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数字故事,不一样的精彩

2023-02-19 17:49 作者:现代极简教育技术  | 我要投稿


数字故事,不一样的精彩

数字故事,不一样的精彩

黎加厚


       2011年9月5日下午,在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国际会议大厅,举行上海市教委组织的“上海—加州影子校长项目展示会”,这是上海市教委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学校董事联合会的一个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自2008年始,已顺利完成3期,选派了44位中小学校长(含幼儿园园长和中职校校长)参加培训。上海校长深入加州公立中小学2个月,跟随美国校长,如影相随形,零距离全面观察和学习美国中小学的管理、课程、教师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等,故名“影子校长”项目

        参加项目的校长们,将自己在美国的学习体验和感悟,设计成了数字故事。其中有很多故事给人启示,如:《影子校长加州之行》、《多彩课程》、《我的实验手记》、《柏思敦的周末》、《一个学生的课堂》等。

          受上海市教委的委托,我们研究生参与一起修改数字故事。从十多个汇报作品中选出四个数字故事作为项目总结大会的主题演示报告。主题演示报告的主线是学生——教师——课程,其中,《忙碌的一周》比较了中美教师课时量和工作方式不同,引人深思;《一人一课表》介绍了美国中小学课程的丰富性、选择性、个性化设计的特色;《三个新生》分别通过对有心智问题、健康问题、语言困难的三个不同学生的关照,介绍了美国学校如何关注特殊学生的特殊需求;《领袖之路》考察了美国教师的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通过美国“领袖教师”和中国“特级教师”的成长比较,思考优秀教师的成长之路。

     这次大会通过主题报告、数字故事、全场互动等方式,立体展示了上海校长境外学习所带来的观念变革。会议开始阶段的“数字故事” 播放环节,充满整个舞台背景的巨型高清显示屏上,用PPT展示了“影子校长项目”的四个感人故事,动人的画面和环绕大厅的音乐,给参会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震撼。故事结束,现场人们脸上的激情光彩和热烈掌声告诉我们,数字故事将知识、事实等与图像、音乐、情感融合在一起,发挥了其他表达传播方式所无法替代的效果,给会议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这是在上海市教委组织的活动中,第一次使用数字故事作为会议组成的一个部份,取得了创设大会气氛,用极简高效的传播方式回顾国际教育合作项目成果的效果。

    读者可以点击大会主题演示汇报链接观看:《数字故事,不一样的精彩

       “数字故事”,是一种运用数字化技术来讲述故事的新方法。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Dana Atchley最先提出“数字故事”。Atchley是一位职业的故事创作者,在计算机刚刚兴起之时,他看到了计算机在媒体运用上的潜力,积极倡导运用计算机来讲述故事的技巧,创意了“数字故事”这种更具创造性的讲故事方式。1995年,Atchley与同伴创立了“数字故事大会节日”(DIGITAL STORYTELLING CONFERENCE & FESTIVAL),经过Atchley 与其他媒体设计师的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学习和使用数字故事,数字故事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学的流行工具,甚至美国不少大学也开设专门的课程,教授学生学习数字故事的制作。

          我是在2001年知道“数字故事”这个概念,当时,指导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从国外文献上,了解到在北美流行一种被称为“Digital Storytelling”的教学方法。后来,我们的研究生在上海、苏州、无锡、海盐等地的中小学搞研究,将数字故事的教学策略运用到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受到了师生的欢迎,教学效果很好。

        2007年后,教师博客逐渐普及,教育叙事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而流行。在教师培训活动中,我发现,用大家都会使用的 PPT将教育叙事制作成数字故事,记忆、理解和传播的效果更好。

        我们最早实验在教师培训活动中使用数字故事,是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教师培训中,我们将“泰迪的故事”设计成 PPT数字故事。这是取材于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国际圆桌会议上,美国一个著名的“与众不同”网站(http://www.makeadifference. Com/)上面的《三封来信》改编的视频感人故事Teddy Stallard Story,讲述了一位因母亲去世而陷入困境的学生泰迪,由于老师的关心,改变了这位学生的命运。现在,《泰迪的故事》PPT在全国各地的教师培训中广为流传。

        受到《泰迪的故事》的启发,2010年9月,上海市教育工会组织了上海优秀女教师数字故事设计比赛。当时,上海音乐学院创作的《咏叹夜莺》讲述了周小燕教授的故事,在教师节会场上让许多观众感动落泪。从2010年开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组织全国数字故事大赛,颁布了数字故事评价的四条标准:故事性、艺术性、技术性、创新性,正式启动了数字故事在基础教育中的推广工作。在2010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组织的全国数字故事评选活动中,山东淄博老师设计的《老师,我可以不爱吗?》、《红色卡片》等一批优秀的数字故事作品感动了评委。

      现在,许多学校将数字故事运用到学校的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情境创设和学生高级思维培养中。涌现出了《云南日记》、《卖瓜子的孩子》、《三袋米的故事》、《大山的故事》、《小小的画》、《我的邮票夹》、《儿童哲学》、《永不停跳的舞步》等一大批优秀的数字故事作品。根据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在教学中运用数字故事的六环节教学设计模型:主题设计——故事制作——故事展示——问题引导——思维互动——上升理念。

        从上海、山东、大连、广州、深圳、四川到新疆,从繁华的大都市,到边远山村的希望学校,在各地的国培班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班,数字故事制作成为最受教师喜爱的培训项目之一。

       上个月,我在深圳培训教师学习数字故事设计,这里的培训班教师们都迷上了数字故事创作活动。课后漫步深圳街头,我看到,满街都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口号“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Start Here,Make a Difference.)”,说出了数字故事给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新创意。后来,这成了“影子校长”项目展示会的主创人员对大会数字故事环节的命名——“数字故事,不一样的精彩”。

                                                                          --原文载《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第5期
















数字故事,不一样的精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