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问题解答汇编》(65)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65)价值规律通过价格自发调节各部门的生产,而商品的价格又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自发波动的,为什么不可以说供求关系调节各部门的生产呢?
对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来说,价值规律对生产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市场上供求关系和价格的自发波动而实现的。供过于求的商品,生产者削价竞卖,于是价格下跌。求过于供的商品,商品生产者看到奇货可居,乘机勒索高价,价格就上涨。市场上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价格的涨跌,就成为商品生产者扩大或缩小生产的信号。但是,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说各部门商品生产的扩大或缩小,是由供求关系来调节的。
分析经济生活的变动的原因,必须从最本质、最直接的联系中去探索。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为什么扩大某些商品的生产、缩小另一些商品的生产呢?这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对商品本身有什么偏爱偏憎,也不是因为他们抱着济世利民的宏伟志愿,而恰当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里最直接的原因,是某些商品的价格已上涨到价值水平以上,生产这些商品比生产别的商品更为有利,因此大家都竞争着来生产这些商品,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迅速地转移到这些部门中来,因而这些商品的产量就迅速扩大。另一些商品,由于价格已下跌到价值水平以下,生产这商品的生产,另外去生产比较有利的商品。商品生产者扩大或缩小某些商品的生产,最本质和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价格和价值的背离所决定的有利程度或不利程度。供求关系不仅不是商品生产扩大或缩小的直接原因,而且它本身也是受价格和价值的背离所调节的。商品的价格超出商品的价值水平,一方面需求就会减少,另一方面供给就会增加。相反的,需求就会增加,供应就会减少。所以,用供求关系来说明商品生产的扩大或缩小,说商品生产被供求关系所调节,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那末,能不能说商品生产是由价格和价值的背离所调节的呢?这种说法比供求关系调节商品生产的说法正确些,但是还不够确切。因为当商品的价格高于价格价值的时候,这种商品的产量就会增加,价格就要回跌;当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这种商品的产量就会缩减,价格就要回涨。在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条件下,不论哪一种商品的价格都不可能长期地高于价值或低于价值。从长期的发展趋势来看,各种商品的价格必然不断地围绕着上下波动,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价格与价值不断高低背离的过程中,贯串着价格与价值必须一致的客观规律。既然如此,各种商品的相互交换就有着等价交换的趋势。这正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所以在这里,价值规律,即商品必须等价交换的客观必然性,是事情的本质。价格围绕着价值水平上下波动,价格与价值的背离调节商品生产,还只是从表面现象来说明问题。从这种表面现象更深入地发掘下去,就可以知道,原来实质上是价值规律在调节着商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