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孩子,请收好这份防霸凌指南
11月10日鹤壁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的一名16岁少女惨遭霸凌,霸凌者行为极其恶劣,引人关注。
而在11月24日,杭州育成专修学校也被爆出校园暴力事件,令人心痛的是,受害者女孩仅仅14岁,施暴者也就15、16岁。
这些性质恶劣的校园霸凌行为,或许施暴者转身就忘,但带给被欺凌者的心理创伤可能会伴随一生。
2019年世界教育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数字背后:结束学校暴力和欺凌》显示:32%的学生在学校至少有1次受到同龄人的欺凌,也就是约3名学生中就可能有1个曾经遭受过校园霸凌。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好心情健康提醒:校园霸凌不仅局限在肢体暴力,言语霸凌(例如取外号、打着开玩笑的名义私下或当众取笑他人的外貌、体型等)、关系霸凌(孤立排挤等)、网络霸凌(网络平台上发布涉及谣言、辱骂、排挤、骚扰等内容)、恐吓勒索同样会对孩子的精神心理造成严重伤害。不管是哪一种霸凌,我们都应该予以重视,在黑暗笼罩的大雨之下为这些孩子们撑一把伞。
如果家长和老师秉持着他怎么不欺负别人光欺负你,这种“一个巴掌怕不响”的想法,无疑是施暴者的帮凶,将孩子推向深渊。
向校园霸凌说“不”
看到这篇文章的父母,如果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遭遇霸凌或者孩子正在遭受霸凌,希望以下这些建议能帮助到您。
1.观察孩子的情绪态度变化
如果孩子出现不想上学、恐惧上学,放学回来兴致不高等现象,要更加关心孩子是否在学校遭遇了一些不好的事,鼓励孩子将事情说出来。此外,不要带着预设的观点去与子女交谈,例如“我的孩子性格活泼不会被霸凌”,“小孩玩笑而已,忍忍就过去了”。
2.教会孩子明确拒绝,勇敢求救
边界感不强的人很容易成为霸凌者的“目标”,因为他会觉得软弱、好拿捏的人更容易掌控。教会孩子在态度上明确拒绝、行为上勇敢求助是反抗校园霸凌的第一步。
面对起外号、造谣等小事,家长们不要觉得是“开玩笑”“小打小闹”,要告诉孩子,明确拒绝对方这种行为。
3.及时报告
当孩子个人力量难以制止校园霸凌时,要鼓励孩子勇于告诉家长、老师,寻求成人的帮助。不要害怕或觉得告诉老师或家长是懦弱的表现,就像遇到坏人要报警一样,遭遇校园霸凌也要报告给大人,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4.避免采用暴力手段回击
相信爱孩子的每一位父母在得知有人欺负自家孩子时,都是愤怒直冲天灵盖,但以暴制暴绝非良策。
2022年11月初的时候,#刺死霸凌者当事人狱中拿刑法大专文凭#登上热搜,名为陈泗瀚的15岁少年,学习优秀、品学兼优,本应享受美好人生的他却遭受了校园暴力,失手将霸凌者刺死,最终用6年多的光阴为这场校园霸凌的结果买单。
不管是孩子使用暴力反击还是父母采取暴力手段都不可取,虽可能暂缓被霸凌的痛苦,但这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存在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要保存好孩子被校园霸凌的证据,学会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好心情健康提醒:目前我国《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许多法律,都有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条款。
5.求助专业的心理医生
在孩子遭遇霸凌时,很难用一两句无关痛痒的话进行安慰,这种重大创伤事件就像一根刺一样一直存在,甚至将来可能会发展为抑郁症。求助专业的心理医生,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便很重要。
不知道屏幕前的读者,是否有人曾遭遇过这些,但我希望你能明白,这一切都不是你的错,不要让人生中这些不好的插曲成为禁锢自己的枷锁,也不要让校园霸凌折磨现在的你,学会告别曾经的“受害者”角色。
“最好的报复是美丽,最美的盛开是反击。”要相信你是一朵独一无二的玫瑰,这一路总会有人全心全意的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