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风】江湖说书人——6 江湖连城

2021-08-01 16:08 作者:次节  | 我要投稿

       书接上文,杨同在阁楼换了一身青色长衫,将扇子手绢醒木揣入怀里,挺胸抬头,缓步从二楼走了下来。

       一楼的说书台已经搭好,一张柳木方桌铺上红布,一张普通的胡凳,还有一壶温度恰好的胖大海,外面的雨已经停了。只剩下乌云遮挡着星星与月亮,台下的座位已经坐满,来福和二狗伺候着雅座的干果茶水,朴叔倚在一旁的柜台上,抽着他的旱烟,二楼的栏杆上,也倚靠着不少没有座位的客人,这站票也只收十文。

       茶馆一二楼满满当当的全是听书的客人,这晚上是客流的高峰期,忙碌了一天的客人们,花个十文钱,听个戏,听歌书,丰富自己的夜生活,这南平镇除去妓院和戏院,也就这风雨场馆能有这一番景色。

       杨同看到这么多人并不怯场,大大方方,来到桌子前,不慌不忙的掏出手绢,醒木还有扇子,挽了挽袖子,嘴角一勾,右手拿起醒木,狠狠这么一拍,压住了下方观众嘈杂的人声。

       “是走歪路的荣华富贵,行正道的寸步难行,小人造孽长命百岁,君子克己灾厄缠身,我去西天求我佛,佛说,我也没辙!”

       “啪!”醒木拍下,配合这几句定场诗,敲进了在做看官的心里,是啊,凭什么好人这么难做,恶人就这么容易。

       雅座上面的一位书生皱了皱眉头,这几句定场诗跟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完全不同,但是又说不上来对错。只好安耐住内心的想法,听听杨同接下来怎么说。

       “我知道在座各位能人众多,或是公子阔少,或是江湖中人,有的是富商,各行各业什么人都有,我这几句定场诗自然有的认同,有的怀疑,不要着急,列为看官,您细听分说”杨同扫视了下一楼的诸位客人,单手打开了折扇,扇了扇风,上面“巧舌如簧”四个大字透出无限的气势。仿佛扇子的主人,口若悬河,纵横开阖。

       “我这故事呢,发生在很久之前,有多久呢,也记不清了,列为也不要深究,发生在哪里呢,这故事的开始发生在,在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乡下,有三间小草屋,而在这草屋之前有一晒谷场,隐居此处多年的剑术名家“铁索横江”戚长发,正看着徒弟狄云与女儿戚芳比试剑法。这时他的师兄万震山的弟子出现,原来下月十六是万震山五十岁寿辰,而且万已经练成了“连城剑法”,所以现在来请他们前去庆祝,并顺便探讨武功……”

       没错,就是连城诀,无论时武功的设定,还是里面的人性纠葛,因为贪欲破坏的家庭,师徒,正派武林的道貌岸然,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中的剧情,经过杨同的微调,让故事的节奏更适合说书,把狄云的天性淳朴,和周遭命运对他的不公深刻的对比,更加让人思考那几句定场诗的含义。

       在说到老乞丐教狄云几招唐诗剑法打败欺负狄云的万家子弟的时候,杨同抄起扇子,口若悬河,也以扇代剑,比划起他脑海中的“刺肩式”,“耳光式”,“去剑式”,神态自若,仿佛这几招剑招本就是该这么出剑一样。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招招耍的是有模有样,剑同诗意,众人听这诗词只觉得颇有神韵,想不到杨同还有这等才情。

       但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台下的书呆子已经震惊了,其他人只沉浸于故事之中,可他却从杨同这比划的几招剑招中看到了剑意的影子,

       要知道小同只是一个从未接触过武学的普通人,今天也没在他身上感受到内劲的存在,在剑法上的天分甚至比他的一些练气大成的师兄师姐还要厉害。

       而且这唐诗剑法虽然只是小同只言片语形容,却能听出是一套可攻可守,尤其是小同使出的这几个“招式”,招招奇思妙想,却又凌厉恐怖,如果配合内力,挑三五个内劲巅峰的高手应该没有问题。

       在书呆子的眼中,杨同已经是一个得到高人指点了几招剑招的幸运儿,他只想等到杨同说完书,打听一下高人的名讳,能创出这种剑招的前辈一定要认识一下。

       台上的杨同还不知道自己因为随便耍的几招剑招被书呆子当成了绝世武学。

       他正讲到了狄云因为被陷害,含冤入狱,两条铁链穿透了琵琶骨,武功尽失。

       台下的看官有的倒吸凉气,穿透琵琶骨,这狄云估计这辈子是完蛋了,神仙难救。

       有的痛骂陷害狄云的婊子,也有说疯汉是个心理变态,自己不知道犯了什么事情被用刑,还要迁怒给狄云。

       “这狄云听说喜欢的师妹已经嫁给了他人,顿时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打算上吊自尽,这时,这疯汉出手救下了狄云,这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杨同看时间差不多了,讲到了关键部分留了一个扣子,这样就不愁回头客了。

       台下的观众们意犹未尽,杨同讲故事的水平很高,寻寻渐进,引人深入,就连思考剑招的书呆子也被杨同三两句带入到了狄云的内心世界,感慨命运的不公。

       杨同喝了口水,对着台下的观众做了一揖,“列为,今天这连城诀就算正是开坑了,以后白天讲三国,晚上就讲这连城诀,感兴趣的看官可以明晚再来,各位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我杨同,风雨茶馆能有今天这个成绩,都是各位的支持,谢谢大家了”

       台下的观众叫好声,鼓掌声此起彼伏,来福和二狗借着势头,开始领赏钱。

       今天杨同说的武侠确实是好,着实吸引人,自从杨同火了之后,坊间不少人模仿杨同,说春秋,说楚汉,但是故事引人入胜,动作招式精妙的也就只有杨同一人。

       今天的杨同更是开创了武侠话本,这一个就在身边又不在身边的世界。可想而知不久后又会有一大批武侠故事涌入日常百姓的生活。但杨同和他《连城诀话本》绝对是第一个。

       听书的客人们陆陆续续回家,二楼的住客也回到自己的房间,来福和二狗也开始收拾桌椅垃圾,朴叔熬不住先去休息了,整个台下只有书呆子一个人盯着台上意气风发的杨同。

       他在来这风雨茶馆之前,也曾想过,自己是不是被杨同的巧舌如簧给迷了心智,但现在看来,也许,这一饮一啄,皆是定数,杨同这人,风雨茶馆这间客栈,这一趟也许还有意外收获……

       台上,杨同举了举手中的茶杯,看着台下若有所思的书呆子,自信一笑“子赫,赏钱就免了,你不敬我一杯?”

                                                                                                          ——未完待续


【国风】江湖说书人——6 江湖连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