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复旦开设美国同款“抵制狗屁”课,全网求资源!

2019-10-18 17:04 作者:中国日报  | 我要投稿

新学期开始,复旦的一门新通识课程上了微博热搜,这门课名字叫“似是而非”。

仅四堂课,“似是而非”就火起来了。每到周二18:30,开课教室H3409“一座难求”,每周都有站着听课的学生。

▲座无虚席的教室

在课程容量为258人的情况下,“似是而非”选课人数已经超过1000

据悉,在这门课由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楼红卫组织开设,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大儒命名,文、理、工、医不同学科的12位教授走上讲台,通过17个专题,向学生们阐述什么是伪科学。

人体健康、免疫、疫苗中的伪科学

汉字是象形文字吗

夏代存在吗

……

单单看这些题目就有去旁听的冲动……

网友除了羡慕“别人家的学校”以外,更是急切地全网求资源↓↓



开课教授楼红卫表示,“火爆不能只是表面的,我们希望同学们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与选课热情相匹配,使得本课程今后有持续下去的必要。”

专破伪科学

将课程取名为“似是而非”,并非要博眼球,初衷就是要“反伪科学”。

究竟什么是伪科学呢?

在第一节课“用数学发现谬误”上,楼红卫提出一个疑问:某防火用具推销员说“家里发生火灾时,不能往卫生间跑,因为统计表明,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正在上课的老师

楼红卫说,“对与不对”,不在于论据的对错,而是在于从论据“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到论点“不能往卫生间跑”的推理逻辑谬误:不论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是不是最多,都无法推断火灾时是不是应该往卫生间跑。

他又举了类似的例子:特别有名的三甲医院每日死亡的人数超过了社区卫生中心,是不是意味着看病要避开前者只去后者呢?

“这种逻辑上的错误广泛存在于大量统计数据和新闻报道之中。它们站不住脚,经不起争论,却让人印象深刻并难以抗拒。”楼红卫说。他希望这门课能够纠正不同学科里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偏见,提供一些思考方式。

复旦版“抵制狗屁”课

复旦的“似是而非”课,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很火的一门名叫“抵制狗屁”的课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2018年7月,几位老师偶然在朋友圈看到题为《美国大学开了一门课,名字叫“抵制狗屁”》的文章,发现这门课与大家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当即起意开设一门复旦版“抵制狗屁”课程。

楼红卫认为,“太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甚至于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于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时常会有错误的认知,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尤其是当他们面对本专业之外的一些争议时。”

但是,“似是而非”课并非简单的翻版。

华盛顿大学“抵制大数据时代狗屁课程”(Calling Bullshit In the Age of Big Data)由信息学和生物学两名老师贯穿始终,试图从逻辑和传播渠道的角度,揭开伪科学如何产生与传播。

而“似是而非”的教师团队更多元,授课内容更丰富,意图也在于普及思维和纠正偏见。

楼红卫认为,新闻对于阻绝或传播伪科学的作用特别大,而管理人员也尤其需要有抵制伪科学的素质。因此,他特别希望有更多新闻学院以及今后可能从事管理工作的同学参与到课堂当中来。

对于这门课,他说:“欢迎来凑学分,不过这并不是‘水课’,希望大家都有所收获。”

你想去旁听吗?



来源:中国日报(ID:CHINADAILYWX)综合现代快报、青年观察家、复旦青年

编辑:胡雨濛

运营实习生:孙若馨

复旦开设美国同款“抵制狗屁”课,全网求资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