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同读红楼梦 | 心口不一的拧巴人贾雨村

2023-10-07 08:53 作者:同读红楼梦  | 我要投稿

贾雨村并不是十足的坏,他只是十足的精明,他起初并不是包藏祸心的奸诈之徒。他也有心成就一番事业,从正邪两赋中,也可以看出他心中也有春秋大义和济世利民之心。贾雨村对甄世隐一家的遭遇,其实没有直接责任,他至多算是一位见风使舵,冷眼旁观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红楼梦》的伟大之处也在于,书中的人物是具有代表性的,曹雪芹并没有将贾雨村写成一般意义上的坏人,他很有才华,还很有上进心。从他身上也折射出了整个封建社会官员的群象,他们官官相护,组成复杂的关系网,他们贪婪市侩,为了成功不择手段,为了博取私利极尽钻营之能事,嘴里全是微言大义,背地里则为己谋利,在君子和小人之间不断转换,最后变成了言行不一的拧巴人。


很多索隐观点,都认为贾雨村譬喻了明末清初投递卖国的臣子们,我觉得贾雨村是有这种气质的。他一肚子春秋大义,而实际十分虚伪卑鄙,他今天不顾甄家父女,明天就可以不顾贾家安危,后天自然不可能去顾家国恩义了。


当崇祯殉国后,那些喊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臣子,或是拱首投降,或是王八脖子一缩,卷起铺盖跑的无影无踪。在危机面前,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出卖别人,他们心中没有家国恩义,没有情只有利。他们为了对新主子表忠心,会变本加厉的残害同胞,他们和贾环、夏金桂一样均是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


曹雪芹一生从富贵到贫穷,经历了是是非非,见过太多假仁假义。他有着深邃的洞察力,他将贾雨村写成正人君子一般,将刘姥姥,贾芸等写成不知廉耻的样子,这也是对当时虚伪理学的讽刺。明亡清兴的这段历史,也证明了儒家虚礼最终敌不过险恶人心。


真正的奸恶之徒也是最擅长伪装的,他们总会找到各种借口来掩饰自己的虚伪,而骨头最软,最善于钻营的人也更容易爬上高位。


曹雪芹在写作时喜欢使用曲笔和隐语,要看清书中角色的真面目,不能只听石头的话,还要用心去感受。贾雨村是个复杂的人物,单看前面的故事,也不会觉得他是个多坏的人,反而觉得他行事光明磊落,是个英雄。


第一回,贾雨村得到甄世隐的资助,不过略表谢意,并不在意,大丈夫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区区五十两纹银,并两件冬衣又算得了什么?甄世隐建议他在八月十九黄道吉日出发,贾雨村为了做速进京赶考,不及面辞,当晚即买舟西上。正所谓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可是他判葫芦案时,又利用了这些神鬼之事糊弄百姓。


那一年,贾雨村得了甄世隐的帮助,大比之期,让他得意中了进士,在甄世隐岳丈那儿当了知府。甄家丫鬟娇杏在买针线的路上,和贾雨村不期而遇。


贾雨村顺路找到了封肃这里,他本想与恩人相逢,却不想甄世隐已经出家一二年了,女儿甄英莲也被拐走。贾雨村伤感了一会儿,忙让衙役去探访,但更让他记挂的是,在他贫贱之时,肯青顾于他的红颜知己娇杏。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娇杏眼中的贾雨村是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而贾雨村看娇杏是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一般作者写坏人是贼眉鼠眼,相貌猥琐,而曹雪芹却反着来,写他胸怀大志,相貌敦厚,知书达理,言语不俗。


贾雨村不忘旧情,封百金给封肃,纳娇杏为妾,一年就生了一个儿子,原配染疾下世后,娇杏便成了正室。贾雨村从碌碌无闻的落魄书生最后考上了进士,一路升到了知府,不上一年即被革职,后来时来运转侥幸又让他做了大官。娇杏谐音侥幸,娇杏的命运也如贾雨村的命运一样。


贾雨村送给甄家娘子许多谢礼,暗地里却修书给封肃来讨娇杏为妾,甄夫人投奔娘家,本来就是看人嘴脸过活。封肃当初半哄半赚,给了甄世隐些薄田朽屋,又总说些现成话,怨他不会过活,一味的好吃懒作,把甄世隐唬得一身是病。

书中写:

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表面上看甄夫人得了不少赏钱,而实际上,他除了得到一些空头支票外,什么也没得到,反而失去了一位服侍自己的丫鬟。当封肃得知贾雨村被罢免后,更不会给甄夫人什么好脸色看。


贾雨村后来在智通寺看到一位龙钟老僧,见他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便感不耐烦,而贾雨村既然得知甄世隐已经出家,理应要留意这位老僧才是,可他从没有想过这些,只想着自己的前程了。


贾雨村在做知府时,贪婪残酷,喜好钻营,后来被上司参了一本被罢免。他很有才华,一肚子的学问,可他的才学没有成为造福社会的工具,反而成了为祸一方大肆敛财的手段和托词。


书中介绍贾雨村:

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


贾雨村善于钻营又十分虚伪,丢了官之后,依然装作清高的样子,把贪来的钱财和家属安排妥当后,四处游山玩水,背处则一直打听着门路。后来,他得到林如海、贾政的举荐后,很快补上了缺,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


贾雨村初到官场自命不凡,之前因为得罪了地方官员,被参了一本,打回原籍,有过前车之鉴,这次他听了门子一声咳嗽,就警觉了起来,没想到这门子竟是一位故人。这葫芦庙净出能人,一个小沙弥不去念经,却收起了租子,当上了公差。


后来门子介绍起英莲,书中写:


门子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㾵,从胎里带来的,所以我却认得。偏生这拐子又租了我的房舍居住,那日拐子不在家,我也曾问他。他是被拐子打怕了的,万不敢说,只说拐子系他亲爹,因无钱偿债,故卖他。我又哄之再四,他又哭了,只说:'我不记得小时之事!'这可无疑了。


门子口中的这种拐子,和那些卖儿女换金钱的父母有什么不同呢?他们都是将女儿养到大,度其容貌,来卖个好价钱。曹雪芹对这种拐子是深恶痛绝,充满了怨念。如张金哥父母、尤老娘、鸳鸯哥嫂、贾赦邢夫人,这些以出卖儿女换富贵的,都不是正面形象。


贾雨村早年彷徨无措时,得到了甄世隐的资助,做了官后,却忘了甄世隐的恩情。贾雨村得知了英莲的身世之后,他也知道薛蟠不是个专情的人,也为她叹息了一回。贾雨村假惺惺的说了一番堂皇正大的话,听了门子的话便动了心思,即便他有心替朝廷做事,可是也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前程。


门子的话也道出了世情,那本不是个说理的世界,贾雨村要想官运亨通,就不能得罪护官符上面的人家。贾雨村很识时务,听从门子的建议,扶鸾请仙,堂上设下乩坛,将这事糊弄过去,这也是封建文化中,官府利用阴司报应愚弄百姓的惯常伎俩。


贾雨村们读着圣人之书,嘴上念着天理正义,实际上都是在帮皇帝奴役百姓,他们干得尽是卑鄙肮脏的事,说着都是好听动人的话。他们既要好人当尽,又要好事占全,留着狐狸假惺惺的眼泪,装出不忍为之的样子。


他们把忘恩负义说的冠冕堂皇,把无情无义说得天经地义,什么‘大丈夫相时而动’,又曰‘趋吉避凶者为君子’,做得都是小人行径,说的都是虚比浮词。


所谓‘狡兔死,走狗烹’,贾雨村听了门子的建议之后,“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业。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

历史上不懂明哲保身的功臣也不少,在那个时代,最后坐上龙位的,背后不知道做了多少龌龊事,当他坐稳了江山后,又想着彪炳史册,名垂千古。更不会让别人抓住把柄,因心中的虚伪自私,导致同患难容易,共富贵却难。


贾雨村办妥了这件事,立即写信给贾政和王子腾,他后来得到王子腾帮助,官运亨通一路做上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他和贾政谈讲经纶济世学问的同时,也不耽误他助贾赦抢夺石呆子的二十把古扇, 害得人家败人亡。


贾雨村表面光辉霁月,实则假仁假义,他道理懂得比谁都多,但是在关键时候,这些道理只是遮掩他丑恶行径的借口。从脂批剧透,我们也得知贾雨村后来贪得无厌,致使锁枷扛,真应了智通寺门前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同读红楼梦 | 心口不一的拧巴人贾雨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