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 2019年11月 疯人院:巧妙的疯狂、神树/降临/七重人格:相对论

ID:只看到你长得美 2019.11.23
原文https://media.weibo.cn/article?jumpfrom=weibocom&id=2309404441841071161635
疯人院
《疯人院》的歌曲旋律活泼流畅,如果不看词的话,那其实是很动听的一首歌,但是这种表面的轻松活泼掩盖不住疯魔的内核,华晨宇的演唱比起后面的《七重人格》其实相对平和得多,但这首歌有个相当牛逼的细节,就是那一声“mama”。
那并非一声字正腔圆对母亲的称呼,略为有些变调,非常精准地刻画出精神病人那支离破碎灵魂里唯一与现实世界还有联系的支点。
母爱是这个世界上包容性最强的情感,是人类最初到终极对于爱的渴求和依恋。在精神分裂者的世界里只留下动物的本能,吃喝拉撒睡。他们忠于那完全损毁的精神世界又被这样的精神世界操纵,而唯一和动物的区别,我仍旧相信是爱。
我相信即便是疯狂,他们依然需要爱渴求爱,华晨宇非常精准的用一声“mama”将这一点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也是这首歌《疯人院》的点晴之处。
所以我不得不说,在情绪表达上,他精准并且高级和巧妙,他在唱到这里的时候,我是绝对不敢在台下乱接话的,我尊重作为创作者的他,同时对精美艺术作品给出我应该有的敬畏。

相对论:神树/降临/七重人格
关于新歌的创作,之前的访谈里,他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就是相对论。这既是爱因斯坦的著名理论,同时也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
哲学是一切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个人认为哲学就是那个一。那其实我经常半开玩笑说他是个半文盲,这种话只能算是胡说八道。他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立完整的世界观体系的人,或许他对文字的应用和表达不流畅,但他拥有另外一种可以更为熟练运用的语言:音乐。
还在比赛的时候就有人说过,音乐是他的表达方式,喜怒哀乐全都是用音乐来表达,或许是言词上的拙于表现,他的输出通过音乐反而更为直观和准确。
说回这次的新歌《神树》/《降临》
他说这是阴阳双生的两首歌,歌迷有的解释为一为生二为死,死而重生。他长着一张漂亮面孔,唱起歌来颠倒众生吹灰不费,皮相这东西也不知道是妨碍了他还是成全了他。但是近年来随着他音乐作品的深度与广度,随着他作品质量数量不断累积,感觉把他单纯当流量爱豆,是真的小看了。
因为自他出道以来就是忠实歌迷,六年前从比赛时就陪伴着他,了解他的基本经历。最近的杂志访谈上说一个人成长要承受的所有痛苦,他在前二十几年都全部吃了下去,听起来蛮辛酸的,这几年收获了歌迷汹涌而来的爱,换一人或许就作天作地,躺在粉丝怀里养老了,平时发发微博,跟粉丝说几句好听的话什么的,都算是正常不过的操作。
但他的音乐,从来都没有局限于个人的情绪表达,到去年他说,他近年来的创作思路越来越往“大爱”这个主题上去。
这是一个从小欠缺爱和陪伴的人,成名后收获的几何倍数的爱,没有让他变成一个吝于付出的人,去年的演唱会上他甚至说要有拥抱自己的敌人的那种胸怀。
他最初写的歌着眼于唱自己,孤独自我。但是这些歌和今年创作的宏大主题都有共同点,就是都把自己放到很渺小的一个位置上。
这是一种大情怀大格局的创作出发点。
他自己讲降临和神树是一对双生子,阴阳两面。降临是万物初萌,开辟鸿蒙。神树则是文明毁灭世界坍塌。生与死,萌芽与毁灭,完美体现相对论,这中间确实是如他所说,音乐是与很多其他学说相联系的,天文地理哲学等等等,那是因为艺术是客观世界的浓缩,经过高度提炼后的精粹,所以可以包罗万象。这对双生子表现的矛盾两方,正是相对两端。
去年在鸟巢,降临前奏一出,我无论作为粉丝还是歌迷,都只有一个想法,给华晨宇的音乐才华跪了。曲子恢弘大气,既蕴含对万物初生的喜悦,也生动刻画出鸿蒙初开时的混沌荒蛮,这与神树那种未世的混乱坍塌,文明灰烬漫天飞舞的的情形相互呼应。
追溯到14年底那首《春》,表达意境一脉相承,都是生中蕴含着死,毁灭带来新生,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还记得他当时对原作者说,这首歌他可以把它改得很“大”,也就是说他在那个时候,24岁的年纪,他就已经有了表达这种宏大主题的想法和能力了。

再说回神树。
降临是初生,力量是渐次增长,所以整首歌的基调是宽容是圣洁,世间万物慢慢长成,以至生机勃勃,整个过程是祥和令人满怀欣喜。
神树是毁灭,但是不是纯粹的毁灭,我仍然觉得即便世界已经崩溃朽坏,仍旧饱含着生之希望。每一声鼓点都结结实实敲在人心上,每一声吟唱都萦绕身周,歌颂文明的崩坏和重建。整个旋律大气磅礴,气势恢宏,颇有史诗般的壮美,必须要赞一下这首歌的舞美,灯光与观众手中的荧光棒,在歌声乐声和灯光交织中,描绘出世界末日人类的恐惧抗争,神树对世人的悲悯与拯救。
这一切文字的表达有时候是无力的,而华晨宇用音乐进行了详尽描述,得益于他超强创作能力和唱功,他完美演绎了这种摧毁,用神树这种意象,表达他悲天悯人的情怀。有绝望恐惧,也有悲悯与怜惜。
现场听的话,感觉配乐声非常大,特别是间奏,鼓点声声宛如造物的脚步,沉重压抑又具有摧枯拉朽的力量,好一幅大厦将倾末日光景。
高台之上,华晨宇低眉颌首,脸色凝重,唱到眼泪已经盖不住哀伤之时,那是山崩地裂的绝望和普渡众生的慈悲。华晨宇的演唱完美精彩,是这曲末世挽歌最华彩的部分,当时就想到一句话: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呼吸领会之唯他而已。他同时身兼创作者与表演者,那时候我相信那神树的意象,就是以这样一个在高台歌唱的俊美少年的形象而存在。
很多年前,我看《幽灵公主》,具体的情节我都不太记得了,但我记得那里面山神兽出场时,最初就有一棵渐渐长成的树,那是代表创造生命的神,在我看来,便是神树。
朋友曾感叹,艺术家的人生其实挺残酷的,年轻时精力旺盛,但是技艺与艺术理念都不成熟,随着年纪渐长,技艺渐趋成熟,艺术理念也渐成体系,但是精力却不再,技术也因年纪增长也消退。但是华晨宇很幸运也很厉害在于,他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成熟的艺术创作理念,技艺也达到很高水平,让他最终作品的能够得以完美呈现。这是他的幸运,更是我们的幸运。
但愿得老天护佑他平安康健,永葆艺术青春。
七重人格
多重人格在心理学上称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特征是患者会将内心引起痛苦的意识或者记忆,从精神层面剥离开,以保护自己,但也会因此失去自我整体性。要说明的是,这类患者在现实生活中个例极少,世界范围内也非常少。
我也曾和朋友们讨论过这个问题,倾向于华晨宇《七重人格》中用到的,更多的是指一个人的多面性。人是极其复杂立体的,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各类矛盾的个性在一个人身上和谐统一地并存着,表现出变幻莫测的多面性,我觉得每个人都是如此。
只要这些个性是和谐共处的,这个人就是正常的,精神世界是健康的,但一旦某些人格不能与其他人格共处,就会让精神世界变异,如果更多的人格不能进退自如,就会导致主体的崩坏,精神世界因而错乱。这是华晨宇在17号上演唱这首歌之前作的简单介绍的中心思想。
在演唱这首歌前,他花了几分钟时间向观众介绍了这首歌,他以前对自己的作品态度,一般都不怎么多说,但是近年来他越来越放开自己,会和歌迷分享他的一些创作过程,他出于什么原因创作这首歌我不是很清楚,我也不是很愿意去揣测,他披露出来的信息,感觉还是因为抑郁症这种疾病,开始创作一些描述精神世界的音乐。今年的《疯人院》《好想爱这个世界啊》到《七重人格》都是同类题材。他自己也说,《七重人格》是前面三部曲的一个大的总结。
前面说过,多重人格在现实中病例非常少,大量存在于文学影视及其他艺术题材中,实际上更多见于艺术创作的主题了。
今年的新歌,神树是站在整个造物的高度来写的,写文明的毁坏和人类最后的挣扎,如果说大,是非常大了。七重人格则又回复到具体的人,他也说过个人是很渺小的,而因为渺小,就能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七重人格写的是渺小的个人,但也是宏大的宇宙。
世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广阔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个体人虽然渺小,但精神世界却如同宇宙般浩淼,我更加能明白为什么华晨宇在最近的访谈中常提及相对论,这样的主题,相对论真的是一个提纲挈领的创作方法论了。
三部曲中,《好想爱这个世界啊》是讲抑郁症,这个名字就非常具体表现出抑郁症患者对这个世界充满爱与被爱的渴求,但却无能为力那种感觉,他再三说要关心身边的朋友,当他们觉得精神快要出问题的时候会向外界求助,这个时候作为朋友不要用漫不经心的态度来应付他们。这首歌他唱到“没想到你会拼命为我拨开”时,他哽咽了,两天晚上演唱都在这个地方哽住,想到《与火星的孩子对话》MV第一句:人生至幸在确认被爱,他真的是心里充满爱的那么温柔的人啊。
这种抑郁到了《疯人院》时,就变得疯狂了,精神世界破碎后的人,自在地活在那毁坏过后看起来疯狂又美丽的自我世界里,用一声“mama”向外界呼唤着救赎。
最后《与火星孩子的对话》,似乎终于因为爱走了出来。那么从抑郁到疯狂到被爱救赎,就是一个完整的三部曲。
三部曲之后,他说《七重人格》是总结。
现场听,这首歌非常强撼。并不只是歌曲主题,在创作以及演唱这首歌时,充分表现出一个艺术天才,没错我说的就是艺术天才,如何运用自己的天分和技巧,具体生动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一个七重人格分裂的精神世界的。

我从来就认为华晨宇是天才,他的天才不在于他那超强的演唱能力,而在于他敏锐的艺术嗅觉与审美和创造力,他的感知能力是超过普通人的,并且他能把他所知所感用音乐表达出来,还表达得精准而且美丽,这就是天才。
艺术这行,百分百靠天赋吃饭。
开头的童声一出,在场五万人真的是大气也不敢出,清脆的童声,天真又邪恶,吊诡又纯洁,那纯粹是变异了的童声,像是装在小孩身体里的成人灵魂的歌声,好像《夜访吸血鬼》里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女孩,声音是纯洁无邪的,灵魂却是邪恶无垠。
我觉得自己冷汗就要下来了,突如其来一句“shut up!”他有一个迅速扭开脸的动作,目光呆滞,不夸张地说,我被这一声尖叫吓得浑身一颤。
整首歌元素很多,吟唱,念白,佛号,长撕裂音,重金属摇滚,黑嗓等等我知道不知道的演唱手法……
要如何形容呢?就像被人拎到轮回台上,把三界五行六道所有酷刑都走了一趟,在地狱熬过十般酷刑,在人间尝尽酸甜苦辣,在天上捱过寂寥孤清,所有能击溃灵魂的过程统统来上一趟,最后留下的,是碎片般的灵魂灰烬,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在一长段黑嗓高音之后,他唱到倒地不起,全场五万多人面面相觑,片刻后暴发出尖叫与呐喊……
不知道过了多久,仿佛从黑暗中醒来,我长出了一口气,掐了自己大腿一把,我去,我他妈地还活着,还好还好魂还在。
这个时候,《斗牛》已经唱了差不多三分之二,这首去年我第二爱的歌,我整首歌在懵逼状态过去的,华晨宇是谁?我是谁,我在哪……我他妈的在干吗……
诺我就这是个状态……
华晨宇你这个疯子!!!!!
回过神的我在心底暗骂了一声……
没有语言可以描述,无话可说的牛逼。创作牛,唱功牛,审美牛,思路牛,总之牛就完事,我终于知道人类为什么要发明脏话,因为除了爆粗,无话可以表达对牛人的崇敬。
我也听人家讲过,疯子与天才一线之隔。
我现在的感觉,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华晨宇在中间。他像游走于阴阳两界的使者,一眼看明一眼看暗,一眼看生,一眼看死,用歌声讲述生死两岸,明暗两端。
那是观众的幸运,也是艺术的幸运。
他入这行,并不只不是来讨生活混口饭吃的,也不是来赚得盘满钵满名利双收的,这些对他不过是附带的,他说过为歌迷和音乐留下,我理解为为了爱与艺术留下。
他还不到三十岁啊,就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如此年轻如此才华,我对不住要再次说,但愿老天佑护,保他一世平平安安健康安稳。
我希望如他所说,照顾好自己,保护自己的精神世界,万事有我们,有你的ET给你兜着,你只需要好好地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地活着就好。
人生至幸, 是确信被爱。
你放心。
end