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概论》7.5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3)

2022-10-14 12:14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由于有以上这些因素阻碍和延缓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所以,尽管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一种确定不移的趋势,但它下降的速度却不像一般设想的那样快,它的作用实际上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马克思说:“一般地说我们已经看到,同样一些引起一般利润率下降的原因,将会生出相反的作用,阻碍它的下降,缓和它的下降,并且部分地使它变得微弱。······所以,这个规律只是当作倾向来发生作用;它的作用,只有在一定情况下,并且经过长的期间,方才会明白地显示出来。”[1]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存在,明显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我们知道,争取尽可能高的利润率,以最小限度的垫付资本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是每一个资本家经营企业的动机和目的,也是他们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唯一动力。但是,资本家这种为争取高利润率而进行的活动,结果却带来了与他们的“初衷”相违反的东西        利润率下降。这个与资本家的主观愿望完全对立的客观趋势,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首先,是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资本家便尽量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因此,从这方面来看,生产力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可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结果却引起了利润率的下降。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引起了现有生产资料价值的降低,从而使资本贬值。资本家本来的目的是想保存现有的资本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来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可是在生产扩大的过程中却产生了相反的结果:扩大生产的手段与价值增殖的目的发生了矛盾,生产力发展的无限性与价值增殖的有限性发生了冲突。

  其次,是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在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资本家为了弥补利润率下降所带来的损失,便尽量增加积累,扩大资本规模,以期通过扩大剥削范围和提高剥削程度来增加利润量。这不仅使大资本同中小资本的竞争更加尖锐化,而且也提高了为获得一定利润量和开办新企业所需要的最低资本额。这就使得许多分散的中小资本难以独立经营,而成为闲置的过剩资本。与此同时,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对过剩人口也在不断地增加。一方面,有大量的过剩资本不被用于生产;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过剩人口找不到工作,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突出的表现之一。

  再次,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利润率的下降和积累的扩大,是同时进行而又相互促进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资本的不断积累,造成了生产的巨大发展,同时也造成和加深了劳动群众的贫困化。尤其是为了阻碍利润率的下降,资本家更加强了对劳动者的剥削,使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这样,商品的实现,从而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便越来越困难。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不同的,“一个只受限制于社会的生产力,另一个却要受限制于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性和社会的消费力。但后者······是由那种建立在对抗性分配关系基础上的消费力决定。这种对抗性分配关系,使社会大多数人的消费,减少到一个只能在相当狭小的限界以内变动的最小限度。”[2]可见,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实现过程之间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这种矛盾可以归结为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即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最后,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的作用,也加剧了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资本主义列强同殖民地和经济落后国家之间、以及资本家相互之间的矛盾。在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威胁下,经济发达国家的资本家除日益加紧对本国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榨外,还尽量扩大对殖民地和经济落后国家的掠夺性贸易和资本输出。这就必然会同时加深他们同本国无产阶级的矛盾以及他们同国外其他民族的矛盾。另外,资本家相互之间为争夺利润而进行的斗争也会更趋尖锐化。

  上述一切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和利润率下降的必然伴侣,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充分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和历史过渡性。所有这些矛盾,都不可能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加以解决,只有通过革命变革,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以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打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给社会生产力发展所造成的种种限制,从而使人类社会在新的基础上迅速前进。


注:

[1]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59页。

[2]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66页。

《政治经济学概论》7.5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