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蓝 - 铁的组织学染色
普鲁士蓝 (PB) 实际上是工业革命期间发现的第一种合成色素。 它是在 1704 年由一位试图产生另一种颜色的化学家偶然开发出来的。直到 1867 年德国病理学家 Max Perls 描述了它的原始配方后,它才被用作组织化学染色——因此通常被称为普鲁士蓝。PB 染色不是真正的特殊染色技术,而是一种组织化学反应。
它能染色什么?
PB 用于检测组织中铁的存在。这是一项极其敏感的测试,甚至可以检测细胞中的单个铁颗粒。虽然铁对生命至关重要,但它也有毒,因为它能够形成可损害细胞的自由基。所以身体必须保护自己免受这种元素的影响,它通过使用铁储存蛋白来做到这一点。含铁血黄素是一种存在于细胞内的铁储存复合物。它主要存在于吞噬性巨噬细胞内,并且在出血后血红蛋白分解时在这些细胞中尤为突出。
因此,在显微镜下,铁的存在是通过展示含铁的含铁血黄素来识别的,当用苏木精和伊红 (H&E) 染色检查时,含铁的含铁血黄素在细胞中显示为颗粒状棕色色素。虽然使用 H&E 可见,但其他色素可以染成类似的颜色,因此需要使用 PB 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将含铁血黄素与其他棕色色素区分开来。
染色的一般原则
自从 Perls 最初的描述以来,出现了各种染色方案,但所有方案都用于实现相同的结果——组织中铁的证明。
该程序包括 3 个基本步骤:
组织切片用盐酸处理以使含铁血黄素分子的结合蛋白变性,从而释放三价铁 (3+) 离子。
然后引入亚铁氰化钾。三价铁离子与该溶液结合,形成亚铁氰化铁,这是一种不溶性的亮蓝色颜料,也称为普鲁士蓝。虽然盐酸和亚铁氰化钾可以作为单独的溶液引入,但现在大多数配方通常将它们结合使用。
如果需要,PB 反应之后可以进行红色复染,例如中性红或番红 O。
因此,反应的最终产物是组织切片中的铁被视为蓝色或紫色沉积物,而其他组织成分,如细胞核和细胞质,则被复染剂突出显示为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