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盲“滤镜”
那一年中考体检,“色盲”一词第一次涌入视野,原来我的世界多了层“滤镜”,有点不一样。
“哦,你们色盲看不看得懂红绿灯啊?”
这大概是我解答过最多的问题。
“看不清颜色还分不出上下么,国内红绿灯都是统一制式的,观察周围的车辆动向也可以判断,还有大部分色盲只是颜色认知障碍,我所认为的红绿与通常认知有一定偏差,但三个灯的颜色有所不同是可以看出来的。”
这大概是我最耐心的一次解释。
叔叔笑着摸了摸咱的脑袋。
“那你考驾照咋办?”
“只是色弱啦,可惜规则的制定者一定不是色盲,不清楚色盲的世界。”
打从一出生我就被某些规则“过滤”了。
“你上路会影响到他人的安全。”
“可我分得清红绿灯啊!”
“但‘我们’觉得你分不清。”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是十几岁少年还不知愁滋味时发出的最后呐喊。
你和“我们”不一样,你只是少数群体,我们懒得探究你究竟带着"滤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简单,安全,高效的规则制定省时,省力,还省心,这也许是所有事物发展初期的必经之路。
“色盲滤镜”让我看清了他人,也看清了自己。
我们本就生活在一个各有烟火颜色的世界。
发展,是永恒的定律。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不再带着“有色”的眼镜看待事物,规则也开始细化到红色弱,绿色弱,驾照也顺利到手。
如今总喜欢把这本有特殊意义的小本本卡在钱夹中间,每当涉及到色盲的话题我都会掏出来在他们面前晃一晃。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害不害怕?”
时代在发展,色盲眼中不一样的世界也在变化,而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摘下那副看色盲的“滤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