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优质发展中的特色品牌创建问题
专题六

基础教育学校特色品牌的认识
烙印
品牌(多因素性)
服务(服务社会 服务个人)
概念意识要很强,内涵和外延 做事清楚
文化:是人创造的东西,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都是文化
自然不属于文化遗传,文化是人造的
学校文化:场所 组织 机构
校园文化是,班级文化是空间文化。
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价值文化的表现)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品牌:包含文化,文化是内涵和灵魂
影响力,最终来自于价值观(文化)
学校品牌不等同于学校文化,但是一定是要有文化
特色:与众不同的东西,学校特色打造好更有助于学校品牌的创建,品牌有特色
品牌,受众的认可,赞誉,才能成为品牌
品牌需要宣传 推广,让更多的受众认可,认同感 美誉度
高级化 系统化
教育品牌 和 非教育品牌 办学体制改革背景下 1999年-2000年,基础教育,公参民学校 中小学公办学校的品牌,办中小学(附属),民办 学校品牌扩张,品牌办学
公司经营的策略 教育:增加优质教育资源
公参民学校:两年过渡,转成公有,或者纯民办
满编缺人:编制被民办学校占用,临聘老师
缺乏硬标准,企业主要是硬标准+硬技术(差别不大),效果有保证 学生不是产品
学校:招生 招老 招商,品牌的作用不要放大
标签化 表面化 过度化 短期化
标签化:形式主义
表面化:课程现代化才是最重要的,不是设备
过度化:
短期化:校长负责制;立竿见影的;城市建设;灯+路 急功近利
质量+文化+形象建设
基础教育学校特色品牌的建设 了解发展演变的过程 衍变
建设误区:标签化 表面化 过度化 短期化 忽视品牌建设主体
以衡水为例,概念界定 特色学校 特色品牌学校
85年体制改革文件,93年改革发展纲要。要求学校办出特色
学界才开始关注,话题不是新问题,但是你们可以联系新的背景(乡村振兴)
90年代末,品牌办学 品牌学校 学校品牌
特色办学,针对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问题。(教育僵化 教育集中 大一统 缺乏活力),提出特色办学,下放自主权,百花齐放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给品牌创建提供空间(所以 特色办学 品牌创建 延续到现在)
联系高质量发展 优质均衡 新的探索空间
补充:严谨 准确 客观 来龙去脉 产生背景 发展历程
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 大学教育 基础教育 品牌 特色:
根本目的是什么?
面向就业特征,
大学特色人才,毕业生市场就业率
国民素质,打基础,阶段性教育,过程性教育,分流 ,分流
误区偏离了根本目的
特色办学:项目;整体(特色就是你有优势;整体是办学理念的,整体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国家意志 ,民族素质
办特色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
标准:
1 育人性。育人为首要目的,不是荣誉,不是功利的角度
2 参与性,大部分参与从中受益
3 时间性,要有积累,不能换校长就提一个特色,需要时间积累的
学校特色,品牌创建的提法和实践
不赞同:认识上的误区,实践上的错误当成依据(逻辑推理)
同意:立论 论据
乡村学校特色品牌创建设想——能为与何为 为何???
能为
耕读教育+农林院校
乡村振兴提供大背景:怎么振兴?教育振兴? 但是我想问下政策
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何为 怎么做
内生发展;外部宣传 合作;特色精神文化打造 不够具体。
小班额;农耕经验和资源
&&&&&&&&&&&&&&&&&&&&&&&&&&&&&&&&&&&&&&&&&&&&&&&&&&&&&&&&&&&&&&&&&&&&&&&&&&&&&&&&&&&&&&&&&&&&&&&&&&&&&&&&&&&&&&&&&&&&&&&&&&&&&&&&&&&&&
一 如何界定特色品牌学校
独特性 优势性(价值)
品牌:
代表品质和质量(品牌和质量联系起来)
认同度 影响力
宣传 推广 让消费者广泛认同和接纳
品牌学校:
品牌:定语
专门育人机构
学校品牌
主体是品牌
项目 代表高水平 高质量
广泛认知度
二 如何确定特色学校品牌名称(手段,目的是提高学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http://www.nhedu.net/wjyhxx/xx_1439/201810/t20181017_180213.html
http://jyj.gz.gov.cn/yw/qjyjdt/hdqjyj/content/post_6952590.html


五、如何确定特色品牌学校创建的主要措施
理念
师资队伍
课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
课程 —— 教学
科研(相比规范学校,更多新问题)
校园环境,物质环境(标语 口号 雕像)
推广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