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改革开新局 活力新郑州——信息化建设助力医疗改革 让群众少跑腿

2020-09-19 10:03 作者:中州网  | 我要投稿

导读:为了进一步方便患者就医,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解决就医“缴费烦、排队慢”等问题,郑州市卫健委统一安排部署多个医院进行“诊间支付”、“床旁结算”、“医疗审批掌上办”、“一卡通”、“智能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多个医疗信息化改革手段,改善和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从而实现智慧就医。9月16日,针对郑州市卫生健康委部署的信息化建设,记者依次走访了郑州市中心医院、郑州市妇幼保健院、郑州颐和医院、郑州儿童医院、中牟县土寨村卫生所五个医疗点。


“我提前预约,一般九点多在家收拾一下,预约九点半的,到医院后就可以就诊,很快。”9月16日上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体验过手机预约后的刘女士表示非常满意。

刘女士说,她以前看病每次都很麻烦,要挂号要排队,一早上可能都忙不完,还经常忘记带就诊卡,很不方便。现在这个新的缴费就医模式,操作简单,而且患者持电子健康卡、居民身份证、社会保障卡即可在各个医院进行就诊,无需再去单独办理医院就诊卡,就可以完成全部的就医流程,实现通卡就医。



“诊间支付”“床旁结算”就是让患者在就医看诊过程中,医生将处方单或检验单打印出来后,患者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自助机等支付手段直接缴费,无需再去窗口排队缴费。另外,在患者出院时,医院有专门的医护人员会将结算车推至病床旁,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这既节约了患者的时间也方便患者直观的了解自己的住院费用的明细,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在郑州市中心医院记者看到在实行诊间支付后,窗口排队的人基本寥寥无几,患者有的用自助机操作、有的用微信公众号操作,整个医院大厅显得井井有条。


郑州儿童医院的张红霞副院长表示,医院信息化今年有了很大的进步。因为信息化基础的力量为这一次的“智慧支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诊间支付给了门诊患者极大的方便。另外,诊间支付很大程度减少了患者就诊的流程,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


随后记者在郑州颐和医院了解到,为了方便医生护士更好的办理注册,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在“郑好办”APP上推出医疗卫生“一件事”,上线医生、护士办理、注册、变更、延续、注销等16个相关事项。节省了医生护士办理的时间,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医护人员办理业务的效率。


“原先注册的时候,先要填申请资料到护理部审核,护理部审核过以后,自行带着资料到卫健委办理大厅办理,需要等到几个工作日以后才能取到结果。现在通过线上办理很方便,我只需要在手机上填完信息,然后几分钟就可以得到结果了,省时省力,我也不用再跑腿了,留出更多的时间服务患者。”颐和医院的徐护士告诉记者。

按照上级全面深化医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医改、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中牟县卫生健康委通过依托县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立的居民健康签约服务信息系统及手机APP,使广大签约服务医务人员通过手机就能实现与辖区居民的签约和随访等健康管理,相关数据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公共卫生系统互联互通,更好的为全县居民健康签约服务提供软件支撑。


记者通过中牟县土寨村家庭服务医生毛伟了解到,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智能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即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供更加便捷、健康的服务。以前村医需要将签约服务随访内容数据信息手动添加到电脑上,完成一次数据统计需要两三个月,耗时耗力。现在智能化后,村民只需要自己通过APP上传信息到签约服务的平台,这些信息还能通过这个平台传到公共卫生系统平台。这种互联网+医疗的健康服务模式不仅提高了家庭医生的服务效率,也提高了家庭医生的履约率,使得家庭医生对患者的追踪及居家康复变得更加有效。


郑州市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处处长张珂佳告诉记者,目前郑州各级医疗机构正在全面的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包括在市县两级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的就医一卡通、诊间支付、床旁结算、智能预约服务等一系列的便民举措,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的家庭医生智能签约、公共卫生的服务等都是用智能化的方式来进行的。开展这一系列服务都是围绕患者和居民的,提高患者和居民切身的感受,使群众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享有更加便捷的卫生健康服务。下一步郑州市卫生健康委会结合郑州城市大脑项目中的“智慧医疗”板块,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汇聚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信息、就诊信息,从而实现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实现跨医院病历共享、跨医院检查结果的互认,张珂佳表示这些目标在今年年底都能基本实现。


采编:魏瑛 朱国帅 张洋 通讯员:周二斌

改革开新局 活力新郑州——信息化建设助力医疗改革 让群众少跑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