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行动前提——论一部铁路纪录片的可行性

2022-11-04 16:46 作者:上局桌段  | 我要投稿

为什么我会有这么个拍纪录片的想法呢?


看了日本铁道150周年的献礼纪念视频,深有感触。日本能有,国铁也可以有。虽说客观上日本铁道文化比中国要强,但这恰好也为我们拍这样一个纪录片提供了很好的动机。

——记录中国铁路之美,让国人不再只是知道高铁有多快和国铁有多牛,只认识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而是在全身心上感受到中国铁路的魅力。

在过去的所有中国铁路纪录片中,发现如下问题:

· 科教性质强,冰冷的数据占主导

· 铁路只是配角,只是载体,主角实际上是铁路所经地区和人们

· 网上,所有铁路纪录片都范围有限,称不上“中国铁路记录”,且技术除少数“大佬”普遍不强,配字配音随意,缺少审美。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将要呈现的这部纪录片并不再属于科教性质,而是真正的记录,美化和升华。

* 我们先来反思一下,我们如何才能够拍出这样一部纪录片(或者,可能是一系列)。我们需要依靠谁?需要什么条件?

在瓷都,运用车间夕阳下歇脚的狮子


1、依靠官方

国铁官方的宣传大多聚焦于铁路建设,也就是铁路建设对于各地区的发展作用以及全国的发展战略意义。这也是由国铁官方的服务宣传性质决定的。

2、依靠电视台

电视台等媒体拍摄的纪录片很多都聚焦于科教、人文和爱国宣传,也就是说,在电视台的铁路纪录片中,铁路与火车并不是主角,铁路与火车在此时只是一个载体,以达到宣传科技知识、爱国情怀和人间温情的目的。

3、依靠“大佬”

“巨”的大佬总是会拍出许多令人惊叹的绝美影像。他们是拍纪录片的高质量素材来源。然而,由于个人活动范围,时间,成本有限,还是难以拍出完整的纪录片。

4、依靠部分车迷

有些车迷不仅爱摄影,也有时会组织一些群体活动,从而拍出一些可认为是纪录片的作品。这其中的代表,我认为,就是我看过的一个《我们在路上·我和铁路有个约定》的视频,由多人参与,其中就包括FOX,这个视频已经接近我将要表达的构想了,因为他们在拍摄这个片子上进行了多地区车迷的联合取材,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然而,有些失望的是这个视频的画面质量和技术还不能达到专业纪录片,也就是摄影“大佬”的级别,而更像是一个VLOG。另外,这个视频中所涉及的区域仍然相当有限,并不能撑起“中国铁路”这个大名。

(该视频已三连)


最正确的方法论1:联合全国各地车迷进行拍摄,素材最终集中在一起进行筛选并编辑成片。


肯定地,这其中涉及到许多待解决问题:

1:素材版权问题?

3:一个“导演”,组织者?

4:画面风格上的统一。

5:谁来编辑问题,各个参与者的角色分配?

6:谁来发布?以谁的名义发布?


创想

这个纪录片可以作为系列存在,分为不同地区,比如上海就可以拍出一部“沪上·铁记”,加之其他地区整理为一个系列。

这个纪录片可以是有故事线的,甚至说是剧情,从而拍出近乎电影的效果。


我在此提出拍摄一部中国铁路纪录片的可能,传达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有异议,不喜勿喷。



中国铁路纪录片计划协作群

群号:262928582



行动前提——论一部铁路纪录片的可行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