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色彩:彤色



彤色是中国传统红色之一。
(1) 会意。从丹,从彡( shān)。丹,丹砂。彡,毛饰。本义:彩色装饰.
彤,丹饰也。——《说文》
诸侯彤弓。——《荀子•大略》。按:“丹漆也。”
(2) 又如:彤几(朱漆几);彤镂(涂丹漆和雕刻花纹);彤辇(朱漆宫车);彤壶(朱漆漏壶);彤庭(彤宫,彤殿,彤廷。汉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彤车(朱漆车);彤弓(朱漆弓);彤矢(朱漆箭);彤闱(朱漆宫门)
赤色
麻冕彤裳。——《书•顾命》
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又如:彤丹(朱漆);彤芝盖(朱伞);彤彤(通红貌);彤珠(烧红的铁丸)
说文解字注:(彤) 丹饰也。春秋经曰。丹桓宫楹。从丹彡。以丹拂拭而涂之。故从丹彡。彡者、毛饰画文也。饰拭古今字。彡其画也。说从彡之意。彡亦声。小徐有此三字。然则彤古音当在七部矣。今音徒冬切。
古代诗词里也可以找到端倪:
《静女》出自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娇女诗》 魏晋 作者: 左思: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宋 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其二》 宋 柳永
琪树罗三殿,金龙抱九关。上清真籍总群仙。朝拜五云间。昨夜紫微诏下。急唤天书使者。令赍瑶检降彤霞。重到汉皇家。
彤幨:亦作" 彤襜 "。赤色车帷。唐 皇甫冉《送崔使君赴寿州》诗:"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宋 王安石 《送浑州知府宋谏议》诗:"班春回绀幰,问俗卷彤襜。" 清 唐孙华 《恕堂再次前韵见赠复次韵答之》:"知君仍世自鼎贵,朱轮十乘张彤幨。"
宋 程公许《寿制使董侍郎》诗中有:间关武侯说良苦,千古大分垂彤青。
由上述资料可见,彤色常常用来形容红霞、红衣及帷帐等。与朱色、丹色相近,但应该比这两色偏红一些,色泽也偏重一些。
染此色,可以用苏木、茶叶、石榴皮三种植物染料配伍,以明矾作媒染剂,在丝绸上染色。
温度55度,染色30分钟即可。
染匠黄荣华癸卯年夏于宋庄国染馆
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随手点赞,你的每一个“点赞”,我都当成了动力!
欲学习传统天然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八月班。仅剩少数名额,欲报从速!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最好的支持就是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