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谢尔曼76mm炮塔:移花接木

本页上的大部分信息是Joe DeMarco提供的。注:本页上的一些信息是使用一种非正式的称为“数人头”的技巧编制的。它是基于对当时的文件和照片以及幸存的谢尔曼坦克的持续研究。由于可用的参考来源有限,这里提供的一些信息须被认为是“有根据的猜测”。
介绍——早期实验
1942年8月,就在谢尔曼坦克成功走下生产线的几个月之后,军械处开始测试在标准D50878炮塔上安装76mm炮的可能性(如下图)

它的目的是在本年末生产1000辆装备76mm坦克炮的中型坦克。最终项目因为在小炮塔里安装76mm炮明显不合适而取消。与此同时,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被统称为T20系列的新型中型坦克上。T23就是其中之一,安装有76mm火炮大炮塔,却因为种种技术问题难以解决而从未标准化。但是因为它69英寸直径的炮塔环和谢尔曼的一样,T23的76mm炮炮塔得以十分容易地适配于1943年末的谢尔曼改型。少量留存下来的T23的炮塔被赋予D82081的产品型号。这具有重大意义,因为早期的76mm谢尔曼坦克的炮塔拥有相同的产品代号,表明采用了同样的设计,并且之后76mm谢尔曼炮塔的非正式提及中都称为T23炮塔。


早期M4A1 76


1944年1月,M4A1 76成为第一种投入生产的76mm型号,首批156辆被送往英国熟悉操作。
这些坦克在坦克指挥官们中没引起太多兴趣,他们的部队为欧陆反攻训练了好几个月的75mm谢尔曼。在与德军重装甲的对抗中激发了他们对英伦岛上闲置的M4A1 76孤儿们的兴趣,布莱德利将军命令把它们装船运来法国配发给第一装甲师应对即将来临的眼镜蛇行动。其中120辆甚至平均分配给了第2第3装甲师,坦克在1944年7月末首次参加战斗。
观察早期M4A1 76上使用的D82081炮塔时,一个有趣的异常是没有炮塔尾部的换气扇。不同于谢尔曼坦克,T23设计有一套车体换气系统无需装备单独的炮塔换气设备。为使炮塔适应谢尔曼系列的规格,需要换气扇的增设。大规模生产进程需要设计师和制造者的密切联系,连同充足的时间允许制造商获得需要的零备件。匆忙投入生产时,换气扇似乎被遗漏在混乱之中。联合钢铁公司是M4A1 76生产商轧钢轿车厂的炮塔供货商。每个炮塔上都有序列号相当醒目地浇筑在每一侧,这使得出现问题时点人头变得可能。换气扇似乎在第450号时加回了炮塔上。


在上面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有换气设备和无换气设备机枪安装位置有何不同。
在内部备忘录提及到另一个由于匆忙投入生产所致的小问题,头几个月的M4A1 76生产型被发现两页式舱盖不能打开超过九十度,从而妨碍到了高射机枪的操作,并且让装填手工作时的姿势特别不舒服。按照设计舱盖可以向外开45度。制造商最终解决了问题,据称这个小毛病在战场上是可以解决的。


早期M4A3 76
克莱斯勒于1944年3月开始生产M4A3 76。1944年8月,第一批中的许多坦克同时到达了法国和意大利。


自由法国第二装甲师恰好在解放巴黎的冲刺中获得了一小批M4A3 76。它们可能是这个型号的首次投入作战。




奥尔兹莫比尔(Oldsmobile)是76mm坦克炮唯一制造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前385个单元都是这一类型。之后的所有坦克炮都受命安装炮口制退器,随后的单元都在炮管的末端螺上了一个炮口制退器。这些螺纹被项圈保护着,以便在获得炮口制退器时进行翻新。(上图右)带着保护圈的76mm炮被标为M1A1C(C,collar,项圈),从早期的M4A3(76)的照片可以看出,在1944年夏末M4A3(76)s抵达欧洲后,它们开始替换掉无螺纹的m1a1。
在许多早期克莱斯勒M4A3(76)上都出现了一个异常现象,即装填手舱盖前出现了一个被非正式地称为“额外吊环”的东西。这是克莱斯勒T23项目的一项残留。T23的特点是一个吊杆用于吊起动力包,额外的吊环用于支撑吊杆的部分索具。虽然额外的吊环不会对谢尔曼造成伤害,车组甚至喜欢挂东西上去,但是在之后的炮塔模具上还是移除了。可以确定的是,大约500个额外吊环炮塔混在了克莱斯勒前四个月的M4A3(76)生产工作里。克莱斯勒的炮塔是由美国钢铁铸造厂和大陆钢铁公司制造的,他们的铸造标志是在幸存的额外吊环炮塔上唯一可以看到的标记。


(未完)
图文译自http://the.shadock.free.fr/sherman_minutia/turret_types/76mm_turrets.html
码子不易,讨个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