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20529-1-607

2022-06-01 14:59 作者:ala220  | 我要投稿

Jin-2011-Angewandte Chemie - International Edi


在低浓度Pd前驱体、KBr或高浓度AA条件下合成了有高指数面的凹Pd NCs;

在甲酸氧化中凹Pd NCs比Pd NCs有更高的电流强度;

在Suzuki反应中凹Pd NCs比Pd NCs有更高的产率和TOF;

作者将优异的催化性能归因于凹Pd NCs有高密度的低配位原子和扭结;然而观点不正确,不是{730}面的低配位原子增强了suzuki催化活性,而是解离敏感度的问题,参看shi-2021-chem. rev., 10.1002/anie.201400483;

能借鉴到的地方有:1)密勒指数的两种计算方式;2)TOF的计算;

3)凹Pd NCs的生长机理解释:采用了Chernov的理论,要点:液相中前驱体传递到晶体附近速度为V1,还原原子从晶体附近产生到长至晶体上速度为V2。若V1>>V2,则不利于各向异性沉积新原子,反之亦然。降低Pd前驱体浓度为减小V1,降低KBr浓度为增大V2(PdCl4 2-比PdBr4 2-更易还原),提高AA浓度为增大V2.



220529-1-60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