二子钱传珦迎娶闽国国主王审知之女琅琊郡君,两国开始交好二十余年。贞明六年(920)十一月,钱王第十四子钱传琇求婚于楚国国主马殷。马殷欣然应允,两国互相秦晋之好。如此一来,吴越周围的政治环境就相当有利于之后的和平发展了。
首先与闽国交好稳定南部边境,接着与远在湖南的楚国修好,是牵制强大吴国的一个重要布置。要是吴国悍然发动战争,就有可能陷入腹背受敌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吴国现在当然不会愚蠢到随意发动进攻,相反徐温再次向钱王释放了善意的信号。继之前缔结和约时放还无锡之战中的战俘后,徐温大笔一挥,将钱镒送回了杭州。
钱镒就是钱王的堂弟,早在天祐二年(905),陶雅进攻睦州的战役中被俘。由于身份特殊,钱镒一直被软禁在扬州。原本以为会终老扬州的钱镒居然也会迎来回归故乡的一天。
投桃报李,钱王也同样将之前在乾化三年(913)千秋岭一战中被俘的李涛送回了淮南。

龙德二年(922)七月,钱王在杭州城兴国门右侧兴建天下元帅府,兴国门寻遍资料,还是搞不清楚具体位置。紧接着下一年,龙德三年(923)二月,兵部侍郎崔晔和刑部员外郎夏侯昭来杭宣旨,册封钱王为吴越国王。别小看吴越王和吴越国王两个称号仅有一字之差,但是里面的含义却是天壤之别。
这吴越王,算是亲王,但是和中央的关系比较密切,有点汉代、晋代、明代各诸侯王的意思。吴越国王就算是外藩,这朝廷关系更加类似于后世朝鲜与大明的关系。除了不称帝,不改年号,几乎就算是个独立的国家了。
钱王于是就要举行建国仪式,典礼前一天雨雪交加。钱王很是担心典礼能否按时举行,就让李咸占卜一下,是否需要改期。李咸说:“大王受册封,那是天命所归,用明天天气来占卜国祚,要是雨销雪霁,那社稷必然长久。”钱王听从了李咸的建议,结果当天夜里就星斗明丽,第二天顺利完成典礼。
之前刘岩求封一个南越王,朱友贞都不乐意授予,现在为什么会主动册封钱王为独立性更强的吴越国王?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隐情?请看下期---亚子称帝。
参考书目 《十国春秋》(卷七十八)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吴越世家第七)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资治通鉴》(后梁纪五)(后梁纪六)
《吴越备史》(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