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Undertale杂文//“木偶戏”

2022-06-08 13:51 作者:C6H6ara  | 我要投稿

事先声明:本文内容可能不太严谨,请见谅;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指正。

标题及文中“UT圈”通指国内UT圈。 作者:C6H6ara 

“提线的木偶,绝无可能有血有肉。”——作者题记


记得有一个国外的作者,在ta的世界观中,Undertale只是一部情景剧,各个角色都是在演戏。当然我们都知道,Undertale作为一个虚构的故事,在作者Toby Fox当中,或许它确实就像一部情景剧;而游戏的编程与演示,也像极了写剧本和彩排。而放到同人当中,对于各个作者而言,也许它也是类似的。

既然都是“演”,那就有人觉得,“演”什么不都是可以的吗?反正“演”不“演”是一回事,有没有人看又是另一回事。于是,在这样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个“剧种”,叫做“木偶戏”。在这里,“演员”们都是由他们“提线”的“木偶”,所有的行为,所有的思想,都由他们掌控。他们可以直接操控任意人物的命运,可以让角色成为一个工具,丝毫不用在意其他东西。

而“行动是思想的体现”,这些人对角色们的操纵无不是他们个人意志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角色本身特征便显得不值一提。“反正都是虚构人物”,他们根本不会顾虑角色原有的思想与性格;“反正现在都提倡自由创作”,这些人物创造成什么样也不重要。他们都会说,“个人爱好而已”,“这是我自己创作的人物”。他们会自动地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全凭自己的意气,借角色之手达到ta想要的一个结局。他们可以仅凭着个人意志让两个素不相识的角色莫名相爱,可以舍弃一些角色——只要他们不再为这个结局服务,可以让所有角色为ta的结局让道铺路。

但是他们并未意识到问题。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征与个性如何?当然了,他们可以通过所谓“人设”来轻松掩盖过去。我们知道,那既然是同人,就应当基于原作,至少应当在主题上是相似的。倘若你的人物和原作风马牛不相及,那你的作品如何又称得上是同人呢?这时我们就不得不怀疑作者标榜其为“Undertale同人”的动机了。Undertale作为人气还不错的作品,有一支不小的粉丝团队,带来的流量自然相当可观;挂上“同人”标签,把几个随便什么人物加上某些人气高的人物(尤其是某骨)的外壳,最好是拉上几对“CP”,满足某些人“磕”的欲望,这样就“完美”了。

回到原先的话题。这样的角色就彻底成为了一个工具:在文章的开头很文雅的一个角色,到了中间可以突然张狂,或者又变得悲观,然后不知怎么地就开始煽情;他们可以鬼使神差地“忘记”,也可以莫名其妙地“想起”。有些人物露了一次面,明明应该出现却永久性消失,有的人物又会在不该(这里是逻辑意义的)出现的时候出现。他们已经不在乎角色的完整性,更不用说作为一个同人作品应尊重的原作基本设定,更不用说原作的核心——精神力量被抛弃得一干二净。那这样的作品,还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呢?类似地,现在的UT圈十分流行开ask,但“我劝各位务实一点,先把原作的理念先搞懂”。Ask确实能有效带动与观众的互动,但它的碎片化也是最快消灭角色完整性的方式,所以如果不加控制,就记忆出现严重“精分”、OOC的现象,并脱离原作、失去精神价值,成为泛娱乐化的牺牲品。

当然观众们也大都能认识到这样的问题,所以若仅仅是以上问题,似乎并不能构成如此坏的风气。在这些“木偶戏”当中,打擦边球的低俗低质量作品占据大多数——这既是创作者取“利”(可能是实际利益,也可能是对阅读量播放量虚荣心的满足)的手段,也是影响UT圈风气的根本症结之一。当前UT圈的重大问题当中,低俗化是较新且突出的;它正在置UT圈于恶俗的潮流中,对外抹黑了圈子的声誉,对内提高了封禁的风险。由于网络环境的大众化,以及低俗化和监管的缺乏,这类问题正日趋多见,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些“木偶戏”的作者,或是借UT之名猎取流量,或是在不正之风的影响下成为了不自知的工具,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只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带来了歪风邪气。

总而言之,当前严重脱离原作的所谓“创作自由”的作品正在败坏我们应当保护的精神原作主义、纯粹主义文风,并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UT圈的低俗化,影响了圈子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反对这类文章——它们的作者,自以为是“木偶”的操纵者,但浑然不知自己,已然成为了流量的木偶。他们自以为挣脱了规则的线,获得了“自由”,但浑然不知自己,已经不再有动的能力,成为了圈子的废品。

敬请期待“UT圈的‘组织化’”系列下一期。

作者:猹苯(C6H6ara)

2022/6/8

Undertale杂文//“木偶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