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 列岛纵断!10日日本铁道旅!|序-1|写在前面
序篇(一)写在前面
我的第一次日本铁道旅,是2014年的9月。
作为一名铁道迷,去日本的计划是想了很久很久的。似乎是2008年日本对中国大陆游客开通自由行签证之后就有了一些想法,2010年开始逐渐了解日本铁道,开始构建自己的日本铁道旅计划。但以签证为首的很多原因却一直成为横亘在东海上的一道无形的墙。现在回忆起来,在这几年中,我有好几次都做了“务实级别”的旅行计划,甚至2012年下半年的那次已经开始落实机票,落实住宿,落实签证代理。可最终还是因为签证的原因偃旗息鼓,直到2014年的夏天。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日关系起起伏伏。2014年春季樱花季开始,中日关系多少回暖,北京领区签证的便利程度逐渐解冻,尺度差不多达到了日本开放中国公民自由行以来的最宽松。虽说很多要求仍然让我无可奈何,但已经不若之前那样苛刻到无法接受;尤其对于我这样天津白本签证的敏感地带,也不再是之前那种没人敢保证出签的窘境。很多旅行社为了招徕生意,纷纷降低了对旅客的资料要求:需要提交的证明性资料大幅度减少,旅行计划多少开始有些活动空间,甚至可以在保证出签的状况下免收押金,这都是重大的利好消息。至于签证费从800一路降到500,相比起来这类用钱能够解决的问题已经不太重要了。
而决定性的是下一条消息——
2014年6月份春秋航空公布秋季航班计划,增加了天津滨海往返大阪关西的9C8899/8900航班!该航班每周二四五日飞行四往复,表定17点10分大阪关西起飞,19点05分天津滨海到达;19点40分天津滨海起飞,23点45分大阪关西到达(以上均当地时间)。开航的第一航季执行常态化99元票价,往返含税1464元,这是最完美的低价,低到只有之前计划的国航或东航的不到一半;低到足以cover为了办理签证而被迫增加的那些没有必要的规费性质的开销。这更是完美的时间!直飞航班让我从公司搭40分钟地铁就可以抵达值机柜台;飞行时间更可以让有效行程平白延长出宝贵的一整天(对比正常的早去晚回航班)!看到这个消息的一刻,我立刻上了春秋的官网核实信息,然后我知道,这次真的要落实了。这个航班也成为几年间,我每次日本铁道旅毫无疑问的第一选择。
第二天发挥执行力定了机票;之后对照着《JR时刻表》,以大阪关西进出为先决条件,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修正我10天10夜的旅行计划;下一步是交了签证费、按照签证代理的要求准备各项签证资料、去北京交护照,之后就是等待签证以及不断细化和迭代旅行计划的过程,直到出发当天。
出发晚了几年,还有一个意外之喜就是汇率。2010年第一次想去的时候,日元汇率是12.7,而2014年换日元的当天,日元汇率已经达到惊人的17.4。举个例子:2010年一张JR Pass全国7日券(普通车用)的价格是2300人民币;而这次我购买的JR Pass全国7日券(Green车用)的价格也只有2350人民币,相当于将原本二等座的旅程全数免费升级为一等座。在日期间,那种高消费国家的感觉也多少不如预期,对于旅行者实属一大福音。最后结算下来一共的花销是9400左右,对于我这种极大幅度移动的行程,这个花销完全可以接受而且比我想象的低了很多。
进入到重点的“行程筹划”。日本旅游的行程安排,核心就是“排火车时刻表”,随便拿起一张传单都可以看得到这个影子。这里的例子是“根室交通”组织的“根室半日游”的传单,红框里面的部分都体现出以列车时刻为核心的城市生活圈和行程安排。

既然核心是“排火车时刻表”,那么对于我来说就没有任何的障碍,虽然当时的我完全不懂日语,但是我有“读懂时刻表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对于日本的行程安排是最重要没有之一的,也正是这种能力,让我的这次铁道旅有很多不一样的理解。拿着一本《JR时刻表》不停翻阅,各个层面的行程很顺的就排了出来——
正如游记的标题“列岛纵断”,一定要涉足日本四岛,包括九州和四国一定要去,不过时间关系一共只用一天,两个岛各去北九州和高松的一个尖;相对而言,北海道是这次行程的重点,要安排日本最北车站稚内和最东车站东根室;连带最北的宗谷岬和最东的纳沙布岬。除去这些尖端的重点,其余的部分则根据各个节点位置,本州之内使用新干线连接,北海道内用各次特急急行列车连接。
左上:本州岛,东京皇居二重桥
右上:北海道岛,北海道旧本厅舍
左下:九州岛,门司港站
右下:四国岛,高松城北丸

景点的部分当然要涵盖一些比如京都清水寺、东京浅草寺雷门、大阪心斋桥这样的绝对指标性景点,以便证明我确实去过日本。当然会更加侧重于我感兴趣的梅小路蒸汽机关车馆、九州铁道纪念馆、JR东日本铁道博物馆这种铁道类景点;还有一类则是镰仓高校前以及阪神甲子园球场这种文化朝圣的景点等等;最后购物自然也是不可少的一环。
当然,作为铁道旅,铁道本身就是旅行的目标之一,也是旅行最精彩的地方。
左上:梅小路蒸汽机关车馆,蒸汽机车动态保存
右上:东北新干线,E5系与E6系的重联列车
左下:特急鄂霍次克号Kiha 183系柴油动车组
右下:著名的寝台特急北斗星

日本发达的定刻交通让我可以很确实的排出执行性很好的行程,而将纸面的行程变成现实需要的则是绝对的执行力。这次的行程满到完全超出一般的理解,如果没有足够的执行力保证,每天都睡到自然醒的话,那么所有的时间用来搭车都不够,就更别说去什么景点游览了。也因此被人吐槽过似乎是旅行社的行程。
不过,我想问一句,哪个旅行车会让你半夜1点半上车,从函馆搭11个小时的火车到稚内?总之行程的部分,我们后面有的是机会说。
回望2012年底2013年初的台湾环岛铁道旅,足以用“完美”形容,行程中总会想到一个人:关口知宏。这次的日本铁道旅,当然更会想到关口知宏:20000余公里的运转,约20000公里JR线路的完乘,如此精彩的旅行在NHK极致的表现力下凝结成了10集纪录片,成为日本铁道旅空前绝后的经典。这10集纪录片我已经看过不知多少遍,于是行程之中总有很深的关口的影子:从这个系列“列岛纵断”的题目开始;到北海道一段大幅度的直接引用关口的行程安排;甚至游记也潜移默化的有了些日本体游记的写法。
这是一辑角度绝对不一样的游记!这篇游记里面,没有京都或奈良的特色民宿,没有高级的旅馆或者豪华的温泉;没有怀石料理,没有和服体验,没有富士山;京都的部分没有伏见稻荷,东京的部分没有明治神宫;去了北海道却没有去富良野或者小樽。有的只是一些非常莫名其妙的景点更多的连景点都不是。文字的细腻度上,我也没办法把京都的那些坂道、奈良的那些鹿写到甜腻。可以说,幸好我还有安排一些指标性景点和游客标准照,让大家知道我确实有去过日本。
但是,JR东日本大宫铁道博物馆的这把扇子代替我精确的总结出了此次日本铁道旅的主轴,就是“去搭乘,去感受,去运转”与已知世界完全不同的一切,这几个字正式我这一系列游记的核心。

那么,精彩的旅程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