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鱼鹰社】二战美国战列舰(3)

2022-11-10 07:45 作者:格林机铳  | 我要投稿

搬运自微信公众号海宁的小世界

鱼鹰社NewVanguard系列第172号:美国快速战列舰(1938-91)依阿华级-US Fast Battleships 1938-91 The Iowa Class。原作者Lawrence Burr, 绘图Peter Pull。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A:1943年8月加入作战的依阿华号

依阿华号是美国海军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快速战列舰。本图中的侧视图显示了露天甲板之上庞大的上层建筑——从指挥塔到火控塔再到与火控塔融为一体的前烟囱的清晰轮廓。本图还展示了舰上大规模的40毫米口径和20毫米口径防空炮群,这受益于北卡罗莱纳级战列舰所积累的实战经验。此外,火控塔在7层有一个平台,为二级火炮指挥塔提供了更好的视野。

作为舰队旗舰的依阿华号在指挥塔上拥有额外一层舱室供一名海军上将使用。因此,2号炮塔上只安装了一门20毫米口径防空炮而不是四联装的40毫米口径博福斯炮——它会降低指挥塔低层的能见度。

俯视图可以清晰看到从1号炮塔开始舰首宽度迅速缩窄,这种设计特征为战舰提供了必需的浮力和高速度。艉鳍螺旋桨正后方的双舵让战舰在高速行驶时拥有极强的机动性,不过低速行驶时这一设计会让军舰行动变得迟钝,并因此造成几次搁浅事故。

B:新泽西号

本图展示了1982年新泽西号在长滩海军造船厂进行现代化改造后重新启用时的样子。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中,新泽西号首先接受了现代化改造,而它在之前的越战中也状态极佳。新泽西号上布满了新安装的用于电子对抗的天线,新的武器装备则包括了32枚战斧导弹和16枚鱼叉反舰导弹。剖视图则清楚显示交替布局的锅炉舱和轮机舱,这一设计将让依阿华级战列舰拥有更好的防鱼雷打击能力。

尽管新泽西号以一艘可以发射核导弹的战列舰的面目重新出山,但她原来的主要武器,也就是9门16英寸(406毫米)口径/50倍径火炮仍然得到保留以保障其对水面和地面目标的攻击能力。实践证明这些炮弹的威力和精准度成为这些战舰打击敌人的利器,正如之前在太平洋岛屿、日本、朝鲜甚至越南战场上所展示的那样,它们的火力投送对美国海军陆战队来说至关重要。

1、停泊灯

2、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的盘锥形网状天线

3、16英寸(406毫米)口径/50倍径火炮一号炮塔

4、左侧的16英寸(406毫米)口径/50倍径火炮舱室

5、炮塔军官站和测距仪

6、16英寸(406毫米)口径/50倍径火炮二号炮塔

7、36英尺(约11米)伸缩天线

8、封闭式舰桥

9、装甲指挥塔-3号弹着点观察位

10、二级火炮前导引器

11、Mark 25型雷达

12、ULQ-6型和AN/SLQ-32(V)型“电子对抗措施”系统天线的支撑结构

13、主炮导引器及Mark 13型雷达-1号弹着点观察位

14、SPS-49型天线

15、Subroc反潜火箭发射器

16、20毫米口径Phalanx加特林炮

17、烟囱风道

18、船尾主炮导引器及Mark 25型雷达-2号弹着点观察位

19、船尾二级火炮导引器

20、16英寸(406毫米)口径/50倍径火炮三号炮塔

21、15英尺(约4.6米)伸缩天线

22、直升机停机坪

23、直升机吊车

24、环直升机停机坪安全网

25、40英尺(约12.2米)小艇投放导轨

26、3座5英寸(127毫米)口径/38倍径二级火炮炮塔

27、8号锅炉舱

28、3号轮机舱和涡轮增加发动机的发电机

29、6号锅炉舱

30、2号轮机舱

31、海图室

32、战斧导弹控制室

33、炮塔电子甲板

34、炮弹升降机

35、炮弹甲板

36、火药处理室

C:1984年4月重新投入使用的依阿华号战列舰

在首次服役41年之后,依阿华号战列舰拆掉了她的40毫米和20毫米口径防空炮。舰桥通体采用全封闭式设计,前烟囱上方则是一座三脚架式前桅杆来为SPS-67型水面搜索雷达和相关天线提供安装平台。航空控制舰桥已经扩大到可以容纳SLQ-32(V) 3型电子干扰系统以及一台用于定位敌方飞机和导弹的雷达。后烟囱上方安装的球形罩内包含了“先锋”无人机的控制天线。

扇形船尾处的飞机弹射器以及翠鸟水上飞机已经被直升机平台取代。俯视3号炮塔,位于Mark 37型导引器下方的是直升机控制站。三架直升机存放于3号炮塔后方船尾舱室中。

战舰的主要外观变化是移除了2层甲板上的4座5英寸(127毫米)口径炮塔以便腾出空间安装4座装填16枚战斧巡航导弹的装甲发射箱。另外四座战斧导弹的装甲发射箱被安装在3层甲板与尾部火控塔相邻的位置。鱼叉反舰导弹的发射装置位于舰尾烟囱附近。4座密集阵20毫米口径近防武器系统则位于5层甲板,2座紧挨着船尾烟囱,另2座位于火控塔前缘两侧。

D:1952年年初被派往朝鲜战场执行任务的威斯康辛号

本图中可以看到威斯康辛号拆除了20毫米口径防空炮,40毫米口径防空炮的数量也减少了,同时拆除的还包括了扇形尾部的飞机弹射器以及固定翼飞机。

特别重要的是雷达的变化。威斯康星号向我们展示了安装在前桅杆上的SPS-6型空中搜索雷达。一台SG-6型水面搜索雷达位于船尾SPS-6型雷达的上方。前桅杆上还可以看到用于舰对空和舰对舰通信的天线。船尾主炮的Mark 38型导引器现在装备上了Mark 13型火控雷达,它是之前Mark 8型火控雷达的升级产品。雷达和通信天线装备的完善让战舰拥有了对目标地区空袭的指挥能力以及拦截和干扰敌人的雷达和无线电传输的能力。

移除船尾的弹射器之后形成的宽阔甲板空间允许直升机的起降和存放。使用直升机可以帮助主炮和次级火炮改善视野并提高它们的射击精度。

E:火线之上

1968年9月30日,新泽西号在“非武装地带”外的火炮线上占据位置并向越共的火炮和补给阵地开火。这是16年来(从宣布朝鲜战争停战开始)新泽西号在作战中的首次开火。

新泽西号的16英寸(406毫米)口径主炮的准确性和威力在1968年10月29日下午的炮击中得到了证明。空中观测员在大约四点钟发现了距离开普梅(Cape Lay)西南大约几英里的山顶上的敌人炮兵阵地,这里一直对美国及盟军的地面部队进行骚扰。新泽西号发射了四枚16英寸口径炮弹之后,空中观测员用无线电回复说:“完美的火力覆盖……他们上来了。”两发炮弹射击过后,电台中又噼里啪啦响起了声音:“你刚刚把山削低了20英尺(约6米)。炮兵阵地已被摧毁。”

新泽西号也可以在恶劣天气下开火。1969年1月8日,当这艘离岸4英里(约6.4公里)的战列舰笼罩在浓雾中时,一名观测员定位到了一处防御地堡群。舰上的武器官无法观测到海岸线,但火控雷达锁定了一个参照点,这足够让弹着点观测员调整火炮角度进行打击。新泽西号的5英寸和16英寸口径火炮齐射最终摧毁了4处防御地堡。

F:1968年准备从越南战场离开的新泽西号

从侧视图上可以看到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的发展,其巨大的盘锥形网状天线阵列位于前甲板上。NTDS用于侦测和跟踪目标,并选择相应的武器系统与目标作战。

“电子对抗措施”(ECM)装备负责对抗在越南海域可能遭遇的任何导弹威胁。ECM的天线被安装在空中控制平台外侧增建的围板支架上,它们用来探测目标和干扰导弹上的目标采集雷达。战列舰两座烟囱之间安装的Zuni发射装置用来发射箔条向来袭导弹制造诱饵和假目标。

40毫米口径防空炮已经被拆除,两座烟囱之间的四座炮架也被拆除用以安装Zuni发射装置。前方一层甲板上的两座40毫米口径防空炮则被改装成了游泳池。直升机停机坪位于船尾。战列舰上使用的主直升机是一架休伊直升机,同时还使用了无人机执行侦察任务。

雷达系统经过了改进,前桅杆上安装了一台SPS-10型水面搜索雷达。SPS-8型雷达被从主桅杆上移除为额外的通信天线腾出空间。

G:沙漠风暴行动


当密苏里号战列舰向距离超过330英里(约530公里)的巴格达目标发射战斧导弹时,她便已经获得航空母舰在火力覆盖范围上曾对战列舰具有的压倒性优势——自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战以来一直如此,而珊瑚海海战是双方军舰在无法彼此看到对方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一次海战,他们摧毁对方的武器不再是火炮而是飞机。


除了摧毁巴格达城内外的目标,密苏里号还使用舰上的火炮打击了陆基火炮无法摧毁的强化地面目标。依阿华级战列舰上的9门的16英寸口径主炮的齐射威力就相当于183门155毫米火炮(如果能把这么多武器同时运上岸的话)齐射的轰击效力。在沿海地区,一名高级军官曾描述说:“在战列舰大炮的射击弧线内——战争会消失不见!”配备重型装甲的依阿华号战列舰所面对的主要风险是反舰导弹和拥有新式隐身涂层的快速攻击艇的攻击。航空母舰虽然可以在两栖行动中为海军陆战队提供精确的武器投送,但价格急速飙升的海军飞机,比如每架成本1.92亿美元的新式F-35C战斗机会让这艘战列舰在未来的濒海战斗中凸显其经济可靠的优势。



【鱼鹰社】二战美国战列舰(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