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的真相和流量的玄学
昨天偶发灵感,写了一个冰之心。今天又有没灵感了。怎么办?继续前天的话题,继续扯蛋!
前天我发了一个“希林娜依高只是一个弃子?”的文。就是这么一个东西: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6618517
这个文,其实重点在于逻辑思路而不是结论。我之所以要使用一个标题,是因为我觉得如果拿出一个“预祝希林C位出道”的标题,估计没啥点击量,不会吸引眼球。我的如意算盘是,无论结果如何,这个东西也会吸引一些人点进来,哪怕是几天(决赛以后)之后。
我故意的,好像预测希林娜依高不出道,(其实我可没把话说死)就是等着希林的粉丝赛后来群嘲我。她们来了,我就多了一点儿流量不是?在这一个数据主导的时代,流量这科学玩意儿就是判断艺术的商业价值的标尺。而艺术本身的价值,除了商业之外其实也没什么了。
在这个流量时代,只要是流量都是好的。哪怕是带着恶意的流量。告诉你们一句实话:愿意花一点时间来骂我的人,都是我的朋友。因为,你们的行为增加了我的流量。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这是一个不怕被黑的时代,就怕没人理睬。因为,数据这个东西,是绝对客观,绝对冰冷的,是不分善恶美丑,没有价值观的。数据只是数据。流量只是流量。你夸我一句或者骂我一句,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过是流量罢了。明白了吗?特别是,对于那些本来就得不到流量入口,所以不担心流量被截断的人而言。
当然,夸我的流量我是更欢迎的。因为夸我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我的粉丝。
继续昨天的话题。继续聊这个希林娜依高。有评论说了,我就是胡喷,不说她的优点……嗯……要说她的优点,还是有的,而且还非常大。
假设,我是一个样貌平庸的女孩。
现在,我的第一人称转为一个天真无邪的相貌平庸的丑女孩。
我是一个普通的丑女孩。我渴望着,像我这种样貌平庸的女孩也能得到同样的,甚至更多的尊重和爱。所以,我就得寻找一个心理寄托。那么……这个寄托是谁呢?哎!我眼前一亮!希林娜依高出现了。我是什么颜值,我心里有数。她是什么颜值,我心里也有数。我当然要认为她其实长得还挺漂亮的。因为,她漂亮就等于我也漂亮。虽然我没有她的明星光环,没有她的资源,没有她的才艺,可是,我有一点是和她一样的。那就是,我和她一样丑。所以,我要支持她。她作为丑女孩成功了,也如同是我的成功一样。她作为丑女孩美丽了,也如同是我的美丽一样。所以,她成为了我的精神寄托。
我的上面一段文字有一些残忍。甚是血淋淋的,是无情冷酷的。不过,我告诉你,这就是实际情况。(如果你认为不是这么回事,认为我不过是在胡说八道,那么,我不仅不会反驳,而是对你说:是是是。)
如果,你认为你缺少一些资源,(比如低颜值或低财富或者缺乏知识),就要学会坦然面对。寻找同类的成功作为自己的寄托不是一个法子,那只是在逃避而已。就如同是,穷人不要以为穷是好事。你不懂一些东西,就不要以为对此无知就是好事。同样,你知道自己长得不好看,就不要幻想着一个低颜值偶像可以代表着你和你的广大众多的低颜值的姐妹们,为你们赢得共同的成功荣耀。
你不得不承认,人长得好看就是一个优势。可是,你又不甘心。你恨不得有一个与你同类的丑女孩能替你赢得一些什么。终于,那个她出现了。你有了归属感。你觉得她的成功也包含了你一些奋斗。你觉得,她是的成功,也意味着,你其实也有着不平庸的就可能性。啊,那不过是,一个被商业操作诱导出来的幻觉而已。
资本大佬们把人性都研究透了。
那位说了,你别胡说八道了,你咋知道这个?你这是臆想的,是想当然的,是你自以为是的。
嗯……这的确是我想像出来的。我把自己想象成资本大佬了。(美其名曰换位思考。)从资本大佬的立场看下去,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
你们知道希林娜依高是什么吗?那就是被资本大佬选定的,新的李宇春。
不。她是升级换代的李宇春,说李宇春EVO。李宇春是一名歌手,那是一个不需要颜值的职业。而希林小姐是以Idol的名义出道的。她不仅改写了Idol的定义,而是将其撕得粉碎。
我们将惊奇地发现,原来,那些以直男审美选出来的日韩偶像都是瞎胡闹。我们的这个伟大的创新才是正路子。新的标准,完全打破了直男审美的局限。将成为偶像的可能性,像上帝赐予阳光雨露一般的,播撒给广大众多的低颜值的人们,这可真是功德无量,善莫大焉。
如果不出意外,这个新的李宇春,必将取代旧的,而且更加有着灿烂的光芒。(这一次我是认真的。)
只是,当希林娜依高作为新时代的李宇春EVO横空出世之时,一同出道的另外姐六个就注定要成为,为了成就新李宇春而被贡献的祭品了。
旧的李宇春只是看上去魔幻,其实很真实。
而希林这个新的李宇春则是完全彻底的魔幻。
我想,看到这里,你又该说我胡说八道了。
我想,这个文如果发出来的话,下面的评论区一定会被讨伐声淹没。
也好吧。我能接受。我知道,说出实话会付出代价。所以,这个世界上总是虚伪横行。
好吧,说一句残酷无情的实话吧:
希林娜依高最大的价值,其实就一个字:丑。
她的唱功的真实存在意义,其实不过是给了她的小仙女粉丝们一个支持她理由而已。
其实,唱功这种东西,实在不要太多。
上一个文提到了,资本选择艺人的标准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看艺人有没有“买卖”。那么,这个“买卖”究竟是什么?当然是盈利能力,是为资本带来营收的能力。
那么,究竟是谁提供了“买卖”?当然是消费者们啦。而消费者的主体其实是那些需要带货的制造业金主爸爸们。
那么判断一个艺人的盈利能力的数据是什么?当然就是流量啦。
那么……究竟哪一个艺人拥有更大的真实的流量,能为金主爸爸们带来更大的真实的营收?
这个问题,真是难为了金主爸爸。
金主爸爸哪里能知道谁才是有流量的那个人?数据?那个东西是虽然是科学,可是运用起来却是玄学了。
各位,你们信不信?随着艺人价值虚拟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电影院这种东西迟早会被消灭的。因为票房这个玩意儿实在是忒真实了。
什么是有流量?
还不是掌握着流量定义权的人说了算?
所以,如果你看到了一些奇形怪状的莫名其妙的人莫名的大红大紫,请不要感到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