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
步入已经被政府改造好一段时间的金鱼巷,左顾右盼,尽是些LED灯的装饰,还有镶嵌在墙上的塑料框架。老墙似乎都布满了这些,地面两侧也都是贴地灯饰,不刺眼却挺显眼;嘛,记得那些老物件倒没破损老旧到岌岌可危,却被拆掉翻新在原址搞出了一片绿化带,一片老房中间多上了个这,却连废墟都没拆完……需要吗,好看吗?每个地方都必须要绿化?怎么不直接住丛林呢?
面对这些不伦不类,我母亲倒是满怀欣喜,与她的宠物狗一起蹦蹦跳跳地撒欢,狗倒是无所谓走的路熟不熟悉真不真切,但母亲却也一点不在意,就这么往前遁入我视线范围外,陌生又熟悉的黑夜……
既然有熟悉的陌生人这种形容,面对此情此景,我也觉得可以捏造一个词来形容最恰当不过,又新又旧。
他们这代人啊,倒也不是没吃过苦,但却不喜欢离开幸福感,满足温饱,及时行乐,过度考虑思索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好处,人生不就是拥有幸福安宁便好了吗?考虑这些之外的不就是折腾自身吗?
无智即福,这是前行者打退堂鼓的话,为什么到他们这便是真理了呢,不理解也不可能认同。
走进一栋房屋里,看着走廊左右的墙体,一边是熟悉感觉的老家伙,一边是与它类同的容光焕发的新人,这差异感使我心境进一步撕裂,旅人到底是来看什么东西的?我不清楚,也不想清楚。房檐上也贴了一条条的霓虹灯,设计感年代感十足的围墙中间有一道数字按键闪闪发光的密码门,有道墙上居然还有对这些“文物”的介绍?物质充裕便有时间折腾这些了吗,我们原住民都不清楚,像是凭空捏造一样……其实吧,听说我住的这条巷也要加盖点什么,如果也要这样的话,嘶……我知道,我这种“老顽固”应该离开这屋子了,我清楚这愤世嫉俗样,我母亲是一点都不会喜欢的,按她冷嘲热讽的说,我是不应该生存在这个时代的人呢……
只要是正常人,都不可能好好生存在当今吧……
要准备回去了,我母亲照例问我要吃些什么,她一贯都是明面上给我买,实际却是自己一厢情愿买了她自己的口味,不过我也习惯了。
“嗯……能在这买到你们年代的吃食吗?”
“能啊,肯定能啊,这里不多着呢,想要吃什么?”
“难道你相信已经成了旅游景点的地方的当地特色会有什么纯正味道,那不就是大众脸的交际花吗?可有魂所在?”
“又来了,出个门磨磨唧唧,到这边又唧唧歪歪,搞得文绉绉跟在显摆啥似的,抨击这抨击那,不高兴回家算了!”
……她就这么大踏步拉着那只狗离开了。
无奈,我也只能跟了上去,离去前,却又不自禁抬眼仰望,看着这位被东亚邪术覆盖的和蔼古朴老人家,如今她成了招摇童骗,滥用资源的工具,那些来往人能感受到她原本慈祥的面貌吗?全是娱乐事物罢了。我笑笑,看向脚下正常不会带光的石板路,又看向周围突兀显眼的那些铁杆支起,卖着当地特产的一顶顶小摊,我也就怀揣这些,离开这不属于任何时代,想抬手言语却又无可奈何放下的异空间。
(有出入,不必在意,我个人添置的内容虽不是同一地的事,但的确是真实发生的)
这次也是想发动态但字数又一次超了……算了,感受能有机会写出来成文成篇已经很好了,否则我都在日复一日的过程中忘却得一干二净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