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要好好学习了?
突然有一瞬知道自己要好好学习了,我们暂且称之为学习动机的“顿悟”。这种“顿悟”又通常来自同伴压力。
小学
人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学习。回想童年,无忧无虑,每天背着书包去上学,上课听讲,回家完成作业后就撒丫子玩,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只知道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小学的题目简单,期末还是能考得比较“好看”,所以对待学习也没什么清晰的认识。
初中
考试慢慢多了起来。一学期至少是四次大型考试。考前复习,考后家长会,魔鬼循环中。身边的朋友成绩都还不错,但完全没有向她们靠拢的意识。凭借运气加持,勉强进入市里的好学校。
高中
如果说之前的学习都是懵懵懂懂的状态,到了高二,我才醒悟过来自己浪费了多少时间。把时间用在了杂志小说上,学习机上的俄罗斯方块也不放过。直到渐渐地和同龄人拉开差距那一刻,我就知道该好好学习了!

1、七嘴八舌的邻居常常背地里谈论,xx的成绩从小就是不如xxx,女生上了高中成绩就是越来越不如男生了呀。(你听见了能不气?)
2、考试后,父母挂着勉强的笑容对我说:下次加油吧。
3、怎么才能让心仪男孩看见我啊?下次争取靠进前十,就有机会在光荣榜上见了!
4、世界这么大,我必须争取机会去看看。
5、放一张理想大学的照片。
6、激励的话语。
7、……
大学
到了大学,就更知道努力学习了。
我无意间得知室友们是如何考上大学的,别人的高三是怎样度过的,而我的高三是怎样度过的。
看清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后,不是羡慕不是嫉妒,而是敬佩。
早上五点背单词;下课继续死磕数学;节约时间吃泡面……
每次想偷懒就看看身边的朋友们,身边的人都这样努力,更别提你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多少人在努力奋斗呢!

现在
成长不只是青春期才有的事,直到现在我越来越能看清楚努力学习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一点不夸张。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同学聚会。
同学A:
从小学到初中,每次考试排名永远年级第一。初中的时候更夸张,经常把第二名甩开几十分。高中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十。现在在高校任教,平时还在外兼职。老公是高中同学,毕业后经常飞德国参加比赛。人生美满,家庭幸福。
大家可能觉得也没多了不起,毕竟知乎上都是大佬。但是我很清楚,这位同学是真正靠学习闯出了一片天地。
当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初了唏嘘感叹外,也更加证实了好好学习是件受益终身的事情。
同学B:
高考失利,选了一个较好学校的差专业,大一认真学习,绩点第一。然后转专业到该学校最牛的专业。这一路,虽然他什么也没说,但是我直到,是他在大一时候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将偏离轨道的命运硬生生地掰回来了,学到这个王牌专业才是他应得的。
这个时候我明白好好学习的意义了。
有时候,同伴压力并不是件坏事。
同伴可以成为我们的标杆和量尺,或许你也可以看看自己,是超越了别人,还是被别人狠狠地甩在身后?

种一棵树,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好好学习,终生学习,永远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