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五星物语设定

2019-11-28 23:48 作者:金色三倍速  | 我要投稿

操纵

抛开黄金骑士(KOG)及命运三女神之类特例不谈,MH这种本质是人造生物的机体需要相当于大脑-神经-身体的骑士(Headdliner)-Fatima-MH三级框架齐备方能正常运转。双重驾驶舱的设计自不必说,在遇到新环境时还要手动载入对应程序来确保适应,是非常讲究精密性的兵器。

骑士是经由基因工程和魔导力强化而制造出的战斗专家,Fatima在性质上也堪称外形华丽的有机电脑;在分工方面通常是由骑士来发布机体指令,Fatima则负责传达执行和处理电子战等次要任务。在操作过程中骑士与Fatima搭档的配合关系胜负,因此经验更丰富的Fatima也具备更高的战略价值。

速度

虽然动画中看起来像是有重量感而缺乏速度感的迟钝巨人,但MH的战斗节奏绝对不慢。这个结论有多方面的佐证,最突出的就是MH可以耗费大量能量进行远距离光粒子传送,直接瞬移到对方面前进行突袭——坐拥裘诺安和可罗索两张王牌的寇拉斯三世便是栽在这个阴招上。再者,骑士和Fatima的身手都堪比特摄片主角,极限跑速可达上百公里;要将他们的动作进行捕捉还原,机体本身不可能过于愚钝。此外,KOG原型机欧杰在战斗中展示其自动防御敌机流弹的可动护盾时,同页台词中提到“如今由于MH的回避力过高而被弃用”。要知道MH的射击武器轻则超音速重则直接就是激光,按照这条设定反推回去的话,《钢之守护神》中捏他MH的华丽金属级背景里所描述的“亚光速战斗”恐怕并非空穴来风。

顺带一提,虽然有裘诺安和高速幻象之类能够单体飞行的高性能特机存在,但其能量消耗往往剧烈到会影响机的整体性能。真正能够做到边满天乱飞边空战无双的,目前看来只有昙花一现的机神净皇·焰星绯帝,而它毕竟是超帝国的失落技术产物。

吨位

从设定集给出的数据来看,星团的量产MH通常取150吨及以上为重型,135吨左右为中型,120吨上下为轻型。其他性能差距不大的前提下,吨位越重则速度越慢,但反过来说往往就有更多能够提高生存性的装甲和武器。

以魔导大战为例,三代黑骑士领队进攻的哈斯哈骑士团所装备的机体是号称星团三大MH之一的A-Toll。全重156吨的体格毫无疑问是重型机,除开本体装甲还在肩部设置有两面自动防御的可动盾牌,与双手组成了所谓的四臂结构。这样一来,在以近距离战为主的MH战中,吨位较小的机体若是与A-Toll硬碰硬地相互打铁会承受更大压力。因此,向来狂妄自大的黑骑士狄克斯在指挥时才要额外强调注意攻击时的后坐力和机体关节压力,肢体被打崩的话可不像章回小说那样光是虎口迸裂就能完事了。

出力

前面说了星团有三大MH的称号,哈斯哈的A-Toll凭借上百台的生产量,易于操作的亲和力和足以支撑重型机身板的强劲出力坐稳了其中一个席位。而库伯鲁坎法国的破裂人偶(Bang Doll)总数量不过17台,也得以被各国公认为三大MH之一;此等名誉毫无疑问是由其强悍的单机性能得来。

本机绝大多数性能不明,除开展露过的变形机能外只知道出力和AKD的王牌雷德幻象同样高,但了解这点也足以举一反三了。面对166吨的试作型阿修罗宫殿以其副腕“龙爪”使出的隐藏杀招,因肩部被抓而难以回避的破裂人偶看似败局已定;然而其以135吨的中型机身板和光粒子传送后不足25%的能量,硬是转体甩飞了重型机对手,这种其他机体难以做到的以力破巧正是光粒子引擎输出的直观体现。当然,这个强劲的能量源既满足了能源剑等武装的剧烈消耗,也迫使机体需要近乎神经质的纤细操控才能驾驭,是一体两面的特性。

再进一步,后来打遍星团的雷德幻象之所以能发挥出灭国级的性能,其基础之一就是鹤立鸡群的出力。这个要点在裘诺安改造过程中展现得更加明显,同一台MH使用出力差距明显的新旧引擎时是完全不同的反应。此外,无论何种MH,搭载的光粒子引擎在原理上都已经是半永久式动力源。

副武器

MH的战斗以肉搏为主,但不意味着它们没有远距离攻击的能力。180毫米榴弹炮、30毫米激光炮和空中引爆的S机雷都可以迅速清扫数量较多的小型目标,必要时也能通过干扰弹和烟幕来掩护自己;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Fatima的计算性能和骑士的操作技巧,号称10公里范围内对常规目标都是弹无虚发。多联装激光武器和高性能火控的普遍统合,也间接使得实弹武器对MH的威胁性大大下降。

而在MH战中,这些射击/炮击武器也不是毫无用武之地。譬如说超弩级的猎户幻象直接以眼部同轴激光炮打穿了一般MH,而在激烈搏斗后遭受战损的MH装甲也必然会出现可以利用的破口。说到这里,肯定会有疑问指向威力巨大的破坏炮为何没有批发。除小型化的技术难度外,考虑到星团本身的资源问题,以MH为中心展开的战斗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至于大家为什么没有造几百台口红幻象端着激光炮对轰,就理解为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怀吧。

主武器

从便于理解的角度出发,可以把MH看作是放大了十倍的步行骑士。在此基础上,其使用的主要武装也可说是放大了十倍的冷兵器。小规模战斗乃至单挑时比较常见的选择有光剑、实体剑和盾牌,根据实际需要也有追加臂刃或剪刀盾等特殊装备的实例。

这里额外提下自成一脉的机神净皇·奥津,严格意义上已经不属于Mortar Headd而是Machine Messiah了。巨大的肩部单元相当于两个一体化的可动盾牌,其内藏有类似于有线式浮游炮的光束投射枪,由骑士和Fatima的脑波遥控。手持武器方面拿着的两把兵刃与其说是剑不如说是短枪,两者结合后还能组成长握把的光束镰刀。这个独特的武装搭配使得奥津在和对手格斗时可以保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触及距离外,恩盖季SR1也的确被其打得手忙脚乱。

泛用性

我们已经看过了星团三大MH中的A-Toll和破裂人偶,作为旗骑都可说有很明显的特点。而费摩尔的赛连之所以与之相提并论,除开擅长重装突击的赛连A,还得依靠赛连系骨架本身的延展潜力,从轻型机到重型机都能演化出来。

以魔导大战中费摩尔的骑士团布阵为例,最前方的是特化驱逐的“海皇”赛连V,后面两台膀大腰圆的是特化防御力和混战的赛连E,最后方的持长枪机群是作为突破主力的赛连A。除开这三个型号外,费摩尔另有减重到中型机体格的赛连F,强化对MH运动战的赛连R,乃至与“海皇”同属皇帝骑的“日珥”赛连O,可说是能够应对各种局面的庞大系谱。

集团战

还是以魔导大战中费摩尔和梅优优的这次大规模会战为例。赛连A本身是150吨级的重型机,在中间压阵的赛连E更是接近190吨的超重型MH。前者装备的长枪在第一次冲锋完成后便可以直接卸掉前半截,以后半截的硬头锤和对面的阿修罗宫殿对打;这两个型号又针对敌方的副腕武装在肩部加装有防御光刺,因此不会被这个曾经屡试不爽的隐藏杀招压制。再加上单体战力颇为出众的“海皇”,乍看之下梅优优是处于下风的。

但是MH的大规模混战跟单挑是两码事。驾驶“海皇”的皇帝代理骑士克里斯汀在此次初阵中因为各种原因,坚持要担当先锋而不是让皇帝警护骑士的两台赛连E为其开路。而在双方第一次对冲后,又头脑发热孤军深入,非要以轻型MH去强攻对面重型MH。结果就是没威风几下就因为机体剧烈损耗而身处险境,以至于要靠费摩尔的舰队从轨道上紧急投入“日珥”才没让它大出洋相。

特机

其实漫画中出场的赛连、破裂人偶等性能不及黄金骑士的MH看似杂兵,实际上是小批量生产的高性能主力,因此其中的佼佼者担当旗骑之位并不过分。在设定集中有提到各国另有不知名的大量低配MH,那些没出场的才是真正的龙套。

虽然KOG和水龙之类破格MH是理所应当的耀眼,但这里还是想说下两个特例。其一为拥有近三倍于普通MH体格的驱逐MH猎户幻象,在没有携带破坏炮的时候可以让空载的特制骨架发挥出超乎想象的运动性;从而凭本体武装来碾压多台敌机,而无需让防御力不足的短处示人。其二为与其说是人形机体更贴近于宇宙战机的两台高速幻象,由于兼具全尺寸破坏炮和空天两用的单体飞行能力,有颠覆MH战术的理论可能。

支援

MH是强大,精密且颇为昂贵的机体,因此在维护整备乃至运输投放上都需要配套投入。那么除开星间移动所必需的宇宙舰队外,用于保证大气层内制空权的空中要塞,及回收损伤机体/救援骑士的回收型MH都是顺理成章的产物。其他常规战力,辅助人员,乃至研发保养MH和Fatima的整套产业链,会在看不见的地方左右胜利的天平。

纯文字专栏

转自百度贴吧

五星物语设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