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掉剁手 告别月光|系列02_如何存到更多的钱

第二篇专栏,继续告别月光系列。
上篇说了《小狗钱钱》里面如何赚到更多钱的方法,今天就结合自己的真实经验,来说说作为一个月光族,我是如何在一个月内扭亏为盈,还清负债,并且开始每月有固定储蓄,以及将其中一部分用来基金定投的。
其实理财和财富自由的本质,就是产生被动收入,让你的钱来生钱。
但作为一个资深月光族,不被负债压垮都不错了,所以指望手上直接就有可用于投资的钱?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告别月光的关键,就是如何让自己先拥有一笔储蓄。
从零拥有一笔储蓄的方法无非就两个:
开源:赚更多的钱
节流:存更多的钱
开源赚钱的方法昨天已经总结了,大家可以回顾一下。

今天主要说第二个方法——节流,也就是存钱。

五个从零到有的存钱工具
首先介绍《小狗钱钱》里的五个可以帮助我们从零到有存钱的实用性工具(上手快):
① 愿望清单:
首先你要有“想要变得富有”的愿望,然后找到10个你“想要变富有的理由”,也就是你的10个愿望,将它们写下来。
注:
这个愿望可以是你想要购买的东西、你想完成的旅游计划、你的追星计划等。总之写下10个你想拥有,但因为没钱,而没法拥有或没法痛快拥有的东西。
比如以下是作者举的10个例子:
一辆18档的变速自行车;
所有我想要的CD;
向往已久的漂亮运动鞋;
经常给住在200千米外的好朋友打电话,想打多久就打多久;
明年夏天参加交换学生项目去美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帮爸爸妈妈还清债务,让他们不再那么伤心;
请全家去意大利餐厅吃大餐;
帮助和我一样不太富裕的孩子;
黑色的名牌牛仔裤;
一台笔记本电脑;
在制定了10个愿望后,圈出3个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愿望,然后每天回顾这个愿望清单。
② 梦想相册
在制定了愿望清单后,再为你的愿望准备一个梦想相册,在里面搜集一些与你愿望相关的照片,而这些图片必须要能让你能够联想到愿望成真的画面(如想去加利福利亚旅游,就会想到迪士尼乐园、旧金山和好莱坞)。
每天没事儿的时候看几遍相册,想象着自己完成这些愿望时的状态。这种“视觉化”的行为可以不断刺激和提醒你不要忘记自己的目标。只有想象自己已经拥有了这些东西,你的一个小愿望才会变成一种强烈的渴望。而你想象得越多,你的渴望就越强烈,你就会开始寻找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注:
但由于现在都不怎么用传统相册了,所以我们可以换成电子版梦想相册,在手机或者电脑中新建一个文件夹,将关于梦想的图片放进去,每天浏览一下即可。
甚至还可以做一个梦想视频库/梦想收藏夹,在里面搜藏和你愿望相关并且可以刺激你的视频,每天看一看。比如我有一个愿望是看演唱会,那我就会搜集一些演唱会的现场图,和一些神仙表演,每当我观看的时候,我就会产生“啊!我要看演唱会!我要赚钱!我要存钱!”的心理。
③ 梦想储蓄罐
在列出了梦想清单后,为你的每个重点梦想准备一个储蓄罐(一般2-3个就够了,再多容易混),在上面写上你的梦想,然后把你省下的每一分钱都存进去(这个存钱的动力就要利用梦想相册了来驱动了,后面我也会介绍自己如何通过记账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消费的)。
注:
其实支付宝里的“心愿储蓄”就是电子版的梦想储蓄罐,里面的“许下心愿”其实就是梦想清单,而“更换图片”其实就是梦想相册,而设置心愿目标金额也就是储蓄罐的作用了。只是我从来没成功完成一次心愿储蓄,原因是我并不会每天打开它的界面去查看梦想相册,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会忘了,就会在刷淘宝时,被那些产品图吸引,产生即兴的渴望(购买欲),从而产生剁手行为。所以我个人觉得,梦想相册和梦想储蓄罐这东西,还是自己做比用软件靠谱,因为软件的威力还是太小。
④ 成功日记
每天拿出10分钟的时间,至少写五条你的个人成果,任何小事都可以。并且要坚持,即使在获得一部分成功后,也不要停止写成功日记。
为什么要写成功日记呢?作者的原因有三:
原因一:提升自信
作者说,我们能否挣到钱,最关键的并不是我们没有没有好点子,也不是我们有多聪明,而是我们的自信程度。
因此当我们撰写了自己的成功日记后,每当觉得有些事情不好办的时候,只要翻一番成功日记,我们就可以从过去的事情中找到证据,相信自己未来也有能力完成任何事情。
原因二:找到适合自己赚钱的方式
因为通过成功日记,我们可以发发现自己的精力究竟是集中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还是放到了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上,从而可以思考自己更适合在哪些方面赚钱。
这点我没有放到昨天的文章中的原因是,在我看来,成长日记在提升自信的作用上,远比帮我们找到适合自己赚钱方式的作用更大,所以我个人是觉得原因二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原因三:帮助我们拥有保持思考的能力
因为每当我们成功日记的时候,都会对自己,对世界,还有对成功的规律作更深入的思考,以及会越来越多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愿望。
其实成功日记也相当于我们自省的一个过程,通过思考自己今天做了那些有成就的事情?我们是如何完成它的?可以总结经验,也能知道如何与自己对话,会让自己更容易完成任务。
我之前利用备忘录写了18天的成功日记,不足是习惯养成初期,总容易当天忘写第二天补,但当天晚上或第二天其实已经记不起来昨天做了哪些有成就的事情了。但同时自己也感受到成功日记在提升自信方面的强大作用。所以在我后来决定用计划表来做每日规划和记录时,在计划表中添加了一栏“今日成就”,也就相当于我每日的成功日记了(我已通过连续一个月使用自制的计划表成功戒掉了懒癌和拖延,这个工具真的非常好用,未来我也会专门做一期我的计划表使用分享)。
⑤ 遵守72小时定律
作者最后提了一个遵循72小时定律的观点,也就是我们每当我们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必须要在72小时内完成,比如写成功日记,否则我们很有可能就咕掉不会再做了(这点我简直深有体会,不用72小时,以前的我24小时没做我就会忘的一干二净不会再做了)。
以上就是《小狗钱钱》作者关于如何攒钱的五个实用型工具,下面来说说除了工具之外,我们还需要具备的很重要的一个理财思维,也就是账户分配(资产配比)。

【资产配比】
这个思维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是帮助我告别月光的最主要原因。其实以前也知道要做账户分配,但一直觉得麻烦,而且一直觉得自己钱也没很多,还完花呗信用卡付完房租后,其实也没什么可分配的了。但在看了作者提出的这个概念后,我决定一试,便开始思考,我该如何做资产配比。
作者在书中建议的是,每当获得一笔收入,都应该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配比:
∙ 50%赚取利息
∙ 40%存入梦想基金
∙ 10%日常开销
其中,要保证总资产的10%为流动资产,以便日常应急之用。
但这个分配方法对于我来说存在一些问题,即我和书中的日常开销主要用于消费的小女孩不一样,我的日常开销还涉及房租这些每月固定的大型支出,房租+日常开销的总和是超过我收入的10%的,因此我又去学习了相关的理财课程,针对资产配比,学到了一个叫“美国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具体如下:
① 留足应急金(每月收入的10%)
这类是要花的钱,通常是3-6个月的生活费。
如果工作收入稳定,那么留3个月即可。如果工作不稳定,收入时高时低,或准备跳槽,那么就需要多留几个月,保证自己在低收入的时候,也能维持正常开销和生活。
② 保命的钱(每月收入的20%)
这笔钱主要用于意外重疾的保障,如购买保险、解决家庭突发的大开支。需要灵活度较高,专款专用。
③ 生钱的钱(收入的30%)
这笔钱就是帮我们赚钱的钱了,它的作用重在收益,用于一些股票、基金、房产等风险性较高的投资项目。
④ 升值的钱(收入的40%)
这笔钱就是用于跑赢通胀的钱,让我们的钱还值钱,不至于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钱贬值(可通过72公式计算在通货膨胀下,货币贬值一倍所需时间。即72÷3%的通货膨胀率=多少年后你的钱只值现在的一半)
当然我们要养成的是:把钱划分为这四个部分的意识。至于具体的分配比例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自身状况来进行调整。比如因为在中国以及我们还年轻,所以购买保险的钱可能占不到收入的20%等,我们可以自行调整。

【养成良好的思维和习惯】
在知道了实用的工具,和分配思维后,我们距离攒下钱就剩下临门一脚了,也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习惯包括记账习惯,也包括消费习惯。
【记账】
先说记账习惯。我说过我之前是一个记账困难户,利用记账app屡次记账屡次失败。我后来分析了原因,有以下几点(使用记账app记账的缺点):
① 分类太多太麻烦:
app里的账户设置和消费款项比较繁琐,我每次记账纠结消费时间、哪种消费行为、以及各种账户间的转账就觉得很麻烦;
② 灵活性低:
记账app属于一个记账模板,很多时候我想做的一些统计和分类它没有,而它里面有的一些分类我又不想要,但我的记账行为只能去配合软件;
③ 数据浏览不够有冲击力:
因为手机屏幕很小,所以每次看月账单或账单明细的时候,只会感悟自己好像又花了多少多少钱,但无法以一个全局观看到自己每天/每周/每月消费状况到底如何(概括来说就是不够有震撼力,让我产生停止剁手的想法)
④ 只要断更就不想继续:
总体来说还是因为手机屏太小,录入太麻烦,所以我每次使用app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断掉了一段时间之后,想重新开始记账,结果发现,不知该从何开始,以及数据量巨大,于是便产生畏难情绪,放弃补录了。
我后来在知乎上找了一些参考,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两个月的记账过程,逐渐改良迭代出一个灵活性强、数据直观的表格账单模板。这个账单模板,不仅清晰直观,而且因为简化了分类,所以每天只用花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记账任务。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会拖延,但是这个账单的好处是,就算隔了很多天,补录的过程也会很快,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能坚持下来的另一原因,所以下面我就把我的账单模板放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我的记账本设置】
首先我将我的账单划分为了四个子账户:

① 固定开支账户(更新频率低):

这个账户里主要记录自己每个月在固定项目上的开支,如房租水电、电话费、伙食费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即使不用思考,也能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每个月的固定开销是怎样的,即了解自己每月需要的最低消费金额是多少。
② 负债账户(基本不用更新):

这个账户中我把所有的负债账单全部录入(包括信用卡、花呗、白条),并且写出每个账户剩余还款金额、每月固定还款金额、余下还款金额。
因为是分期,所以每月还款金额是固定的,因此可以提前算出何时可将负债全部还清,将大任务划分为小任务,让自己对终结负债充满期待。
并且如果有新加负债,也能直接添加进去(但最好不要继续增加负债,我在开始记账之后就再也没添加新的分期项目了)。
总之这个账户是只要第一次花时间写一下,后面就不用再花时间更新的账户,偶尔忘记自己还欠多少钱看看就行。
③ 收入账户(更新频率低):

这个就很简单了,就是每个月的收入情况,有大金额收入的时候更新一下即可。在这项中,我只记录和收入相关的项目,包括工资、私活,甚至红包等额外收入,以及会在每个月末把自己这个月通过货币基金(余额宝等不会亏的基金)赚到的利息做一个整合数据(因为往往利息并不多)。这样我就能非常明确的知道我每个月的收入是多少,以及各项收入分别占比多少,就能明确知道自己的收入构成到底是怎样的状态(是只靠工资、还是工资占大头但有其他收入、还是其他收入占大比例工资占小比例),我就在盼着每月固定工资占收入的小比例那天,那样我就可以辞职了欧耶!
④ 收支表(更新频率高)
这个就是我账单最主要的部分,也就是记录我每日的资金情况(保持日更,或偶然偷懒两三天一更都ok的)。
首先收支里面我只分了三项,即:收入、支出和存款。

∙ 收入包括余额宝收入、工资收入和其他各种收入(红包啊之类的),但并不包括基金的收入(因为基金波动性太强,且短期涨幅并不具参考价值);
∙ 支出包括交通、娱乐、物业、还款、餐饮(买菜、饮料、聚餐)、购物、会员等。
并且我的消费虽然都会先用花呗付款,再在下个月整体还款,但我的支出时间还是按照购买日期计算的,并且在下个月还花呗的支出中,我会只记录我的花呗分期的金额。
例如我3月1号花呗还款2000元,其中500元是上月花呗的消费,另外1500元是过往分期偿还的金额,那么我就只会记录3月1日花呗还款1500元,因为上月的500元早就在付款的那天已经记录过了;
∙ 存款包括我会每日存到支付宝“小钱袋”里的钱,每月发工资日第二天定投基金,每周一存款蚂蚁心愿(之前因为一个活动所以设置了一个小心愿,姑且完成它吧),这种存款金额我并不会算到支出中,而是会每周、每月进行相加,用来明确自己本月共攒多少钱,以及各账户中分别攒有多少钱(总结时看到存款的金额往往会很有成就感,并且对自己的资金状况也会有更全面的了解);
然后就是每天记录自己的开销和收入了,每一笔开销,每一个明细都要写清楚,所以我现在出去购物已经养成找收银要小票的习惯了。
注:
我并未在收支表中设置转账项,因为之前也说过,记账app麻烦的一点是,我们总是将各个不同账户之间的钱转来转去,就记了很多不必要的转账信息。对于我来说,其实各个账户有多少钱并不重要,我记账的首要需求是了解我每个月的消费情况,从而进行优化与调整,因此我没有过于拘泥把每个账户里的钱时刻对上。因为我的每笔交易都记录了,资金总量是知道的,所以每个账户里有多少钱就没那么重要了,只用在每个月末把各个账户里的数字填一下,稍微做个记录意思一下就行。这就可以帮我节省更多时间与精力,让我的注意力只放在消费、支出与储蓄上。
收支分类说完之后,后面的最重点的,也就是我省下钱的主要原因,就是划分板块设置预算。
我将自己的开支总结为了三个板块,并且为每个板块的开支设置了一个金额上限,这三个板块分别是:
① 餐饮预算
这类预算就包括日常用于餐饮的开销,例如点外卖和买菜、油盐酱醋调料米面等一些列用于让自己饱腹的食材支出都属于这类,所以它本质上是属于固定开支。因此像外出聚餐这种活动我便并未划分在此账户内,因为聚餐的金额会有很大的浮动性,而且对比点外卖和买菜,一次聚餐的开销会大很多,因此如果将聚餐归类到餐饮预算中,会对我们每月残影的固定开支造成很大的误判,很难界定自己每个月到底要给自己设定多少餐饮上限。总之,这个金额的设定就是,它可以保证你每天都有得吃,饿不死。
② 零花钱预算
这个预算就很直接了,也就是你所有购买零食(包括饮料、牛奶酸奶等)、吃喝玩乐的开销都在这个预算里。其实也不用给自己设置太高,因为咱们要想攒钱,钱其实就是从这些地方省出来的。因此,每次要吃喝玩乐或者买零食饮料时,你都可以先看看自己这个月零花钱账户的余额还够不够,如果够那么想买还是可以买的!如果不够,那么就克制一点下个月再说,毕竟还有餐饮预算管你饿不死不是嘛。
③ 服饰会员购物预算
这个名字就很直接了,也就是你每月用于购买网上大件物品、各种生活必需品、以及用于开各种会员的预算。同样也是不用设置特别高,可以让自己养成每次消费之前,思考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件物品的习惯(嗯,这种就是一种良好的消费习惯,可防止冲动消费,冲动消费资深患者亲测有效),总之,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每一次的消费行为都会变得更为谨慎与深思熟虑。
这三项呢,我也会每天进行统计,将每天消费支出的金额直接在前天各个预算的剩余中相减,可以实时知道自己的预算剩余情况,并且每月一号进行清零重制。那么上个月余下来的预算呢,其实是我们节省下来的钱。如果经过一个月之后你还是很想买某件物品,并且价格没有超过上月剩余的预算金额,那么你可以将其购买作为给自己的奖励,或者在有其他不定期开销,比如给朋友发红包买礼物用。
注:
但如果购买欲望没那么强了,建议忘掉上个月剩余的钱,以及千万不要用它们去做冲动消费。毕竟那是你养成良好消费习惯的见证,等年末回首总结总的金额时,你会很有成就感,或者在年末的时候可以用这笔“攒”出来的钱去报个兴趣班、旅游之类的会很有意义和成就感。
最后就是:
每周总结一次周开销、周收入、周攒钱、周结算(收入-支出);
每月总结一次月开销、月收入、月攒钱、月结算(收入-支出);
以及各个存钱账户的资金情况,像我就是基金账户、小钱袋账户、蚂蚁心愿账户、共有储蓄金额(前者所有相加);
最后再大致总结一下每个账户月末的剩余(如微信月剩余、支付宝月剩余、银行卡月剩余)和自己的负债情况(如花呗待还总金额、信用卡待还总金额、负债总金额等),这个主要就是让自己心里有个数,所以等到每月最后一天直接填下数字意思下就行。

这个计划表我目前已经坚持用了三个月,在使用期间也是不断产生各种新的需求与想法,所以也是不断的迭代、优化与完善,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版本(但绝不会是最终的版本,还会继续迭代下去)。
总之通过这个计划表,我终于成功养成了我的记账习惯,并且它使用起来非常的快,在消费少的情况下,我每天基本三四分钟就能完成记账工作。
并且靠这个记账表,每个月对自己资产有了更明晰的了解,并且通过预算账户的设置,我在并没有降低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大大降低了生活中不必要的开销,再也没有那种“钱花了但东西没看着”的感觉。同时也方便自己进行回顾总结,以及分析哪里可以更好的改进。

【思维和习惯】
最后就是消费习惯了,毕竟工具永远都只是工具,只有在我们拥有良好的理财思维、消费意识和习惯时才能效用最大化(因为写了太多字了,最后这些我就大致总结一个列表吧):
① 拿到工资就拿出一部分存起来,先存钱,剩余部分再消费;
② 消费前提问:真的有必要吗?不要仅仅因为一件产品的外观不再时髦而新产品正在流行,就不断追逐新鲜的东西;
③ 宁愿购买一件一流产品,也不要不停地购买许多的二流产品;
④ 学会say no,各个账户专款专用,当预算金用完之后,必须要对自己的消费行为say no
⑤ 养成投入产出比的习惯,算算自己的这个消费行为到底值不值
⑥ 分析财务状况:花了多少在必要上,花了多少在需要上,又花了多少在想要上
∙ 必要:维持一个人生活的必须因素,没有这个项目你就活不下去(如5块钱的馒头咸菜);
∙ 需要:维持你基本生活水准的项目(如20块钱的盒饭);
∙ 想要:满足更高生活水准的消费项目(如500块钱的日料);
⑦ 利用“想要”设置自我奖励:
把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写下来,列个清单。按照想要的程度排序,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只要达到一个目标就可以奖励自己实现清单上的一个愿望(如读完5本书奖励耳机、读完10本书奖励画册、读完20本书奖励演唱会等);
⑧ 不要为某愿望一次性花掉所有的钱,要学会依靠利息来生活;
⑨ 不要把所有的钱用来还债:每月扣除生活费的钱一半用于储蓄,一半用于还债;
⑩ 尽可能少地偿还贷款:
因为分期付款额越高,每个月剩下的生活费就越少。
人们选择高分期付款的原因是为了尽早还清贷款,不必付利息。因此在选择分期付款数额时,会刚好在他们承受能力的上限,因此手里的钱一直很紧张。所以每当需要购置新物品时,他们只得通过再次贷款来偿付这些东西的账单。
⑪ 善于利用免息期:不要急于还花呗、信用卡,因为它们往往拥有大概一个月的免息期,相当于这段时间内我们可以免费使用银行的钱,将它们用作投资赚取利息(如余额宝等)。

至此,关于赚钱和攒钱的方法就全部介绍完了。
接下来就可以大致说一下我自己是如何在一个月内告别月光的:
首先是开源:我的方法是,在12月底我接了一个私活,增加了一笔额外收入,同时通过跟公司的沟通和交涉,我获得了20%的涨薪调整,这两项是我开源的根本方法。其次还包括学习投资理财相关知识,准备利用定投来为自己增加更多被动收入。
而节流就是通过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意识,养成了记账习惯,戒掉了自己的冲动消费和不必要支出。
好了,《告别月光》系列第二期就写完了,累死我了!

【结尾安利】
这里安利我看的理财入门教程,讲的很不错,绝对的小白向。

另外,我看的另一本书《百万富翁快车道》也非常推荐。
它和《小狗钱钱》是两本非常互补的书籍。
前者教我们如何完成基础的储蓄,以及养成基础的理财思维,而后者则告诉我们更多关于财富的本质和更深度的思维。 相比之下,《小狗钱钱》是节流,而《百万富翁快车道》是开源。
大家如果对本书感兴趣,可以观看我的戒咕日记,虽然每期视频有点冗长,但可通过开头的时间点指引,空降观看干货部分。


注:
《百万富翁快车道》这本书不应该只被当作一本财富书来阅读,而是可以当作创业指南、营销宝典来看待。
书中作者对于财富的看法、市场与用户的研究,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包括开头的那个数学公式,也是我通过阅读本书学习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告别月光族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