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放线菌的培养与形态观察

2022-03-28 11:24 作者:生物yes  | 我要投稿

        放线菌是指能形成分枝丝状体或菌丝体的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放线菌的菌丝体由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组成;大多放线菌的菌丝体,紧贴培养基表面或深入培养基内生长,叫基内菌丝 ( 简称“基丝” ) ,基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还能向空气中生长出气生菌丝 ( 简称“气丝” ) ,并进一步分化产生孢子丝及孢子。有的放线菌只产生基丝而无气丝。 

       由于基内菌丝长入培养基,接种工具不易挑起,所以为了观察放线菌的形态特征,入们设计了插片法培养放线菌。

       在高氏1号培养基的平板上扦上灭菌盖玻片后接种,放线菌能沿着培养基与盖玻片交界处蔓延生长,而附着在盖玻片上。

        所以观察时,轻轻取出盖玻片(有菌体的一面朝下),置于干净的载玻片上,镜头放在插入盖玻片交界处直接镜检。这种方法可观察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特征,而且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期的形态。

实验方法:

插片法培养放线菌

1.制备:高氏固体培养基和灭菌。

2.倒平板:取融化并冷却至大约 50 ℃左右培养基倒平板 ,平板比正常实验平板厚些,凝固待用。

3.扦片:以无菌操作用镊子(无菌手指)将灭菌的盖玻片以大约 40-50度角扦入琼脂内 ,扦片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

 4.接种:用接种环挑取菌种在培养基与盖玻片交界处琼脂平板上划线接种。

5. 培养:将扦片平板倒置, 30-37℃培养,培养时间根据观察的目的而定,通常 3~7d 。 

6. 观察:

(1)拔出盖玻片;

(2)菌体朝下放入载玻片;

 (3)镜头置于盖玻片培养基交接处进行显微观察;

 (4)画出显微观察结果。

实验步骤:.

插片法培养放线菌

1.制备高氏1号固体培养基和灭菌。

2.倒平板:取融化并冷却至大约 50 ℃左右倒平板 ,平板比正常实验平板厚些,凝固待用。

3.扦片

用酒精擦拭工作台→取出盖玻片

无菌镊子(或无菌手指)将灭菌的盖玻片以大约 40-50度角扦入琼脂内 ,并列插入2个。

4.接种

用接种环挑取菌种
在培养基与盖玻片交界处琼脂平板上划线接种
盖上皿盖,倒置,30-37℃培养

5.观察

拔出盖玻片
菌体朝下放入载玻片
镜头放入盖玻片培养基交接处和显微观察

注意事项:

1、倒平板要厚一点。

2、注意无菌操作。

放线菌的培养与形态观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