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米重新定义「电影色彩亮度」,同期重磅发布「极米 H5 投影仪」

一、彻底弃用 ANSI 标准 极米发布家用投影亮度标准——电影色彩亮度

8月18日,极米科技举行了2022年技术沟通会。在沟通会上,极米科技勇敢揭露行业乱象,撕开投影行业中多年的“遮羞布”,并发布了首个适用家用投影的全新亮度标准——电影色彩亮度标准(Cinema Color Bright,下文简称CCB)。

当投影进入家用时代,它早已不再是当初被发明时的样子,而从工业时代沿用下来的ANSI亮度标准也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本来是帮助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依据,却因为缺少家用场景下的限定条件,被部分厂商利用标准漏洞,变成了博取用户信任的工具。“唯亮度论”的数值内卷造成了标称与实际的巨大差距,已经渐渐背离了给用户创造价值的方向。

面对当前的行业亮度乱象,作为中国投影市场连续四年第一的领头羊,极米科技意识到,仅做好自己并不够,不能再让错误的标准带偏行业、带偏用户,中国投影行业亟需规范。因此,极米研发团队定制了首个家用投影亮度标准,它有着最为严苛的色彩考量指标,是基于真实色彩还原下的色彩亮度,能帮助消费者了解到真实画质的表现。

区别于工业投影普遍采用的ANSI标准,CCB标准不再只测试纯白色画面的亮度,取而代之的是测量家庭观影时真实还原后画面的色彩亮度。极米希望仅需这一指标就能阅尽家用投影的画质好坏,指引用户直观方便地选购家用投影。

色彩亮度下的彩色画面表现,才真正影响家庭观影,这是行业的普遍共识。那为什么行业依然还在选择白场ANSI亮度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呢?原因并不复杂,那就是白场ANSI亮度更容易做到指标上的提升。而ANSI流明亮度和极米发布的电影色彩亮度有什么区别,对消费者所用到的家用投影又有什么影响?
(1)要亮度高 更要色彩亮度高
不同于工业投影主要用于商业办公,只需要保证用户“看到即可”,家用投影播放的影视剧内容色彩更加复杂,要有更好的观影体验,投影就必须具备更优秀的色彩表现。红、绿、蓝作为三原色,能组合形成万物各种色彩,是最纯粹的颜色,而“色彩亮度”则反映的正是红、绿、蓝三原色的亮度,是最能衡量彩色画面表现的指标。

在ANSI标准下,亮度测试时仅要求测试白场下的亮度,导致的结果是可能白色画面下亮度数值很高,但显示丰富色彩的画面时,亮度就会断崖下降。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极米全新发布的CCB标准,将亮度测试方法限定成了分别测试红、绿、蓝三原色的亮度,最终得出色彩亮度,可以更有价值地反映出用户观影时的色彩表现和实际感官亮度。

所以白场亮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只有当白场亮度和色彩亮度相等时,这个亮度数值才对投影显示效果有参考价值。白场亮度高,色彩亮度低,就相当于将手电筒的一束光打到彩色画面上,亮度看似高,颜色却很寡淡。比如单色激光光源+荧光轮的显示方案色占比仅有80%-90%。

而这也就是CCB标准中的“色占比”概念。在CCB标准下,只有当色占比(色占比=色彩亮度/白场亮度)达到100%时,才是符合该标准的投影产品。
(2)不要局部亮 而要整体亮
采用LCD方案的投影会存在画面亮度不均匀的现象,比如画面中心和边缘亮度相差甚远,造成画面边缘暗角。ANSI标准只要求测试画面上的9个点,几乎完美避开了画面暗角,不能真实反应画面整体亮度,所以在ANSI标准下,亮度数据会比实际真实亮度高出10%-20%。

而CCB标准为了规避 ANSI标准的问题,将亮度测试从传统的9个点,提升到了13个点,特别增加了4个角的测试点,更能真实反应画面实际的整体亮度。
(3)保证色准 再谈亮度
在所有色彩中,黄、绿色对亮度提升最为明显。所以只需要简单地加入黄色就能提升亮度,例如单色激光投影产品在光机中增加黄色杂光就可以提高亮度,但导致的后果就是画面会出现偏色。如前文所说,红、绿、蓝作为形成所有颜色的三原色,其他颜色的混入就会使颜色变得不纯。所以必须先保证色彩的准确性,再去谈亮度。毕竟,谁也不希望看到的西瓜变成了“黄瓜”。

传统ANSI标准下,亮度测试时对色准没有明确要求,这也直接导致部分厂商为了追求更漂亮的亮度数值而牺牲了色彩的准度,甚至以严重偏色的画面进行亮度测试。而CCB标准为了彻底规避ANSI标准的弊端,严苛限制了亮度测试时的色准,投影需要在满足Rec.709色彩空间定义的红、绿、蓝标准色点,偏离不超过±0.08的前提下进行亮度测试。
(4)先谈准再谈倾向,去掉“滤镜” 还原真实
色温相当于画面的滤镜,有观点认为色温只是一种个人偏好,那么色温是否应该有一个标准?事实上,杜比视界、IMAX等院线采用的色温标准均为D65,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当中也明确了D65作为标准色温,所以我们日常看到的影视内容其实都是遵循D65的标准色温制作而来,所以作为显示设备,D65标准色温下,才更能真实还原电影导演眼中的画面色彩。

传统ANSI标准,在亮度测试时对色温没有明确要求,而由于偏色的色温可以有效提高画面亮度,这就导致部分投影厂商更倾向于偏冷的色温,甚至不惜牺牲画面显示效果,将光机的色温拉高到近9000多K,致使显示画面严重偏冷。极米全新发布的CCB标准,严苛要求亮度测试时,投影画面的色温为D65标准色温(6500K),以规避ANSI标准的亮度测试漏洞。
(5)送测亮度应该代表量产产品平均水平
我国市场相关部门规定,在抽检量产产品时投影的亮度至少需要达到标称亮度的80%。同时,ANSI标准对送测样机与量产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亮度规范要求。而这也就直接导致部分厂商将送测机按照前面提到的各种手段拉到极限后,在完全不符合观影需求的情况下,去测试出漂亮的ANSI标准亮度值,然后再将测出的数值提高20%进行宣传。

也就是说,如果一台投影按照传统的ANSI流明测试方式,用尽以上手段,拿到了2560ANSI流明的测试报告可能会宣传3200ANSI流明的亮度,但消费者在使用中,能看到的真实亮度很可能还不足1500ANSI流明。而全新的CCB亮度标准,明确要求送测机亮度能直接代表量产机亮度的平均值,画面不仅符合观影需求,而且量产机与送测机水平一致。

(6)推动全新亮度标准势在必行
极米发布的全新的电影色彩亮度标准,作为专为家用投影制定的亮度标准,不仅仅是一套亮度测试方法,更是一个几乎包含了所有色彩、亮度相关指标的投影设计原则:从对D65色温的严格限制,对白场色点的量化要求和偏差要求;到对Rec.709 红绿蓝三原色色点的完整定义;再到考虑了亮度均匀度的13点色彩亮度测试方法,不仅规避了传统白场ANSI测试方法的问题,也进一步杜绝了行业过分追求纸面参数的乱象。可以说是目前行业对色彩考量最为严格的亮度标准。

这个指标的意义不仅在于规范了测试标准,更重要的是能成为指导产品发展的方向和发力的重心。技术沟通会上,极米也宣布彻底弃用ANSI标准,全线产品将逐步切换为CCB标准,并呼吁同行采用,一起推动家用投影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极米推出投影新品H5:首次使用全新电影色彩亮度,专为家用观影而来

与此同时,极米还发布了新一代家用智能投影极米H5,它采用极米自研光机,搭载了SUPER全色LED系统,电影色彩亮度达到1400 CCB流明,相比上代产品提升27%,是迄今为止画质最好的H系列投影。凭借定制开发的3D ToF模组,MAVII鹰眼感知系统提升到了3.0版本。H5首次推出墙面颜色自适应功能,进一步拓展了家用智能投影的使用场景;升级的实时跟随防射眼功能,让智能投影的护眼能力再突破。

(1)全新亮度标准CCB 让H5更适于家用观影
一直以来,投影行业使用的都是沿袭自工业投影时代的ANSI亮度标准,它测试的是纯白色画面下的亮度表现。随着以极米为代表的家用投影逐渐走入千家万户,投影的使用场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户需要的不再是用来播放幻灯片、表格和文档为主的投影,而是用投影观看电影、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等。这就意味着只测试白场亮度的ANSI标准不再适用于家用智能投影,投影市场亟需更适合家庭观影的新标准。
极米科技在不断的研发和测试中发现,色彩表现才是家庭观影最重要的指标,换句话说,色彩亮度几乎完全决定了彩色画面的表现。高色彩亮度的画面生动而真实,低色彩亮度的画面表现暗淡无光。带着这样的目标,极米一直以来都坚持色彩与亮度并重的全色方案,为用户打造了一代又一代更适合在家庭中使用的智能投影。

极米此次推出的亮度标准CCB(电影色彩亮度),完全为家用投影画质效果进行设定,包含了对色温、色准和画面均匀度等指标的控制:测试条件更加苛刻,规定了测试的色温为D65色温,红、绿、蓝三原色色点为准确的Rec709色点,保证所有颜色画面的精准还原,再现电影导演拍摄时的真实意图。此外,从传统的九点测试方法,升级到了十三点测试方案,对整个画面的亮度均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H5送测的机器能100%达到所标称的亮度,没有使用ANSI标准测试产品时常见的虚标问题。极米H5 1400CCB 流明的色彩亮度相比于上一代产品H3S提升了27%。
(2)内置极米第六代0.47平台自研光机 Super全色LED系统加持
2015年,极米正式启动自研光机的开发,2019年,极米实现了光机技术自主化并逐步导入量产,截至目前,极米自研光机占比已提升至90%。这意味着极米可以对光机这个核心组件,进行最细微的调校和定制开发,进而实现亮度、体积、功耗、可靠性的多重突破。

多年来,极米一直在探索关于色彩和亮度的双重提升。这一次,H5搭载极米0.47 DMD平台的第六代自研光机,经过对每个器件的深度打磨:从底层材料到系统架构,从镜片到镜筒,从合光到照明,从高精度自研振镜到成本昂贵的微结构工艺,极米致力于在每一个微小环节实现1-3%的效果提升,最终带来质的飞跃,这也正是H5 SUPER全色LED系统的奥秘所在:定制的非球面玻璃镜片,定制的651分区复眼透镜、一体成型的全金属主体、多层材料微结构滤光片等,这些都能保障H5持续稳定高亮,并做好色彩和亮度的兼得。

在极米H5搭载的Super全色LED系统和沙蜥散热系统2.0的配合下,极米H5的亮度达到1400 CCB流明,其画面表现优于市面上标称3000+ANSI流明的产品。全新升级的沙蜥散热系统2.0能带来接近翻倍的散热能力提升,保障投影运行时更持久稳定,也更加安静。

(3)MAVII鹰眼3.0:行业内首次实现墙面颜色自适应

从极米H系列在2016年推出首款产品以来,该系列产品已经发布了H1、H1S、H2、H3和H3S等五代产品,销量突破100万台,而每一代产品都凝聚着极米追求极致的产品理念:从首款3D全高清1080P智能投影H1到支持自动对焦的H1S,对画面的校正也从最初的智能辅助校正进化到目前的无感自动梯形校正,并支持幕布自动对齐和智能避障功能…...极米在每一代产品上,都领先行业地推出创新技术,让家用投影更好地进入家庭,也让家庭用户使用更加方便。

相较于前代H系列产品,H5全新的MAVII 鹰眼3.0技术,给用户带来领先时代的环境自适应能力。极米H5首次在家用投影中搭载定制开发的3D ToF模组,让鹰眼技术的感知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深度结合极米自研光机的物理级细微调校,让自动对焦、自动画面校正、画幕对齐、智能避障、环境光自适应等能力都变得更迅速精准,还突破性地实现了墙面颜色自适应。

随着消费者家居装修风格的不断变化,大白墙正在被各种各样的颜色墙代替。“我想要在卧室使用投影,但是家里的墙不是白色的”、“家里的墙面是浅黄色的,用极米投影会影响画质吗?”消费者的需求就是召唤,经过不断地创新研发,极米H5搭载的墙面自适应,终于可以完美解决家中墙面颜色的问题。在非白色墙面投影时,极米H5会自动将投射画面针对墙面颜色进行校准。通过对投射区域墙面颜色的精确识别和计算,再毫安级地调节光机内红绿蓝三色LED灯的输出亮度,让极米H5能将主流浅色墙面上的投影画面还原为原有的色彩。

此外,H5的校正功能也得到进一步的升级,首次推出无感自动梯形校正,在进行自动梯形校正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辅助图形,在无感的状态下便可完成画面的调节和对焦。
(4)护眼更进一步
投影成像原理的优势是:漫反射的光线远比自发光的屏幕对眼睛伤害更小。而在护眼这一方面,极米H5也做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有环境光自适应功能保障用眼舒适度,更首次发布全新实时跟踪防射眼功能,引领行业步入护眼新阶段。

家用投影一直有一个痛点,当人直视投影镜头时,刺眼的光线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而好奇心较重的小朋友,没有意识的宠物,直视镜头的情况常有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极米研发了实时跟随防射眼功能。得益于硬件和软件的双重升级,实时跟随防射眼功能在检测到有人进入投射画面区域时,在头部区域会以“宇航员头盔”加以保护,精准识别人脸,减少误触,从此再也不用担心投影光线直射伤眼。

不仅有全新功能,极米H5也升级了环境光自适应功能,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光线变化来自动调节画面亮度。白天环境光较强时,高亮画面提供良好的观看体验,夜晚使用时,极米H5又能自动调低亮度,不刺眼的同时也更加护眼。
作为一款旗舰级家用智能投影,极米H5带来的当然不止这些。在关系到用户使用体验的音响模块、网络以及配置方面,H5都做到了极致:联合哈曼卡顿定制的音响,拥有专利R环设计;WiFi-6的加入带来速度更快、延迟更低的在线观影体验;所配备的旗舰级电视芯片MT9669,搭载了MTK旗舰AI芯片。

极米H5定价6299元。目前已在天猫超级品牌日开启预售,并将于8月25日正式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