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北京卷·(2)·二届“西辩华兴”学术论坛见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第七十三年,岁在辛丑;仲冬之初,西元2021年12月4~5日,由西史辨伪工作委员会暨太原市大鼎实业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二届西史辨伪与中华文化复兴学术论坛在太原成功举行。
本届论坛采用“线上线下、海内海外”的方式,共计有三十余位学者及嘉宾发表专题演讲,其中包括侨居海外的学者及港台学者7人;全场共有33个分论专题。本人有幸在论坛完美闭幕之后,回看了全程的论坛综述,对于“西史辨”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尤其是对于在线上线下、海内海外的诸多学者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感受。
论坛的主旨其实就是论坛之名的进一步拓展,即“破除西方伪史,激扬文化自信”,与3年前的首届学术研讨会一脉相承。值得称道的是论坛所要求的学术原则:求真 求实 求是。一切的一切,坚定地追求真实。
当然,这也是“西史辨”一如既往的宗旨了。在原则上,要坚持无征不信的史学原则,拒绝迷信西方中心论,反对历史研究的双重标准。在态度上,辨别西方历史的真伪,一切从证据出发,去伪存真,实事求是,既不美化、也不贬损;一如对待中国历史文化,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这,也可以是非常客观中肯的思想的模板,做人做事也可以如此套用。
本届论坛另一亮点是:在会议的第二天下午,线上线下的学者以圆桌论坛的方式,以“文明的标准”为主题进行了专门探讨。海内海外的国人、华侨在线上面对面的讨论,围绕着一个深刻到有些形而上的疑问,参会者三十余人进行了发言。大家围绕文明的标准,从文明的起源,文明的要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对文明的概念及形态进行了分析、探讨,澄清了许多概念的误区,初步形成了若干共识。
在线上论坛议程结束之后翌日,参会学者及与会嘉宾还参观了位于太原地区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净因寺与晋祠等名胜古迹。晋祠铭唐碑亭前有一副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文章”指斯文道统及礼乐制度,“社稷一戎衣”指平定天下不能没有武备,这正是对儒家“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定国安邦理念之诠释。武备保障万里江山,文事惠及千秋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