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一种好玩的生物
个人心理学学习笔记
动机心理学基础:人在无意识中存在着追求快乐与减少痛苦的本能。
综上,人这种生物咎其一生都在为了那一点点可怜的多巴胺分泌而行动。增加快乐,减少痛苦。
先从本人了解的中国儒、道、佛三家说起。
儒家主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己到家、国、天下,影响自己,影响他人,获取世人的认同与依附,进而获得快乐,或者儒家思想中反复强调的通过自己影响他人是一种快乐。
道家主出世,“无为”万物皆随自然。这里引用苏轼的赤壁赋一段便可道明“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何乐之有?所遇皆为快乐,无牵无挂不增悲伤。(本人想信道,可惜发现牵挂无法割舍,或者出生便有着斩不断的牵挂,庄子鼓盆而歌我始终做不到。)
佛家主戒断,八戒三毒。戒除身外之物,戒除情感,平和为乐,斩因果,修心戒欲,不起涟漪。
那么三家之所言,不外乎提出一种有别于动物本能的快乐来源的概念,而此道又为世人所接受,区别于借取外物的淫邪外道。(外道之极便是《美丽新世界》里的“唆麻”,便民的奶头乐。)
综上所述,可得一条普世的快乐获取公式,认为什么可以得到快乐,去做这件事。但是在实现快乐的过程中难免会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思想碰撞。负面的交换与碰撞就会抵消快乐的产生,产出痛苦。有时人会为了未来的快乐抑制当前想要获取快乐的本能冲动,忍受痛苦的产生。但是当痛苦超出人的心理预期时,人便会放弃这一条获取快乐的途径(毒品除外,毕竟那是用物质手段强行干预人体,不经过思想。)
只要知道这一点,人便开始可以变得好玩了,给予快乐或传授快乐的方法。或者说人心便可以任由玩弄。
喜欢,幻想成为,认同,归属,亲昵,爱,所有的美好都是为了快乐而存在,为了快乐而出现,那么垄断了快乐产生的源头,便占据了高位。
贪利者给利,逐权者赋权,恋情者添情。那么当这一切都清晰明了,所要做的只不过是看透人行为话语间的隐藏的真实需求。给他们制造快乐,就可以让他们随着你想要的线走下去。
那么反过来,凌驾于他人之上,操控一切的人必须隐藏自己的需求,不被他人所左右,不借外物,不起涟漪。但是又必须吐露看似正常的需求,不然不近世间视为冷血,人会害怕,以己度人,其人非人也,不可近。什么都需要,但什么都可以舍弃,只留存一点,贯彻始终。方可凌驾于他人之上。三家之所长,修身,自然,戒欲。
时至今日,我身体里依旧有一部分是厌恶人这种生物的,以前没有能力,能想的只有自杀,或者这是抑郁症的一种吧。现在经历了这么多,我发现一点便是我是有能力操纵(指挥?命令?教育?说服?)他人的,也就是我可以不用再害怕人了。我是在其之上的,或者我学会了借势,用世界的力量对抗世界,用世人对抗个人,用人人觉得是正道的思想操纵个人,给予快乐,进而实现我的目的。我听过很多很好玩的评价与我,善良,大方,开朗,帅气,正直。这些都要多亏于另一个我,或者说我人工制造的他,心理暗示出的人工产物,在我无意识中积累一些我不屑去做的事,当我需要动用这些东西时方便我行事。而我给他提供的便是修身,自然,戒欲。这样便可忘乎自我,为世人所接受。他很可爱,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了解,可是又很懒,不愿意钻研,而我为了他能在某些地方过的开心点,又需要花时间学习某些领域的事,然后为了实现我自己的目的。
前段时间他经历了他不能接受的事情,或者说我不知道怎么劝说他,给予心理暗示的事情,导致他有些自闭了,我有段时间在想的是要不要杀死他,或者说清除一段没有用的数据,但是我嫌弃的是接触人,或者我不喜欢在我不想的时候接触人,我还是需要这样一个存在,那么我能做的只好是治好他,不过我不能接受的是他开始酗酒,那会导致我也神志不清,所以必要的戒酒就很麻烦了。不如让他玩玩游戏,这样我还有清醒的时间找找解决办法。
或者说我自始至终都不是一个好人,我只是借势的小人而已。
那么我最近的快乐源泉是刑事案件,所以应该会写白银案之后,只是刚做完眼睛,不方便用眼,要拖几天了,我讨厌近视手术,近视挺好的,身体的自然规律而已。
综上两万的第二步,做好本职工作,研究心理学,重新学习英语(淦,我讨厌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