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第300台“卢瑟福”支持第30发“电子号”发射第3颗StriX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6日04:38(新西兰时间9月16日08:38),搭载StriX-1合成孔径雷达卫星(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电子号”运载火箭,自新西兰玛西亚半岛1号发射场1B工位点火升空,成功将卫星送入高度563千米的近地圆轨道上。

本次任务代号“猫头鹰展翅”(The Owl Spreads Its Wings),其载荷StriX-1来自日本Synspective对地观测公司,属于该公司Synspective对地观测卫星星座(Synspective’s Earth-observation satellite constellation)的第3颗卫星,将与“电子号”火箭先后于2020年12月和2022年2月发射的前2颗卫星组网运行。Synspective星座计划发射30多颗SAR,旨在每天整理大都市中心的数据,以支持城市发展规划、建设和基础设施监测以及灾害响应。

“电子号”火箭由总部位于加州长滩(Long Beach, California)的火箭实验室公司(Rocket Lab USA, Inc)研制,为两级液体运载火箭,均采用液氧煤油推进剂。该火箭芯一级直径1.2米,配备9台海平面“卢瑟福”(Sea-level Rutherford)液氧煤油发动机,单台推力约2.15吨,峰值推力2.54吨,海平面比冲311秒;芯二级直径也是1.2米,配备1台真空“卢瑟福”(Vacuum Rutherford),单台真空推力约2.63吨,真空比冲343秒;在执行近地轨道一箭多星、中高轨任务时,还可配置“光子号”(Photon)上面级。该箭全长18米,起飞质量13吨,起飞推力190千牛 (19.4吨),起飞峰值推力达到224 千牛(约22.9吨),推重比约1.5,其近地轨道运力300千克,对应运载系数约2.3%。

本次发射是2022年度“电子号”火箭的第7次发射,也是总计第30次发射,将第150颗卫星送入轨道,也标志着第300台“卢瑟福”发动机用于“电子号”发射任务。“卢瑟福”发动机由火箭实验室设计和制造,是世界上第一台3D打印、电动泵驱动的火箭发动机。本月早些时候,火箭实验室成功对一台可重复使用的海平面“卢瑟福”进行了点火测试。这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成就,“电子号”将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型可重复使用的入轨级小型火箭。按计划,今年晚些时候火箭实验室还将进行另一次用直升机回收“电子号”火箭芯一级的尝试。
此外,在今年的计划中,火箭实验室还将第一次从弗吉尼亚州沃洛普斯岛火箭实验室2号发射场进行“电子号”火箭发射任务。
第30次发射,是“电子号”火箭的一个里程碑,该火箭已经能够在密集发射的状态下取得连续成功,并且将任务从低轨扩展到高轨,成长为一型成熟的商业火箭,而未来实现回收复用将是“电子号”火箭的新阶段!
作者:大白高国
本文为作者原创,@轻舟一号是文章唯一发表账号,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