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带读2

2022-02-11 08:11 作者:yousa家的藤条  | 我要投稿

二、甄士隐和贾雨村(带读第1回)

梳理《红楼梦》第一回情节,探究《红楼梦》第一回中人名、地名的谐音命名法和作用以及诗词曲赋的作用。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1、《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情节梳理。

1-1、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来历

远古时候,女娲炼石补天,遗下一块顽石未用,弃在青梗峰下。这顽石自经煅炼,已通灵性,他看到自己无才,不能去补天,常常有悲戚惭愧之心,便恳求仙人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送他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一遭。二仙拗不过,便将它幻化缩小成一块“可佩可拿”的“通灵宝玉”,送至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处。其时,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浇灌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行将枯萎的绛珠仙草,终使绛珠仙草“得延岁月”,并修成女形。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欲下世为人。绛珠草感念他的恩惠,发誓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他,跟随他下凡历劫,这就是所谓的“木石前盟”、“眼泪还债”。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青梗峰,见一块大石上刻有字迹,便从头到尾抄下,经曹雪芹披阅增删,因成此书。

1-2甄士隐的出家。

甄士隐住在姑苏城仁清巷的“葫芦庙”旁,是一乡宦之家,养三岁女儿叫英莲。一天,他“于书房闲坐,手倦抛书,伏几盹睡”,梦中见一僧一道携着一块美玉去投胎,士隐看那块美玉上镌有“通灵宝玉”四字。梦被霹雳惊醒后,抱着女儿英莲去玩,便遇到了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因这僧道要英莲不给,那癞头和尚就念了四句谶语式的诗。不久,女儿失踪,家遭火灾,悲观厌世的甄士隐就跟跛足道人出了家。

1-3贾雨村做官。

穷困潦倒的儒生贾雨村,住在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内”,因常于甄家串门,被甄家丫头娇杏看了几眼,便大动情心。后来由于甄士隐的资助,贾雨村中举而做官。

2、回目喻意

2-1.“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甄士隐那天白日做梦时看见并认识了通灵宝玉,这就是贾宝玉生时嘴里含的那块玉,生后一直挂在脖子上。“甄士隐”是“真事隐”的谐音。“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也有以“真事”做“引子”,又把真事隐去虚构故事、说些“假话”的意思。通灵, “精神之爱”,妙。

 按: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2-2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贾雨村在穷困潦倒的时候,竟有闺中女子看上他,赏识他,他非常感动,也动了情心。“贾雨村”,是“假语存”的谐音,或“假语村言”、“村中假语”,意指《红楼梦》这部书隐去了真事,故事是虚构的,说的话也是“村中假语”。“风尘怀闺秀”,不仅仅是说贾雨村想着娇杏,大约也有暗喻作者自己在风尘碌碌之时,怀念曾经爱过自己的闺秀和自己曾经刻骨铭心爱过的人,无以为报,就想用小说为她们作传。

 

3、《红楼梦》第一回中人名、地名的谐音命名法及作用。

⑴人名、地名的谐音命名法.

甄士隐 ——真事隐          贾雨村 ——假语存

 

甄英莲——  真应怜             霍启——祸起

封肃——风俗               青埂——情根

大荒山无稽崖——荒谬无稽   十里街—— 势力街

仁清巷——人情巷

 

⑵人名、地名的谐音命名的作用

暗示命运遭遇的命名。例如:甄英连(真应怜)、霍启(祸起)。

表明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命名。例如:甄士隐 (真事隐 )、贾雨村 (假语存)。

作者寄寓褒贬的命名。例如:封肃(风俗)。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诗词曲赋不单单是情节发展的点缀之笔,而是与人物的性格、故事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的。作用主要有:注明撰书的来由,陈述立意本旨;深化主题思想,表达人物观点;隐喻人物命运;展开故事情节;烘托故事氛围;交代历史背景,反映社会风尚。


《红楼梦》带读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