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解析】第09期丨江汉大学23艺术设计考研711专业理论真题解析



1.23考研真题再现
711设计理论


2.名词解释解析
01
康斯坦丁
瓦西里·康定斯基是抽象主义美术、美学的奠基人,现代抽象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奠基人。世界上第一个抽象画家。他的抽象主义观点主要包含了:①艺术只受自身规律的限制;②强调抽象绘画是通过人的心灵体验创造的,作品表达“内在声音”;③色彩与形如同钢琴键盘,艺术家是琴手;④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即兴的无意识活动;⑤未来的艺术是一种媒介的综合,不再是一种单一媒体的表现。其代表作《论艺术精神问题》、《关于形式的问题》、《点·线·面》。
02
圣家族大教堂
圣家族大教堂是新艺术运动时期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的代表作品。其设计特点为:1仿生、哥特式、曲线风格、奇幻彩绘瓷砖和混凝土装饰。2.反功能主义的立场、追求建筑的精神力量和纯粹的形式。3.每一个独立的建筑元素都可以更符合逻辑,更有表情更具有装饰效果、少一点平庸。圣家族教堂在风格上,塔尖部分体现出了哥特风格;在装饰上:大量采用彩绘玻璃和钟乳石;在目的上是为了反对工业化、机械化,对于它的评价是高迪高度集中的个人表现风格。
03
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是在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学科,通过对于影响人一机关系的各种因素的研究,寻找最佳的人一机协调关系,以系统的方式引入设计过程,为设计提供依据,提高人类生活的效率,保障人类的安全卫生等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人造产品、设备设施、环境的设计和创造。2.人类工作和活动过程的设计。3.对于人类使用产品的可适用程度的评估。人机工程学的代表人物德雷夫斯舞台美术设计,美国工业设计重要的奠基人之一,杰出的设计家、艺术家,人体工程学的奠基人,其《人体度量》奠定了人体工程学的基础。
04
贝伦斯
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艺术先驱,世界工业设计之父,“青年风格”代表人物之一,为德国通用电器公司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企业形象标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设计作品主要有八角电水壶、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提出第一个企业形象设计理念(CIS)、为AEG公司logo设计、世界上最早的电风扇、吊灯、钟表其设计思想主要为:1.从功能出发,基本上抛弃了繁琐的装饰,强调简洁、功能良好的外形和结构。2.在注重功能与技术表现的基础上,追求设计形式的简约。其主要贡献为:a.在产品设计上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以标准化为基础,实现了批量化生产。b.为通用公司进行了一系列设计,包含了现代企业形象策划的理念。c.在建筑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形式,创造性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树立了典范。d.德国现代主义的兴起与他分不开,他的设计事务所培养了格罗佩斯、米斯、柯布西耶等现代主义重要人物,为现代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05
日本双轨制
日本双轨制设计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和手工艺等领域进行一系列的传统研究,另一方面在高技术设计领域按照现代设计的发展需求进行设计其设计风格主要为:1.既有现代主义特征,又有日本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2.既注重使用科学技术,有保存了细腻周到极具匠心的优良传统;3.注重木材和灯光的的使用,以及效果体现;4.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别国成果的国家;5.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制;6.日本政府与民间组织共同努力,使日本设计发展极为迅速;

3.简答题解析
01
简述意大利设计发展过程及设计特点
意大利虽然在早期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形象并不突出,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意大利成为现代设计最具活力的地方,意大利设计师们的创造性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设计的内容。意大利还是激进设计运动的发源地,从60年代的波普设计到80年代的后现代设计,意大利的设计师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世纪40年代末的意大利设计还完全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功能主义的大批量产品。进入50年代,意大利设计即开始实施“实用加美观”的设计原则,1951年的米兰三年展向世界展示了意大利已开始自己的设计运动,“艺术地生产"成为意大利设计师的新口号。经过设计师们的努力,70年代名为“意大利家用产品新风貌”的展览在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地展出,从此确立了意大利设计的世界性地位。由于意大利设计师的杰出成就,意大利甚至形成了“设计引导型生产方式”,使意大利的设计和生产形成了良性循环。这种生产方式既肯定了设计师的才能,也提高了整个国民的生活质量。意大利的设计师在每一件设计品中既注重紧随潮流,重视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也强调发挥个人才能。意大利的设计既不同于商业味极浓的美国设计也不同于传统味极重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他们的设计是传统工艺、现代思维、个人才能、自然材料、现代工艺、新材料等的综合体。与其他国家的设计师相比,意大利的设计师更倾向于把现代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来操作。意大利设计师不断推陈出新,20世纪60年代即开始引导世界设计新潮流,从60年代的激进设计到80年代的后现代设计运动,意大利设计师一直走在世界设计的前沿。在意大利设计师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所蕴含的设 和创作意图。与别的设计师不一样,意大利的设计师喜欢为自己的设计命名,著名的意大利设计师索塔萨斯在设计中即把建筑、美学、技术和对社会的兴趣融为一体,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包含着除实用之外的设计师的思想、追求、理想和愿望。
02
简述流线型运动及其特征
流线型运动是在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流行的一种式样设计运动,他起源于“装饰艺术运动”同时也融入了空气动力学的概念,产品外形都以圆滑流畅的流线体为主要形式,展示了一种强调速度和效率的新美学观念,并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其特征为:1.涉及领域广泛,从交通工具设计开始,波及了几乎所有的产品设计领域。2.强调水平方向的视觉效果,表面平整素净,少有附加装饰。3.外形简洁,轮框圆滑流畅,少有棱角。4.建筑上采用玻璃砖作为装饰手段,常将窗户设计得类似轮船上的舷窗。5.采用连续的不中断的直线或曲线作为装饰动机。6.大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7.流线型是是时代的产物,与现代主义中的未来主义一脉相承,象征着工业时代的精神,表达对技术和速度的赞美。
03
马斯洛需求
五大需求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来的,也被称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需求从简单的物理、生理需求到精神层面的需求可以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①生理需求,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如衣、食、住、行;②安全需求,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③社交需求,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④尊重需求,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⑤自我实现需求,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层面是会发生从第一向第五层逐步演变的。
04
包豪斯办学理念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现代主义设计教育的学院,创立人是格罗皮乌斯,进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它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大成的中心,并将欧洲的现代主义发展和现代设计教育推向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设计教育思想:①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②将手工艺技术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③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④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的人才;⑤将教学同社会生产相结合,使教学成果付诸实践。

4.个案分析题解析
01
结合“红屋”谈谈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并回答工艺美术运动为何最终没能成为现代主义设计。
红屋是莫里斯在工艺美术运动期间的代表作品。红屋反通用的对称式布局和粉饰表面的常规,完全放弃建筑表面粉饰,红砖既是材料也是装饰,采用了许多哥特式建筑的细节,如塔楼尖拱入口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主要为:①提倡手工艺,反对工业化②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而不是少数人服务③强调美术与技术相结合,艺术家与厂商合作④在装饰上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和古典主义复兴⑤在设计实践中将哥特式、自然主义、作为设计风格的来源。工艺美术运动最终并没有成为现代主义设计,主要原因在于:①对工业化的否定和对机械化的反对②过分强调装饰,从而增加了产品的费用③从意识形态上来讲,这场运动只不过是知识分子在面对大工业革命的时代洪流中的一个乌托邦的幻想。

5.论述题解析
01
分析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
设计在本质上看是属于未来的。未来性是设计的本质属性之一。设计总是对未来的设计,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的、面向未来的设计。设计是创新的设计,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种“新”即是在现在所没有的、未来型的。设计总是对现实和现有产品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是面向未来的一种超越,而未来是未曾有过的,未曾经历过的,理想型的东西。
当今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1)多元并存的现状。当代设计的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多元化设计风格的并存和融合,这种融合和并存的状态有时看上去似乎是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但它们却拥有共同的理念,那就是以更为符合人的精神需求为目的,创造未来的世界,创造人类的未来。对人文因素的关注,关注人的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已经成为当代设计发展的重要倾向。
(2)以人为本,与新技术紧密结合。面对21世纪的设计就应该显出它在未来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未来的设计,一方面维续以人为本,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这种趋向的表现;另一方面继续在高新技术领域深入发展,与计算机紧密联系的设计,与新材料、新环境、新的文化生活,新的社会结构、新的哲学形态紧密联系的设计是此种形式的趋向。
(3)可持续发展原则。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战略——“可持续发展”,这成为现在乃至未来设计必须遵循的法则。在这个原则之下,出现了一些新的设计思潮和设计风格,如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循环设计、组合设计等。其中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设计未来的方向和趋势,代表了人类现代设计的一大主题。而循环设计、组合设计则是实现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的两种方式。随着人类认识和设计探索的深入,人类实现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的方式不断涌现,但目的只有一个:即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人、产品、环境的三位一体,最终达到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化生活方式实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