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基层历练作为成长的必修课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并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要条件,积极构建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让基层工作经历成为干部晋升的竞争优势。
坚持标准,把优秀干部派下去“蹲苗”成长。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严把基层干部选派政治关、能力关、身体关和廉洁关,注重老中青结合,采取组织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年轻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到基层一线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等职务,选派优秀年轻领导干部到乡镇进行轮岗锻炼,在条件艰苦、矛盾突出的地方接受磨练,在基层一线练就过硬本领,着力打造一支能攻坚克难、维护稳定、引领发展的坚强骨干力量。
强化激励,把基层干部选上来提拔重用。在干部提拔使用工作中严把基层工作经历关,各级党委定期听取组织部门关于干部结构现状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意见建议,研究部署选拔基层一线干部、加强骨干队伍建设等工作,进一步优化党政干部结构。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建立健全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选拔链,注重从农牧区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特别是在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的选用上,优先从优秀乡镇干部队伍中考虑,优先使用符合条件的本乡镇干部,进一步激发乡镇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进一步考察干部的“放大镜”、检验干部的“试金石”、识别干部的“竞技台”,对在基层一线工作中经受考验、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或交流到重要岗位,暂不具备提拔条件的纳入后备干部名单进行重点培养。
严格考核,把基层导向树起来激励前行。让基层工作经历成为干部晋升的竞争优势。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三优先”原则,即把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优先选拔进各级班子;把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工作岗位;把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优先纳入选拔领导干部工作视野。建立干部个人实绩档案,准确记录基层履职情况,作为单位个人年度考核、年终评优的重要依据,列入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选拔任用干部时,严格核查有关人选基层工作经历,切实树立起重品行、重实干、重基层、重公认的鲜明用人导向,真正把位置留给那些对基层和群众有感情、有作为、有付出的优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