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林则徐在新疆的丰功伟绩,自驾游新疆057

2023-05-10 08:02 作者:三叔的三天Vlog  | 我要投稿


视频在文末

中国最西北新疆自驾游的第16天,中午13点多,从伊宁望景电脑城买了移动硬盘之后,沿着解放西路一直西行,接下来要去的地方,就是位于福州路上的伊犁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是福建福州人,据说伊犁林则徐纪念馆前的福州路,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在英国用鸦片和坚船利炮侵略中国的时候,他不顾投降派的阻挠和中伤,毅然在广东主持虎门销烟,表现了抗击外来侵略者英雄气概和民族正气。然而,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林则徐抗英反成有罪,被谪戍新疆伊犁。

林则徐在新疆的3年时间,胸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爱国主义信念,不顾政治上所处的逆境,一眼看穿沙俄的侵略野心,极力筹划西北边防,积极捐办皇渠龙口工程,履堪南疆,开垦荒田,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关心边防和少数民族疾苦,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爱戴和景仰。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弘扬林则徐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1994年8月18日林则徐纪念馆正式落成,并于2008年3月向社会免费开放。

从望景电脑城到林则徐纪念馆,也就10分钟的车程,不过林则徐纪念馆前并没有停车场,所以只能把车停在路边。

因为是免费参观的,所以停好车然后在大门前登记一下就可以进入了。

从大门外就可看到院内矗立着的一座面东背西的林则徐塑像,这是由厦门大学美术系李维祀教授雕塑的,曾获得全国第二届城市雕塑作品展优秀奖。

林则徐像下的大理石底座上镌刻有 民族英雄林则徐 7个字,是伊犁已故书法家廖华渭的遗作。

进入伊犁林则徐纪念馆大门,北面是一座中西合壁的现代建筑,为纪念馆主体建筑,用作展厅。南面为中国传统建筑式样的房屋,用作办公室。

走进林则徐纪念馆内,正对着大门还是一尊林则徐的雕像,现在的纪念馆内分为六个单元,分别为优良家风 清廉爱国 虎门销烟 流放伊犁 南疆勘地和获释入关,来展示林则徐一生的丰功伟绩。

林则徐生于1785,福建福州人,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 思想家,出身于比较贫寒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对民间疾苦较为了解。

因而在他进入官场后,为民请命,为民办好事,历任东河河道总督 江苏巡抚 湖广总督 两广总督等职。

他不但以禁烟抗英的爱国壮举彪炳史册,同时还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治水名臣,林则徐近40年历官13省,从北方的海河 黄河到南方的长江 太湖 珠江等流域,再到西北的新疆,都留下了他治水的足迹。说白了,林则徐绝对算得上是清朝时期最著名的农田水利专家了。

当然,我们了解林则徐,最为典型的事迹一定就是虎门销烟。从18世纪70年代起,英国和沙俄等国对中国输入的鸦片与日俱增,到了1838年,鸦片数量高达四万箱。后来,英国垄断了对中国的鸦片贸易。

由于鸦片的大量输入,全国出现了空前的银荒危机,同时官员和军队也是腐败不堪。当时清朝不管是达官贵族还是平头百姓,吸食鸦片的人大有人在。

道光皇帝读了林则徐关于银荒兵弱的奏折,于是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庄严宣告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将收缴的两万多箱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整个虎门销烟历时23天,至1839年6月25日结束,此举规模之大震惊中外。

我们现在的世界禁毒日,也是因林则徐虎门销烟而来的。联合国1987年第42届大会通过决议,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也就是6月26日,定为 世界禁毒日。

当时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功绩,最初得到了道光皇帝可称大快人心事的充分肯定。后又亲笔书写 福 寿 二字赐予林则徐,以示嘉奖。

不过就在虎门销烟一年之后,英国人彻底急了眼,1840年6月,英军派舰队封锁珠江口,进攻广州。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近代史由此开端。不过,林则徐在广州的布防严密,英军的进攻并未得逞。

英军见广州攻不下,后攻占定海,继而直抵天津,威胁北京。道光皇帝惊慌失措,急令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琦善声称英国所不满的只是林则徐一人,只要清廷惩治林则徐,所有问题都可解决。

其实 琦善与林则徐素有过节,早在鸦片战争爆发前20年的嘉庆时期,黄河南岸河堤决口,琦善时任河南巡抚,处置不当,引发大水灾。而林则徐当时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他调查了河南大水灾的原因后,不顾琦善皇亲国戚的背景,毅然上奏抨击琦善无能。20年来琦善一直对林则徐恨得牙痒痒。

这次琦善借机陷害林则徐,其间,林则徐两次上奏,大胆陈述禁烟抗英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道光皇帝指责林则徐简直是一派胡言,并下旨,双双革掉林则徐和他的禁烟战友邓廷桢之职。

1841年5月1日,林则徐又接到圣旨 降为四品卿衔,速赴浙江镇海。当时林则徐的故友两江总督裕谦,向道光皇帝要求让林则徐负责浙东防务,林则徐大力仿制西洋炮船及西式武器。

其实林则徐在广州被免职后,琦善也没有好下场,他与英军作战屡战屡败,甚至还擅自割让香港给英国,道光得知后大怒,将琦善 革职锁拿 查抄家产 发配充军。

不久,接替琦善的靖逆将军奕山,在广州率军与英军作战中也打了败仗。为了开脱罪责,他竟造谣说,英方是愿意议和的,他们恨之入骨的只有林则徐一人。言外之意,就是必须再次惩办林则徐,英方才能罢兵议和。

道光皇帝此时求和心切,便把广州战败的责任再次归罪于林则徐,说他在广州任职时没有积极筹划防务,以致英军发起进攻后,奕山招架不住。

这里多说两句,奕山是道光的亲侄子,在广州战败后谎话连篇,声称取得了了大捷,后道光皇帝得知真相后,将奕山调去新疆当了伊犁将军,后来又调到东北担任黑龙江将军,在黑龙江奕山擅自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把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了俄国。

1841年6月28日,道光皇帝将广东营务废弛之过责怪于林则徐,下旨 革去四品卿衔,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身不由己的林则徐,典卖旧居,自筹路费,于1841年7月14日,从浙江镇海携家眷启程。

在江苏镇江,林则徐遇到了好友魏源,把自己主持翻译的《四洲志》书稿交与魏源,后由魏源整理并出版了《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41年8月19日,刚刚走到仪征的林则徐,接到道光皇帝的谕旨,要他推迟前往伊犁,先去河南开封治理水患以效力赎罪。

原来,1841年8月2日,河南段黄河决堤,开封祥符以下,黄河水一泻千里。淹没了河南 安徽所辖六府二十余县,开封城被洪水围困。

当地官员惊骇万状束手无策,道光皇帝急命军机大臣王鼎赶赴河南治水。王鼎是林则徐的至交,他乘机向道光皇帝提出,林则徐做过东河河道总督,是治水高手,可以让他到河南协助完成抢堵决口的任务。

林则徐接到谕旨后,立即劝说家眷返回南京暂住,自己则星夜急赴祥符。因为林则徐曾任河南官员,所以河南士绅非常欢迎他的到来。

在祥符的治水现场,黄河堵口工程艰巨,林则徐献计献策,朝夕驻坝,亲力亲为,最终在1842年3月19日,经历了7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完成了黄河堵口工程。

不过就在祥符治水期间,1841年10月10日,林则徐得知两江总督裕谦与英军战争中殉国,他对自己全无作为而叹息。同时林则徐在治水期间积劳成疾,肉体和精神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当然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治水成功之后,道光皇帝并没有对林则徐有所赦免,谕旨 现在东河合龙在即,林则徐著仍遵前旨,即行起解,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而就在林则徐离开祥符后不久,他又得到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王鼎回京覆命,向道光皇帝力荐林则徐,道光皇帝终不纳王鼎之议,王鼎气极,回家自缢,向道光皇帝尸谏。面对王鼎为己而亡,林则徐悲恸难抑。

1842年5月中旬,由于河上积劳,感受时瘟,顿成疟疾,再加上连续失去两位好友,林则徐在抵达西安时卧病不起。在西安养病两个月后,林则徐的病情稍有好转,后又赶上雨势连绵,咸阳水涨。

直到1842年8月11日,林则徐才与妻女和长子告别,带上两个儿子从西安再一次登上戍途,随行大车七辆,载书二十箧。在与家人告别时,林则徐赋诗写下了千古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朝时期,新疆伊犁被朝廷列为流放场所之一。这里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犯人到了这里,往往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那时的交通全部靠走,加上新疆地域辽阔,在经历了4个月的长途跋涉,1842年12月10日,林则徐在两个儿子林聪彝和林拱枢的陪伴下终于到达了伊犁惠远城。

初到伊犁时,林则徐由于 衰龄病骨 风雪长征,以及当地 栗烈寒威 的天气,咳嗽颇多,鼻红又复常发,夜间多不能寐,身体十分虚弱。

但这还不是最痛苦的,在伊犁,林则徐在精神上感到最不愉快的事情是失去与家人 亲友通信的自由。作为一个充军到边塞的官员,林则徐的言行都要受到严密监视,连来往信件也要被拆封检查,甚至被退回。

为了能够保持与家人和亲友的正常通信,了解国家大事和海防情况,林则徐得到了伊犁将军布彦泰的大力帮助,可以借用官方信封将林则徐的书信寄送关内。此外,布彦泰还让林则徐借阅只准在职官员阅读的一种叫做《京报》的内部资料,偶尔也能同将军、参赞等官员讨论时事。

伊犁将军布彦泰一向敬重林则徐,他得知林则徐将抵达伊犁边界时,曾两次派遣兵丁前去迎接,林则徐都为此感叹 此举前所未有也。

不仅如此,布彦泰还破例委以林则徐实务,执掌粮饷和办理屯垦水利相关事宜。要知道,军饷和粮秣是伊犁驻军镇守边疆的重要依托。

初到新疆,林则徐认真研究当地的历史地理沿革,他不仅早早预见了沙俄对外侵略的勃勃野心,同时也目睹了当时伊犁的荒凉景象,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认真考察社情民意,通过阅读大量档案、文献资料,尤其特别关注屯田事务。

新疆屯田始于汉代,发展于唐代,成熟于清代。乾隆皇帝统一新疆后,主要在伊犁和北疆以及南疆阿克苏等地兴办屯田,有兵屯 回屯 遣(遣犯)屯和民屯。不过道光年间,屯田一度停顿。

屯田是加强边防的重要经济力量,有利于边境军队建设,对外以御敌,对内以巩固统治。

林则徐仔细研究过后,建议将垦地分给当地少数民族耕种,起初道光皇帝并不同意,后林则徐又向伊犁将军布彦泰再次力陈申诉,终使道光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

与此同时,他还改屯兵为操防,也就是把原来的屯兵制改为操防制,使边防驻军既从事耕种土地,又进行军事训练,做到屯田与边备结合 兵与民结合,这些措施不仅可以造福人民,同时又可以巩固西北边防,尤其对抵抗沙俄侵略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过要屯田开垦荒地,首先要有灌溉水源。如今在伊犁河北岸有一条大渠,从东向西穿越伊宁县 伊宁市到达霍城县,全长200多公里,灌溉着千顷良田。这条大渠就是历史悠久的曾经林则徐主持修建的大皇渠,当年,人们又称这条渠为林公渠。

从1843年秋天开始,在伊犁将军布彦泰的支持下,林则徐以他衰老的病躯,不辞劳苦,开始开垦惠远城东的阿齐乌苏废地。阿齐乌苏废地,原来是八旗兵屯田的地方,后因水源不足而废弃。

重垦阿齐乌苏废地,必须开挖渠道,引水灌溉,经过详细勘测,林则徐确定要引伊犁河上游支流喀什河之水。

此工程规模巨大,花费甚多。在清廷没有经费投入的情况下,林则徐主动向布彦泰提出分段承修出资认捐阿齐乌苏垦地的要求,当地官绅纷纷捐资,林则徐则带头捐修了最重要 最困难的引喀什河水的龙口工程,龙口工程有六里多长,这是整个引水工程的关键部分。林则徐带病督修,历时5个月动用20万兵丁民夫,终于完成了工程量最大的龙口工程。

到1844年11月,林则徐带领当地各族百姓开垦了大量荒地,在阿齐乌苏地区垦荒33万亩,阿勒卜斯地区垦荒16万亩,同时安置回户571户,安置汉族民户500户。

当时,清代伊犁开屯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200多公里长的阿奇乌苏渠,也被称为皇渠,今称伊犁人民渠,为纪念林则徐,也被称为林公渠。

伊犁垦田在林则徐的带领下取得巨大成功,伊犁将军布彦泰也因而被加封太子太保衔。

布彦泰在林则徐的垦地成功后,给道光皇帝写了一个奏折说,林则徐到伊犁后,劳绩可嘉,是一位好官,平生所见之人,再也没有比林则徐更好的了,如此有用之才,废置边塞,实在可惜,要求对他既往不咎,重新起用。

但由于投降派从中作梗,道光皇帝并没有采纳布彦泰的建议,鉴于林则徐捐办阿齐乌苏荒地尚为妥协,处置比较得法。

道光于1844年12月8日,经军机处传旨,谕林则徐前赴回疆各城查勘地亩。言外之意,是命令林则徐到南疆继续开垦荒地,1845年1月10日,林则徐毫不犹豫地走上了勘垦南疆的漫漫长路。

在新疆天山以北称为北疆,以南则是南疆。这趟南疆勘垦之路,年老多病的林则徐携带粮食 帐篷,不辞辛苦 风餐露宿走得异常艰辛。

白天迎风冲寒 走马引绳 丈量土地,夜晚卧宿毡庐之中,聆听四野风沙的呼啸。沿途未见炊烟,仅以冷饼两三枚便度一日,遇有桑椹瓜果成熟,即取以充饥。其衣服褴褛者多,无论寒暑,率皆赤足奔走。

可见因为没有良田,南疆百姓生活也是异常艰辛。在半年的时间里,林则徐先后勘查了库车 乌什 阿克苏 和阗(今和田)叶尔羌(今莎车) 英吉沙尔 喀什噶尔和喀喇沙尔(今焉耆)等地,用林则徐的话说,此次查勘荒地,周历回部八城,往来约二万里。

1845年9月23日,林则徐奉旨返回吐鲁番,查勘托克逊的伊拉里克荒地。11月,他又来到哈密,至离城二百二十里之塔尔纳沁,继续查勘。

在整个查勘荒地的过程中,林则徐严格要求,到一城,查一城,将实情呈报将军核奏,绝不敢稍有成见,亦绝不能粉饰迎合。后经实地查勘,南疆开垦荒地总数为58.6万余亩。加上东疆吐鲁番 哈密的荒地13.5万余亩。

在查勘各城荒地的时候,林则徐主要办理四件事,一是与各族官民协商,听取意见,调查官民开垦荒地的意愿和可行性;二是实地查勘,“逐段丈量”可开垦荒地的具体数量三是调查可开垦荒地周边的水利情况,以及通过修建水利设施改善荒地开垦条件;四是根据荒地周边民情,确认荒地的屯垦性质,是回田,还是民田,分别提出将荒地全部给回、民回兼顾和全部招民的三种设想。

在吐鲁番的时候,林则徐优化坎儿井,大力兴修推广水利灌溉工程,同时他还将纺车和织布技术引入过来,当地群众把坎儿井称作林公井,把他推广的纺车称为林公车。

在哈密,林则徐积极处理了哈密王扎萨克郡王伯锡尔侵占民田鱼肉百姓的事件。

当时的哈密王不仅祖辈,深得康熙帝以来历代皇帝的宠信,而且他本人也多次得到道光皇帝的嘉奖。不过林则徐最终使得伯锡尔郡王退出所霸田地万余亩,招民耕种。哈密群众高声称颂:“林公活我。”

但期绣陇成千顷,敢惮锋车历八城,西域遍行三万里,斯游我亦浪称雄。这些诗句,如实地记述了林则徐在新疆经历八城,足行三万里勘办屯田的壮举。

由于林则徐的查勘开垦,使新疆的大漠广野,都变成肥沃良田,农户炊烟相望,田野耕作皆满,合兵农为一体,每年为国家省经费无数,回民的生计亦由此而充裕。

1845年10月28日,林则徐接到谕旨林则徐自饬派查勘以来,自备斧资,效力奔驰,将近一载,著有微劳。著饬令回京,加恩以四、五品京堂候补。随后林则徐上书客将哈密地亩查勘事竣,遵旨起身回京。

1845年12月2日,林则徐再次奉旨著加赏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一周之后12月9日,林则徐从哈密动身入关,结束了三年的戍守生涯。

林则徐在新疆的三年里,除了勘垦荒地兴修水利,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之外,还有一项更加突出的贡献,那就是敏锐地觉察到了来自沙俄的侵略隐患。

林则徐刚到达伊犁的时候,沙俄侵略吉尔吉斯,并出兵越过巴尔喀什湖,推进到中国境内伊犁河流域,这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并大声疾呼,未来新疆的安全威胁来自俄国,提醒人们要防止沙俄的入侵。

在道光皇帝准备裁撤伊犁镇总兵,加强天津的军事力量时,林则徐 邓廷桢等连日商议,积极协助伊犁将军布彦泰上奏,使道光皇帝改变初衷,最终裁撤了西安镇总兵,伊犁镇总兵建置得以保留。

林则徐对于西北的边防是非常有远见的,余观俄国势力强大,多规画布置,志实不小。英夷由海道犯中国实难,但善守海口,则无如我何!俄夷则包我边疆,南可由滇入,陆路相通,防不胜防,将来必有大患。并且特别着重的指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

果不其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火打劫,通过《中俄北京条约》以及后来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我国外西北7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充分印证了林则徐的预言。

1850年1月3日,林则徐在岳麓山下的湘江边的船上,与左宗棠聊了一个通宵,期间,林则徐明确对左宗棠强调,我国最主要敌人是沙俄。

自康熙朝,我国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之后,沙俄并吞我国领土之心一直没有停过。如今,胃口越来越大。我想,如果中国再逢变乱,沙俄必张口吞噬我国土地。

朝廷内有许多鼠目寸光之辈,常说新疆乃不毛之地,殊不知此皆为无能举动之后的情况。新疆地广人稀 土地肥沃之地也不少。例如南疆八城如果兴修水利 广种稻田,其富饶程度绝对不会输于东南。

左宗棠万万没有想到,此一见既是第一次又是最后一次。就在林则徐回到福建后没有多久,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奉旨前去广西平叛的路上,不幸于广东潮州普宁县行馆病逝,享年66岁。

20余年后,左宗棠亲自率兵出关,击败了阿古柏势力,后又从沙俄手中收复了新疆伊犁。当年林则徐绘制的很多翔实的新疆边防地图,为左宗棠收复新疆帮了大忙。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北京天文台1996年6月7日发现的小行星(国际永久编号7145)命名为林则徐星。

最后,林则徐留给世人的还有一句名句,那就是,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大概不到1小时,我们大致转完了林则徐纪念馆,这次小朋友们对林则徐也算是有了一个全面彻底的了解。

此时还不到下午14点,接下来小朋友们要求去伊犁河玩,那伊犁河边又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呢?咱们下期继续吧。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林则徐在新疆的丰功伟绩,自驾游新疆05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