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卫瓘 字伯玉

卫瓘 字伯玉

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司隶河东郡人。卫瓘出生于儒学官宦世家,高祖卫暠在汉明帝时是著名的儒士。父亲卫觊,任曹魏尚书。由于家庭的影响和父辈的熏陶,卫瓘青少年时就以“性负静有名理,明识清允”,受到邻里、亲朋的称赞。他10岁时丧父,从小便磨炼自立的能力。先世袭亡父的爵位閺乡侯。年仅二十岁就做了曹魏的尚书郎。当时魏国法度严苛,权臣专政。但卫瓘则坚持秉公办事,不亲不疏,尤其是涉及大大小小的诉讼,总是明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令人信服。十年间历任通事郎、中书郎、散骑常侍等职。公元260年(景元元年),魏元帝曹奂即位后,卫瓘官拜侍中,持节慰劳河北,后转任廷尉。
公元263年(景元四年),卫瓘在讨伐蜀汉时以监军的身份并持符节监督邓艾、钟会的军事行动,代理镇西将军军司,并统兵一千人。平蜀后,钟会与卫瓘密奏司马昭,说邓艾有反状。之后钟会以为郭太后致哀为由,将胡烈等将领、官员请至蜀国朝廷,趁机将他们软禁起来,并举兵叛乱。卫瓘作檄文宣告诸军,最终将钟会、姜维等人杀死。当时邓艾本营的将领想要追上囚车救出邓艾,迎接他回成都,卫瓘自认为和钟会一起诬陷邓艾,担心会有变故,就派遣护军田续至绵竹夜袭邓艾于三造亭,杀死邓艾父子。益州平定后,朝庭中议论要加封卫瓘,卫瓘说:“克蜀之功,这都是各位的功劳;而邓艾、钟会二将则是自取灭亡。”坚持不接受赏赐。之后任使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镇西将军的职位,不久转任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增封为菑阳侯。后又转任了征东将军、青州刺史、幽州刺史等职位。并解决了幽、并州刘务桓、拓跋力微的边患。
公元290年(永平元年),晋惠帝司马衷即位,由太傅杨骏辅政。公元291年(元康元年),杨骏被楚王司马玮矫诏诛杀,作为帝师的卫瓘与汝南王司马亮共辅朝政,录尚书事。不久,司马亮上奏建议让诸王回到籓国,与朝臣在殿上议论此事,无人敢应,只有卫瓘附和,司马玮因而记恨卫瓘。贾后也因为卫瓘正直,自己做事无法随心所欲。便以“谋图废立”的罪名,下诏给司马玮,命其免卫瓘官位。司马玮派清河王司马遐率部包围卫府,众人都怀疑诏书有假,想让卫瓘问清楚再认罪不迟,卫瓘不许,于是与子孙九人一同遇害,享年七十二岁。事后,卫瓘之女及国臣重卿们经过百般奔走、上书,卫瓘一案才得以昭雪,司马衷下诏追赠卫瓘假黄钺、兰陵郡公,追谥成公。
统帅 C-
(卫瓘持节监邓艾、钟会伐蜀,给兵千人。蜀既平,会欲发兵反。瓘作檄宣告诸军,陵旦共攻会。会率左右距战,诸将尽杀之。瓘于是部分诸将,群情肃然。)
武力 D+
(不详。)
军谋 B
(卫瓘迁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至镇,表立平州,后兼督之。於时幽、并二州皆与鲜卑接,东有乌桓,西有力微,多为边患。卫瓘遣拓跋沙漠汗归国。自沙漠汗入质,力微可汗诸子在侧者多有宠。及沙漠汗归,诸部大人共谮而杀之。既而力微疾笃,乌桓王库贤亲近用事,受卫瓘赂,欲扰动诸部,乃砺斧于庭,谓诸大人曰:“可汗恨汝曹谗杀太子,欲尽收汝曹长子杀之。”诸大人惧,皆散走。力微以忧卒,其国遂衰。)
智略 A
(卫瓘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时蜀平,钟会以瓘兵少,欲令邓艾杀瓘,因加艾罪。瓘乃夜至成都,檄艾所统诸将,称诏收艾,其余一无所问。艾诸将图欲劫艾,整仗趣瓘营。瓘轻出迎之,伪作表草,将申明艾事,诸将信之而止。后会逼瓘定议,瓘诈仆地,便似困笃。会遣所亲人及医视之,皆言不起,会由是信之,终为所诛。及惠帝之为太子,朝臣咸谓纯质,不能亲政事。瓘每欲陈启废之,而未敢发。后会宴陵云台,瓘托醉,因以手抚床曰:“此座可惜!”帝意乃悟,因谬曰:“公真大醉耶?”瓘于此不复有言。)
内政 A-
(卫瓘弱冠为魏尚书郎。时权臣专政,瓘优游其间,无所亲疏,甚为傅嘏所重,谓之甯武子。在位十年,以任职称。累迁廷尉卿。瓘明法理,每至听讼,小大以情。后任职方镇,所在皆有政绩。瓘尝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武帝善之,而卒不能改。)
魅力 B+
(卫瓘性贞静有名理,以明识清允称。咸宁时,征拜尚书令,以法御下,为政清简,甚得朝野声誉。初,瓘欲专诛会之功,遣田续斩邓艾及其子忠。杜预闻之,言于众曰:“伯玉其不免乎!身为名士,位居总帅,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正,是小人而乘君子之器,当何以堪其责乎?”及惠帝即位,贾后素怨瓘,且忌其方直,又闻瓘与楚王玮有隙,遂矫旨收瓘。瓘举门被害,竟如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