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了伤寒论,你肯定对经方的经典含义更明确了

2023-04-03 23:47 作者:bili_10671069159  | 我要投稿

首先,如果一点基础也没有,那麻烦请看《思考中医》,这是李阳波先生和刘力红先生两代人的经验总结。可以说写的是中国的中医古文化,虽然有些偏激和义愤填膺,但书的质量绝对一流。其次呢,请你看《扶阳讲记》,这是四川的卢火神写的,他用现代的语言讲解了先天大道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有些深度了,但这是给初学者一个很好的开头,不要一上来就走错了路。后天法门有很多,而大道则只有一个,把握先天大道,再来先后天贯穿,那就容易多了。


看完上面两本书,那么就可以看下面这几本分量更深入核心的书吧:


1.刘止唐先生著:《医理大概约说》,这是道家的命门之所在,完全是神化一气而为之,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发人之未发。

个人学习中医是无法取得行医资格证的,所以要明确学习的目的。通过学习,对文化的了解,对伪中医的识别,对日常饮食的调整都有用,可谓文化学习与实用兼得。实际上,我建议所有国人都要学习一下,无论黑粉。


如果是以上目的,首先就要把“博大精深”之类的概念扔掉,中医难在临床应对,咱们不给人看病,那是很容易学习的。因为,中医的基本理论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没什么大变化,中药从《神农本草》开始也没什么大变化。那是不是从啃这两本开始呢?答案是否定的。


纯小白,强烈建议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开始,理由有二:一是浅显易懂又语言优美,朗朗上口,你念一遍一定会爱上它;二是非常实用经典,现在还有很多医生以伤寒论为基础来治病,所谓的经方派是也。直接读原文,还不足以理解其妙,建议从陈明的《伤寒论讲堂实录》开读。读完后,如果不能引起你对中医强烈兴趣的,基本就到此结束了,否则我们继续...


读了伤寒论,你肯定对经方的经典含义更明确了,但对药品还是不理解,张延模的《临床中药学讲稿》来一本。


到了这里,可以开始肯皇帝内经,也可以找本讲中医基础的书看看。初步学习,应该避开经络和针灸,因为性价比不高,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价值。所以皇帝内经只看素问就行了,看不懂的跳过,不要纠结细节,以后有体会了再补。

我个人认为想学好中医必须注重临床!中医理论是基础,很重要,但是临床实践才是灵魂,也是学中医的终极目标。


所以,从零开始学中医的同仁们,建议你们就近找个资深的中医师跟诊,边动手做边学理论,事半功倍。


关于这一点,跟大家讲个我拜师时候发生的趣事,我的老师一开始是拒绝收我的,因为我是女孩子。


在我之前老师曾经有过一个女助手,是中医学院的本科毕业生,考到了执业医师证的,老师一开始对她寄予厚望,可没想到那个读了五年大学,还在医院实习过两年的医生,竟!然!不!敢!下!针!


 


老师说跟我讲说:“这简直无法想象!中医学院的毕业生,有医师证的,不敢下针?我手把手教着,让她试着扎我她都不敢?最后哭着走了,你们女孩子啊,还是不要学中医好了!”


 

你们看,读了五年中医学院,还考到了医师证,那个女孩子理论基础一定极扎实的,但是到临床时竟然不敢动手下针。


而我呢,经历刚好相反,我是从厚着脸皮求给人打下手儿学起的,可以说,最开始跟着老阿姨刮痧、拔罐时我根本不懂经络穴位,阿姨咋说我咋做,一边操作一边扒书本学习,在干活儿中发现自己的理论短板,然后一点儿一点儿补进去,日积月累才连成理论体系。

这时候,《方剂学》也可以用讲稿、大学教材《中医内科学》读起来。


以上结束后,就基本入门了。以后可以挑着看了,读读现代活着的名医的书是不错的选择,书中一般都有丰富的案例和组方的解释,对我们以上学过的知识是个复习提高。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读读金元四大家的书也不错。


最后,讲一下学习的避坑:


1、小白千万别从那些类似中医很简单、圆运动畅销书开读。这么讲吧,书的封面上如果是作者本人照片的,都要远远离开;封面上有大大五行、太极图的,内容质量一般都极差。

2.郑钦安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这是示人大道的经典。也是对刘止唐先生医理进一步的阐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3.黄元御著《黄元御全集》中医的根本在哪里,后天如何化生的,着落处在哪里?看完全集,自然明白此中道理,也许你就是中医未来的荷担如来。


4.彭子益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上下册。这是示人大法的经典。


也是黄元御先生书籍的简化版本,并且加上了王孟英先生的温病大法的经验。


读了伤寒论,你肯定对经方的经典含义更明确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