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40度蓝省,樊a和dna m

2022-10-14 12:12 作者:马克聊乒乓-TheMatrix  | 我要投稿

 

        器材测评都有主观性的,这里说的主观性倒不是说“拿钱说话”,而是说个人喜好。上到国手,下到业余,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品牌,这个无可厚非。爱屋及乌,在测评喜欢的品牌的时候,肯定会有更多的“情感”投入,客观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关于“发力”,这个确实很影响器材的测评。虽然业余的反手难以发出力,但正手也是可以发出力的。国家队真正厉害的是每一板质量都足够高,而实际上业余的偶尔也能打透几板。所以,vis和968其实业余的也能打透几板的,不必过于神化专业队的发力,业余的主要问题是难以板板打出高质量。

         所以说,其实测评器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观点,只要能“抡大臂”的,基本上都能打出底板的上限。真正难的点是如何去横向对比和分析底板,因为一个底板好不好打,很多时候是需要横向对比的。因为人们在选购底板的时候,实际上都有横向对比的。比如,之前打vis的,可能想试试968,这个时候他就需要了解968相对vis的优缺点。再比如,之前打cl的,可能想试试tbs,他最想了解的就是tbs相对cl的优缺点。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底板,当你从一个底板过渡到另外一个底板的时候,就意味着得到了一些好处,且需要接受一些短板。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本来就有主观性,所以看测评的时候,其实可以多看几个,多对比几个,水平高的,水平低的都值得看看。阳春白雪可以看,下里巴人也可以看,技术好的可能感受细腻一些,但未必讲的好;而技术差的,可能不够细腻,但讲的好。有些人喜欢板子快一些,有些人喜欢板子旋转好一些,只要是测评就不可能“绝对客观”,所以需要博采众长,字字斟酌,就可得到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实际上,我在写测评之前,也会了解各方意见,再综合自己的看法,力争做到自己写的东西可以“预见主流”,不会太偏颇,剑走偏锋。

       关于樊振东alc,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我就认为它是纯木版的vis,打了很多次之后,再换了几次狂飚之后,再次印证了我之前的看法。实际上,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樊振东alc的速度明显比vis慢,而弧线明显比vis好。最近给樊振东alc换了九五新的40度无机蓝省,而且最近练球时间很多,算是更细腻地验证了樊振东alc的性能。都说樊振东alc速度更慢,到底有多慢呢?这个慢其实是配狂飚的情况,配外套它可不慢。

       我最近打v码林a,也打w码vis,之前也打了v码波尔alc和w码张继科alc,再来对比樊振东alc。具体来说,几个发力档位,樊振东alc的表现是不同的。中小力量下,尤其是正手攻球这个发力档位,樊振东alc比林a更慢一点,甚至樊振东alc感觉有点肉。林a的速度虽然不是特长,但攻球的时候明显更清晰的,比樊振东alc攻球更走球,林a的中小力量的反馈强于樊振东alc。樊振东alc之所以表现如此,应该还是为外套优化导致的。外套本身就弹,所以樊振东alc做得不弹,两者结合就能比较完美了。很明显的,樊振东alc与林a并不一样,搭配狂飙的时候,攻球的时候,樊振东alc更肉一些。实际上,也有不少网友觉得樊振东alc比林a肉,至少在中小力量下,樊振东alc确实更肉,或者说有点发木。vis中小力量下也有点发木,但攻球的时候,vis肯定比樊振东alc更快一些。

       大力量下这个没任何争议,全网,包括台湾网友也觉得樊振东alc比vis慢。拉球的时候,vis确实明显比樊振东alc更快,同时,对方回球偏高的时候,正手发力撞击多的时候明显能感受到vis的劲比樊振东alc大许多。换言之,大力量拉球,樊振东alc和vis的差距似乎不算大;如果正手撞击偏多,明显的,樊振东alc落后vis会更多。略显尴尬的是,樊振东alc配狂飙的击打让人有点“无语”,似乎比林a要弱一点,虽然拉球差距并不大。中等发力的时候,樊振东alc也是比vis慢,和林a可能差异不太大,但击打的时候,林a出球似乎更脆一些,而樊振东alc的击打显得有点绵。

        樊振东alc和vis的对比基本上是全网统一的,没有任何争议,vis更快更猛,樊振东alc弧线更饱满。而樊振东alc和林a的对比会有一些争议,我个人觉得,樊振东alc配狂飚整体上不如林高远alc配狂飙,林a配狂飙手感更脆一些,樊振东alc配狂飙有点略肉,有时候拉球显得略虚弹。而且樊振东alc正手配不同狂飚的是,对反手套胶的支撑力和弹力影响比较明显,这一点很不舒服。一开始无机39度蓝省,反手算是最舒服的状态,后来换成40度有机蓝省,反手就有点偏弹了。再后来换成正手40度无机蓝省,反手显得有点发闷的感觉。

        dna pro m我打了很多次了,首先单板质量是真的高,而且持球确实比t05好。虽然正手套胶影响了反手的性能表现,但整体来说,速度,控制和力量,dna pro m都实属上乘。如果想持球更好,我建议反手可以用dna pro s,应该会更利于拧拉技术的施展。作为直接的对比,dna pro m比mxp和elp都好打得多,dna反手搓球基本上不虚弹,反手弹击威力非常强大,反手爆冲也是顶级水准。dna m或许是比不上蝴蝶t80,但肯定比t05和t19要好打的。

        很明显的,樊振东alc和之前的外置alc有明显差异,而且从逻辑上来说,vis算是为狂飚优化的,那么蝴蝶肯定就不会拿樊振东alc去完全适配狂飚。要知道蝴蝶自己家的涩套竞争力是很强的,尤其是在40+塑料球时代,狂飙的竞争力相对下降。刚刚结束的成都世乒赛,马龙,樊振东和王楚钦在退台的时候已经没啥优势了,这说明外套的进步明显,而狂飚是止步不前。

        归根结底,樊振东alc的调校肯定是有针对性的,蝴蝶是一家极其成熟的公司。通过樊振东alc去更多的适配外套,从而销售自家的蝴蝶涩套,这才是成熟的商业目标。现在回想起来,林高远alc也不是纯适配狂飚的,它其实算是狂飚和外套兼顾的。而樊振东alc作为蝴蝶未来商业战略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它肯定是希望打开蝴蝶涩套之门,也希望打开欧洲,日本和韩国之门。樊振东alc现在配德套相当好打,这一点可能是被国内球友忽略的,实际上,欧洲,日本和韩国是有很多人打德套的。板子从来都没有完美的,樊振东alc配蝴蝶涩套好打是自然的,牺牲了一些狂飚的适配,提升了对德套的兼容性,这大概就是樊振东alc的“市场考量”。

       当一些国内球友热衷两面狂飚的时候,樊振东alc似乎是在把人们推向两面外套,这其实很有意思。因为樊振东alc配两面外套的时候,具备了接近两面狂飚的稳定性,又提供了更通透的手感,更好的速度感受,甚至底劲也不输狂飚;至少在樊振东alc上是如此。我个人的建议是,正手狂飚还是首推vis和林a,但林a已经停产,留给两面狂飚的可能就只有vis了。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40度蓝省,樊a和dna m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