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常见护理措施有哪些
脑血管疾病是发生在患者脑部血管、因颅内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脑组织损害及脑功能障碍疾病。我们需了解脑血管疾病症状,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并接受治疗,有利于患者康复。那么,脑血管疾病常见护理措施有哪些?
早期症状
1、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早期症状中常常出现是运动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会突然出现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走路不稳等症状。
2、头痛眩晕:若患者头痛程度较重,因间断性头痛转变为持续性头痛且痛感固定在某一部位,可能是因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
3、感觉功能障碍:患者因脑供血不足从而影响脑部分析区域、感觉器及感觉神经纤维,常见症状为面部麻木、舌麻及身体一侧肢体麻木或出现异物感。
4、精神意识异常:患者若发生精神萎靡不振,总想睡觉或昏昏沉沉;性格反常,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等,很可能是脑供血不足先兆。
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小部分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发病前受脑血管病变、血压波动、脑供血不足影响,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像是全身乏力、出虚汗、低热、心悸、胸闷等。
脑血管疾病生活中要如何进行护理
卫生护理:对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需定时为患者擦洗,帮助患者做好身体清洁卫生;患者衣服、被褥需经常换洗、晾晒;还需保持患者口腔卫生,偏瘫患者在不能刷牙时,可用消毒纱布蘸温开水帮助患者擦洗口腔,或使用棉签蘸温盐水擦洗患者口腔,每天早上、晚上各1次。
饮食护理: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生活中需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电解质供给。吞咽障碍尚未恢复的患者,还是选择喂养较软、易消化食物,必要时可进行鼻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