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行业跟踪报告:价格已处底部 库存首现下降 未来需求有望回暖

玻纤市场价格筑底,电子纱价格反弹。无碱纱市场方面,截至2022年11月,2400tex缠绕直接纱均价4281元/吨,环比上涨1.12%,同比下降31.62%,年初至今价格下降23.97%;电子纱市场方面,电子纱均价9375元/吨,环比上涨2.24%,同比下降44.03%,年初至今价格下降4.34%。目前玻纤价格已经接近历史低点,且近期电子纱价格反弹较强,我们判断国内玻纤行业价格已处于底部区间,伴随基建、“双碳”、新能源等因素驱动,未来行业整体价格有望修复。
玻纤库存处历史高位,10月库存首现下降。库存方面,10月国内行业库存为67.32万吨,已达到前期阶段库存高点(前期高点为64.92万吨),环比下降3.81%,同比上涨270.40%。10月玻纤企业库存压力有所缓解,是一年以来库存首次出现下降。

三季度以来全国产能整体保持平稳,2023年预计放缓。产能方面,二季度玻纤行业总产能约为741.4万吨,10月约为744.7万吨,相比年初增加79万吨,同比增长12.88%,环比增长0.61%;其中在产产能661.0万吨,同比增长11.13%,环比增长0.92%;冷修+停产+已拆除产能为79.7万吨,同比增长59.72%,环比下降1.85%。无碱粗纱产能约590.8万吨,相比年初增加67万吨,同比增长12.79%,环比增长1.03%;电子纱产能约111.4万吨,相比年初增加12万吨,同比增长19.27%,环比下降1.33%。

2022年国内预计新增产能约82万吨,冷修约29.8万吨,净新增约52.2万吨,预计2023年国内净新增约24.1万吨。截至2022年10月,国内今年新点火产线10条,其中无碱粗纱产线6条,对应产能50万吨,分别是邢台金牛1线4万吨、4线10万吨、重庆国际F08、F12生产线各12万吨、四川裕达3万吨、九江华源6万吨。电子纱产线1条,为巨石集团的10万吨。冷修产线5条,其中无碱粗纱3条,对应产能23万吨,分别是巨石集团桐乡2线12万吨、泰山玻璃邹城4线6万吨和重庆国际5万吨;电子纱2条,对应产能6.8万吨,分别是必成玻璃3.8万吨和巨石攀登3万吨。2023年国内预计新增产能约106万吨,冷修约81.9万吨,净新增约24.1万吨。
出口:月度环比4连降,价格回升,海外需求低迷。出口方面,9月单月玻纤及制品出口量为11.93万吨,同比下降19.71%,环比下降10.64%,出口环比自今年6月以来连续4个月出现下降;单月出口金额2.42亿美元,同比增长10.40%,环比下降7.98%;单月出口均价为2.03美元/千克,同比上涨37.49%,环比上涨3.05%。
分产品来看,9月玻璃纤维粗纱出口量为4.14万吨,同比下降36.12%,环比下降14.47%;其他玻璃纤维出口量为0.34万吨,同比下降40.84%,环比下降27.54%;长度≤50mm的短切玻璃纤维出口量为1.38万吨,同比下降33.19%,环比下降20.20%。我们认为出口数量下降主要系国际部分地区地缘政治冲突及全球经济通胀等原因导致需求偏弱。
投资建议。综上所述,我们认为: 1、玻璃纤维价格已处历史底部,电子纱价格已现反弹; 2、库存处历史高位,10月库存首现下降; 3、三季度以来全国产能整体保持平稳,今年已无新点火计划; 4、出口价格至历史高位,海外需求承压,关注出口量的变化; 5、伴随风电、汽车等行业回暖驱动,未来玻纤行业整体有望修复。

重点推荐中国巨石: 1)风电纱:公司E7、E8、E9等系列齐全,性能优先,在风电纱领域份额保持全球第一,占比约三分之一,是行业内的龙头。 2)热塑产品:热塑产品两条专业化短切生产线相继投产,公司整体产能规模不断提升,无论是在汽车的轻量化还是在电器领域等市场份额均明显提升; 3)电子布:电子布的增速最快,产能跃居全球第一,公司具备了10亿米级别的产能规模。总体而言,公司未来作为细分领域的领导者,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来源:华创证券
版权声明:复材云集尊重版权并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无法溯源的文章,我们均在文末备注了来源;如文章视频、图片、文字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
https://www.fucaiyun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