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性格决定命运:四次欢喜四次失望,徐远举自认表现良好,七批特赦名单上为何都没有他?

2023-03-18 11:53 作者:真正的半壶老酒半支烟  | 我要投稿

《特赦1959》中的徐远举个头不矮,鼻子不大,眼睛很小,这跟沈醉熟悉的那个西南长官公署二处处长、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有点区别但相差不多。

沈醉和徐远举周养浩并称“军统三剑客”,被抓前关系十分要好,除了刚被抓时有过几场撕咬,在战犯管理所学习期间,这三人仍然走得很近。

沈醉在回忆录中对徐、周二人的体貌特征均有描写,即使不看画像仅凭沈醉描述,有经验的公安也能轻松抓到他俩:“徐远举中等身材,菜青色的瘦脸上长着一个又高又大的鹰钩鼻子和一双圆圆的鹞子眼。他脾气暴躁,发怒时,两只圆溜溜的眼睛就透着一股杀气,令人毛骨悚然;周养浩则与徐远举完全不同。他身材高大、魁伟,看上去像一个大法官。”

上面这张图片,是沈醉、徐远举、周养浩三人的历史照片修复,沈醉那张照片是授衔少将时拍的,徐远举和周养浩的照片,则是在战犯管理所拍的,通过与沈醉描述的对比,我们发现徐远举被抓后变胖了,周养浩则瘦了。

周养浩变瘦,是因为他心里一直藏着事儿在伪装:假装积极以图早日特赦好上岛上去找老蒋,因为惧怕暴露真面目,所以鬼鬼祟祟食不甘味,瘦也是很正常的。

徐远举则不同,他在战犯管理所是真心悔过,连沈醉也认为徐远举比自己改造得还好:“徐远举认识到自己罪行的严重,他向公安部门表示,对自己的问题‘绝不保留,绝不扩大缩小,老老实实交代’撰写历史资料,徐远举最卖力气,也毫无顾虑,知道什么便写什么,从不回避写自己的问题。”

有一段时间,徐远举的心情很好,总是认为下一批特赦就会轮到自己,沈醉第二批特赦时,代表待特赦人员发言的就是徐远举,为此沈醉还很高兴:“我在离开监狱与徐远举握手告别时,叮嘱他好好争取一下,第三批一定有他。第一批特赦时代表致辞的是庞镜塘,第二批便有他,依此类推,第二批特赦时,代表致辞的第三批便肯定有份了。”

徐远举嘴上虽然说这“不合辩证法”,但心里还是满怀期待的。

事实证明,沈醉过于乐观,徐远举也有点乌鸦嘴,居然被他言中了:第三批特赦没有他,第四批、第五批也没有他,而且都是由他代表在押战犯致辞,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就是没有轮到徐远举。

沈醉将这件事称为“趣谈”,但是当事人徐远举肯定不会觉得有趣,这就是他跟周养浩最大的不同:徐、周二人都知道自己罪大恶极,徐远举想早一点出去,周养浩则是只要活着就好。

徐远举和周养浩脾气是完全不同的,徐远举性格暴躁,周养浩则是心机深沉,谁也不会想到在战犯管理所表现还算良好的周养浩,在1975年特赦后,第一时间提出要求要上岛去投奔老蒋,而最抗拒改造的文强,则坚定地留了下来,这说明周养浩所谓的“积极”都是装出来的,而文强的“执拗”,只不过是倔强而已,对大是大非早已有了正确的判断。

狡猾的周养浩一直熬到1975年全部特赦,徐远举则没等到那一天,这也是性格使然。

据沈醉回忆,徐远举这个人在军统(保密局)时期就十分骄横暴躁,除了毛人凤沈醉等少数几人,他跟谁都合不来,跟“搭档”周养浩更是水火不容——徐、周互掐,连毛人凤也无可奈何,只好让沈醉从中斡旋当和事佬。

在被抓之前,徐远举几乎把保密局的站长都得罪遍了,即使是我们熟悉的那个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曾任军统西北区区长、第八战区长官部调查室主任、东北区区长),也很难跟徐远举搞好关系。

1949年3月10日,毛人凤到重庆举办纪念戴笠的“三一七”大会,作为东道主的徐远举可谓费力不讨好:“除各省站站长外,还有不少公开单位的代表,如各大城市的警察局长、稽查处长、交警总队长等。这些人中,有不少人学历、资历均比徐远举高。徐自以为立了大功,又得到了毛人凤的赏识,便目空一切起来,所以开了几天会,几乎每天他都和人发生争吵。”

徐远举像李涯一样一根筋,在为人处世方面,他比不上周养浩,更不如沈醉,当年老蒋和毛人凤下令暗杀杨杰,杨杰就住在沈醉家斜对面,沈醉却一直没有下手,而徐远举接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下令渣滓洞和白公馆看守所所长立即行动,杀掉了两个看守所所有关押人员三百多人,又将渣滓洞看守所烧毁,制造了举世震惊的“11·27”大屠杀惨案。

熟悉历史与法律的读者当然知道,认罪悔罪只是减刑与特赦的必要条件之一,但绝非充分条件:如果认罪就能免刑,那还要监狱干嘛?

搞总务的沈醉和搞电讯的军统少将都在1960年特赦了,随大流的周养浩并不抱太大希望,而四次代表待特赦人员在特赦大会上发言徐远举,则在经历四次大起大落之后,变得异常焦躁:“我也认真学习,劳动也流汗水,积极写材料,我哪件事不如人家,哪里不符合特赦标准?”

徐远举可能忘了自己在军统(保密局)都做过些什么,但沈醉可没忘:徐远举任重庆绥靖公署二处处长期间疯狂镇压学生运动,策划破坏中共重庆地下市委机关报《挺进报》。在徐远举亲自主持下,前后逮捕的地下党员多达一百三十多人,其中绝大多数被杀害。

徐远举升任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后,川、康、滇、黔四省所有保密局掌握的公开和秘密单位(包括沈醉的保密局云南站)以及各地警察局、稽查处,公路和运输部门的警务处、组,兵工厂的警稽组等四十多个机构都由他指挥,当时的军政两界都称徐远举为“半壁江山,西南红人”。

这样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大特务要是太早特赦,估计不但战犯管理所不同意,烈士家属也不会答应。

徐远举只看到了自己“改造积极”,却忘了他手上的血腥,并不是几篇揭发材料就可以抹去的——即使是现在,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减刑后也不会少于二十年,那是硬杠。

徐远举并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结果变得越来越暴躁,在1973年,也就是全部特赦的前两年,他终于为自己的暴躁付出了代价。

徐远秉性强悍言语尖刻,经常跟别人吵架,曾在军统晋升中将的文强还写了一首诗劝:“人爱种瓜甜,汝爱种辣椒。南人多思舟,北人多思马。”

徐远举明知道文强是在劝他与人为善同舟共济,不要总是横眉立目喊打喊杀,但是徐远举却根本不领情:“有话直说好了,何必煞费苦心凑成五言四句呢!”

1973年1月19日,检验人员认为徐远举做的缝纫成品质量不达标需要返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王耀武和杜聿明当检查员的时候,也曾让别人返工,但是眼看着五批特赦自己都榜上无名,徐远举总是觉得有人跟他过不去,文强和黄康永(保密局湖南站站长,1975年特赦)想帮他一把结果被他骂了一顿:“你们莫要猫儿哭耗子假慈悲!”

文强和黄康永拂袖而去,徐远举燥热难耐,打了一大桶凉水浇在脑袋上,又跑到室外大喊大叫,结果当天晚上就脑血管破裂晕倒而进了医院,这晕就再没醒过来,于是他的生命指针,就定在了1973年1月22日 ,再过十天,就是农历壬子鼠年和癸丑牛年交替的除夕了。

沈醉特赦二十年后恢复了起义将领身份,周养浩赴台被拒后客死他乡,徐远举则在特赦前两年把自己气死,读者诸君看了军统三剑客的最终结局,可能也有话要说:徐远举没熬到特赦,是不是性格使然?如果徐远举有机会跟周养浩一起在1975年被特赦,面临去留两条路,又会如何选择?


性格决定命运:四次欢喜四次失望,徐远举自认表现良好,七批特赦名单上为何都没有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