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ETF占港股投资半壁江山!到底是什么逼出了市场的选择?

2023-06-29 10:08 作者:木鱼ETF主题投资  | 我要投稿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发现如今的南向资金(A股买港股)越来越妖了。

比如,经常出现这样的资金走势。周二是大幅流出,周三则是大幅流入,显然南向资金在做短线,而且金额巨大。港股目前一天成交额还不到1000亿,所以南向资金这200多亿实际上已经是一笔很大的资金了。

 

但他们买卖的品种是什么?你脑海中浮现出的可能是腾讯、阿里、美团等等。但实际上,这几个大龙头股加起来也没有盈富基金多。

沪市的港股特点更加明显,成交第二到第九加起来也就是盈富基金的水平。

盈富基金是什么?就是港股版的恒生ETF。结合成交量同样恒大的恒生科技、恒生中国企业等ETF,ETF基金投资的资金占比已经超过了南向资金1/4以上,成为了主流投资工具。

而且,内资正在把A股的短线风格带到港股。

 比如周二,南向资金就是在尾盘趁港股反弹集中抛售,沪深两市的盈富基金净流出量竟高达50多亿元,加上其恒生国际、恒生科技等竟有80多亿,占当日南向资金比例高达40%强。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往往是在A股简将要收盘时,南向资金要么短期了结,要么逢低埋伏一下押注第二天。

显然,内资中热衷港股的还没套死的资金,ETF基本只做短线,大进大出

 

但是看看几个月前,盈富基金、恒生国企等ETF根本排不上号。只能说,随着港股投资难度的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资金借港股ETF投资,以降低个股级别的风险水平。

港股投资为什么难?既对国内宏观经济敏感,更对国际关系有风声鹤唳的脆弱性。还有一个大问题:流动性差,90%的股票都是没有流动性的垃圾股,想跑都跑不了。

不是主流的那几十只热门股,很容易出现交易偏离买卖目标价的操作风险。而更大规模资金交易时,如果不想出现大的股价冲击,可选的股票就不超过20只了。

ETF是降低上述风险的有效投资工具之一。本身港股市场就很小,联动性也比较强,用ETF投资确实方便。

再看看盈富基金的细节吧,虽然它其实就是恒生指数,但还是有些小细节值得看看的。

区别于波动更大的恒生科技,盈富基金的成分股行业来源更为丰富。

 香港上市的金融类企业成分占比高达36%,其次才是腾讯阿里之类的所谓科技股。

再看看上市公司的属性,香港股票占1/3,H股就是所谓国有企业,红筹股是腾讯这类注册在海外、但实际上是国内企业的上市公司,其他有1/3则是剩余的国内企业。所以说,2/3的恒生指数还是反馈了内地的金融资产表现的。

因此,如果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不佳,港股要有表现很难。而由于交易资金毕竟还是外资为主,国际关系也成为关键性的影响因素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盈富基金的管理费率远远低于国内基金公司发行的ETF,差一个量级。因此,如果要买港股ETF,肯定直接干港股原生的ETF更省钱,当然也比直接买港股方便经济。

其实还有一个效果,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使用ETF投资港股的话,会使ETF成分股之外的股票流动性进一步削弱成“死股”。这样继续循环下去,会越来越极端

虽然港币是挂钩美元的,但骨子里还是属于人民币资产。在人民币资产的弱周期,主力资金特别是内资主力缺乏中长期信念,用ETF每日做数十亿级别的短线操作,实属无奈之举。

有朋友说可以开空单之类,你想得太简单了。先不说开空单是必须有对手盘的,而且也是要花钱的,对手方一看到空单集中就可能反向操作,港股流动性那么弱很容易左右打脸。

而恒生中概系列ETF在最近两周也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短期特征。以前流入的资金就算是流出,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有“逃离”感的。可见,市场对于港股或者说人民币资产的态度,从中长期看好变化到了短期谨慎。                                                                        

“慢牛基础已经严重动摇”,我们一年来经常这么说。宏观面的走弱,让中长期投资变得很难有确定性,而大量资金为了零点几个点的收益就能大进大出,这也是盈富基金大行其道的动因。更方便、流动性好、费用低、长短兼顾欧,最终成为南向资金的主要操作工具。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祝福我滴国吧!

 

ETF占港股投资半壁江山!到底是什么逼出了市场的选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