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云踩刹车,运营商云迎来春天
在互联网巨头们再次审视云计算时,市场正迎来一次剧变。
近日,中国电信披露2022年度业绩。报告期内,中国电信实现营业收入4750亿元,同比增长9.4%;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6.3%;扣非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8.6%。
其中,天翼云收入达579亿元,同比增长107.5%。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还制定了一个野心勃勃的目标:2023年天翼云目标收入达千亿。
时间回到去年年底,阿里云迎来大调整,逍遥子亲自挂帅。同一时间,华为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等互联网云巨头纷纷进入调整期:换高管、调组织、“被集成”。
阿里云是中国云计算领域的先行者,腾讯、百度、华为、京东通过奋起直追,让互联网云计算成为中国云计算市场主流。
但随着互联网云巨头们进行调整时,以天翼云为代表的运营商云正在强势突围,过去充当管道角色的运营商们,正挽起袖子从幕后走向台前,与互联网巨头们同台竞技。
不得不说,云计算市场变了,运营商云的春天要来了。
运营商云来势汹汹
逍遥子亲自挂帅,预示着其对阿里云近几年乏善可陈成绩的不满。但作为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头号玩家,阿里云此次剧变,也折射出了中国互联网云巨头们从繁荣走向落寞。
自2009年起,阿里、腾讯、百度陆续进军云服务市场,他们野心勃勃,与微软、亚马逊等国际云服务巨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凭借着本土优势和惨烈的价格战,阿里、腾讯等云巨头才逐渐站稳脚跟。
但进入2021年,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为代表的运营商云,让互联网巨头们措手不及。
根据公开信息,2022财年阿里云增速为23%;2021年华为云营收增速为34%;腾讯则直接选择了“隐藏”。反观运营商,2022年上半年,移动、电信、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云服务收入均实现翻番式增长。
来势汹汹运营商云服务,让互联网巨头们也不得不让为之侧目。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全国1亿元以上政企数字化大单中国电信获取104个,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分别取得68个与34个,阿里云只有9个。
事实上,互联网云厂商们们与运营商曾经是密切的合作伙伴。据悉,阿里云、腾讯云等云厂商每年花费巨额资金租赁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机房、网络带宽,把实体的服务器虚拟化变成“云”,再转租给政府、企业,通过云资源大规模获得政企数字化大单。
而进入2021年,运营商选择从幕后走向台前。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运营商不愿意在做“管道”生意,将云作为发力数字经济的抓手;另一方面则是互联网市场红利见顶,政企市场成为云计算领域的主要增量。而这块市场,正是运营商们熟悉的领域。
相比于互联网云厂商,政府、头部企业等金主,对安全、自主可控的要求更高,因此,具有国资背景的运营商明显更受青睐。
由此,运营商云服务开疆拓土,互联网云巨头们略显落寞。
国家需要的云
短短十余年,亚马逊因云替代甲骨文成为IT新贵;不被看好的阿里云成长为全球第三、亚太第一的云计算厂商。如今,云计算在全球IT基础设施中占比超过50%,成为市场主导者。
当年不被看好的云计算,赢得了时代,也赢得了尊重。
尤其在疫情期间,云的重要性可谓有目共睹。一切都如阿里云之父王坚当初地论断,“云计算在未来,就跟过去工业时代的电力一样重要”。
不可否认,在数字经济时代,云已经成为了基础设施。放眼全球多数国家,作为基础设施,通常都要具有安全、稳定的特征。因此,基础设施通常都是由国家进行主导。
云计算,同样如此。
而放眼国内众多云厂商,只有运营商云能够担此大任。
例如在IDC基础设施市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具备绝对主导权,三大电信运营商控制了全国60%以上的IDC机房。可以说,电信运营商掌握了云计算的底层资源。
过去十几年中,互联网巨头们在消费互联网中享受鲜花与掌声,但三大运营商却建成了覆盖全国的云资源池和边缘节点。
以中国电信为例,其强调“网是基础,云为核心,网随云动,云网一体”,从而打造泛在智联能力、智能计算能力、数字平台能力以及原生安全能力。
为此,中国电信还构建了2+4+31+X(两大园区+四大核心区域+31省核心+X边缘节点)的云计算力布局体系,其在全国拥有300多个云资源池,云计算中心超过700个。
这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东数西算”“数字中国”等政策推动,未来三大运营商还将继续加大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地位。
伴随着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AR、VR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边缘云市场
将异军突起。
根据国际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的预测,2022年,边缘计算将成为数字业务的必要需求;2025年,将有75%的数据产生在数据中心和云之外,并在边缘侧进行处理。
作为“国家队”的运营商云服务,在云网数字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之际。
重构云计算格局
过去,云计算是巨头们的游戏,三大运营商充当幕后角色。如今,随着运营商云服务全面觉醒,中国传统云服务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在东数西算、云网融合等国家级战略规划和背景下,政企客户上云的需求将激增。在《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影响下,客户对自主、安全、可控等要求将越来越多。
运营商云服务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显现。
以目前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天翼云为例,其从定制化芯片到整机、云操作系统、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计算存储网络、PaaS(平台即服务)中间件等全面实现自研。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权威评估显示,三大运营商云均是通过可信云的云服务信用 AAA 级厂商,在可信云14项云服务评估中通过数量领先。
除此之外,过去数十年,三大运营商构建了庞大的落地网络资源,无论在政企业务基因、客户关系、服务态度、运维能力等方面,都拥有强大的优势。
不过,运营商云也并非没有短板,例如在Pssa、SaaS等层面,运营商互联网云巨头们仍有差距,追赶也需要时间。
但不可否认的是,运营商云能够实现后来居上,在政务、医疗、金融、教育等领域做出不俗的表现,在可见的未来,随着更多国企、央企等机构信息化持续投入,运营商云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中国传统云服务市场,“三朵云”由被互联网巨头们牢牢把控,未来云计算市场究竟如何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运营商云服务将改写云计算历史书写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